□ 本刊记者 张新
潍柴腾飞“四部曲”
——潍柴集团改革转型发展侧记
□ 本刊记者 张新
发动机产销30万台,创历史最高;汇总营业收入1048亿元,同比增长75%,利税63.7亿元,同比增长80%。这是市场尚未恢复景气的情况下,潍柴集团2017年上半年的成绩单。
“国有企业改革早就应该改完了。我个人经历的国企改革,这已经是第三轮了。在上个世纪末,潍柴把所有面上的问题都改完了。”山东重工、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在7月23日的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说。
改革前潍柴是什么样子?生死边缘挣扎。
谭旭光说:“一线工人3000人,管理和辅助工人10000人。好多干部到了周末开着公司的车去钓鱼,企业好坏对他没压力。”这是20多年前潍柴经营状况的缩影。和当时许多困境中的国企一样,潍柴也面临干部行政化、机构臃肿、管理链条长、企业办社会等诸多体制机制的问题,严重影响企业发展。到1998年,已经在低谷徘徊了三年的潍柴,生产经营难以为继,濒临破产。
怎么办?改革!
1998年6月27日,以谭旭光为班长的潍柴新任领导班子上任之际,向全体职工作出“约法三章”承诺。今天在潍柴工业园的很多场所都能看到“约法三章”的宣传栏。
潍柴的“约法三章”即: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做老好人,不当太平官;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为企业干实事,为职工办好事;以身作则,清正廉洁,要求职工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不允许职工做的,我们坚决不做。潍柴集团党委书记徐宏说:“当时的约法三章确实是落地有声,员工好几年没有听到这样的声音了。”
1998年,潍柴账上只有80000块钱,13000多人半年发不出工资,企业还要无偿给职工和家属提供水、电、气、暖。“从我父亲开始,收齐了他的全部费用,取消免费福利。大家一看,没说的了。所以,改革不是不能改,而是我们敢不敢、办不办!”谭旭光说。
“先把庙拆掉!”谭旭光坚定地说。潍柴将机构、人事、用工、分配制度作为大刀阔斧改革的第一步,建立了“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的市场化机制。到2001年,潍柴硬是把部门由53个压缩至35个,干部由700多人缩减至219人,80%的干部免职或降职。
之后,潍柴的干部采用360度考评,每年倒数的10%亮黄牌,第一年不称职取消年薪,第二年再不称职就下岗。以前当上干部就意味着一劳永逸、当上甩手掌柜了,而现在很多干部都愿意监管一摊具体的活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16年度领导干部考评结果公示后,潍柴集团有5%的干部进行调岗。不是升职,而是因为业务不突出,被降级处理。或许,将制度落到实处、执行到位,这就是潍柴不断发展壮大的秘诀之一。
1999年12月,潍柴确立了“三三制”的总体改制思路。1/3的资产和职工随高速机主营业务剥离出来,成立潍柴动力,按照现代化公司治理模式做强做大;1/3的原企业中速机业务和职工留在母公司,就是现在的潍柴重机,形成中速机生产基地,择机上市;剩余的1/3零部件厂和企业办社会职能,根据国家政策或带资分流,或推向社会。
1999年12月,潍柴集团十八届职代会二次会议提出“三三制”总体改革思路
“13个单位,5000多人,一夜之间国企突然改成了民营,干部员工的身份也换了。”徐宏说。潍柴的“瘦身”行动遭到前所未有的阻力,很多职工几辈人生在潍柴,长在潍柴,单从感情上就难以接受改制分流。
“当时,一位幼儿园园长带头罢工,早上不收孩子。我第一时间去了幼儿园,当机立断把这个幼儿园园长给免了。改革的方案路径可以讨论,但绝对不可以做这样的事。”谭旭光说。之后,潍柴各级领导干部层层签订承诺书,保证改革的政策按照时限、不打折扣推行,只要兑现不了承诺一律予以免职处理。
特殊时期,必须采取特殊手段。潍柴一边“扛着铡刀抓改革”,一边导入市场激励机制“多劳多得”,双管齐下。到2002年,潍柴的“三三制改革”基本完成。成立潍柴动力,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核心人员持股,实现混改;成功完成13个辅业单位改制,水、电、煤气、暖气、物业等福利由企业承担全部变成社会化。
“三三制改革”使潍柴实现市场化经营,极大激发出了活力。2004年潍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成为全国内燃机行业首个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企业。而且,WD615高速柴油机产销突破140000台,成为全球10升发动机产销量冠军。同年,潍柴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内燃机行业首家在港上市公司。到2007年,潍柴集团成功重组山东巨力,实现中速机业务潍柴重机在深交所上市。“5年三个台阶的攀登,使潍柴成为国际知名发动机品牌。”潍柴集团党委副书记王勇说。
“1998年,我出差坐出租,司机一听我是潍柴的就冷嘲热讽地说:‘老柴’啊!几个月没发工资了!到2004年,再坐出租,司机一听是潍柴的,就羡慕地问:潍柴这么牛!你们今年发了多少奖金啊?”潍柴一位员工讲的一段亲身经历,很能说明潍柴改革带来的改变。
潍柴从单一发动机企业做起,但面对行业高度竞争,国内企业低成本竞争,国外巨头大举进入,纵向一体化整合加快,新能源替代等威胁,独立发动机企业面临着严峻复杂的生存环境。
潍柴是怎么应对的?提前布局,转型升级。
“大家还没有对产业链纵向整合清醒认识时,潍柴用10亿天价收购了湘火炬。大家都说老谭是个疯子,人家出6个亿,他出10亿。”谭旭光说。2007年4月30日,潍柴成功吸收合并湘火炬,潍柴从此组成了业界绝无仅有的重卡黄金产业链,实现了各业务板块的协同快速发展。2007年,潍柴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大关,2008年接近500亿元。
之后的潍柴节节攀升。2009年组建山东重工集团,重组扬州柴油机公司,2011年潍柴集团收购扬州亚星客车。这一系列国内的收购重组,潍柴叫“双轮驱动”,即产品经营加资本运营,两个轮子同时驱动企业滚滚向前。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潍柴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欧美大批企业挣扎在破产的边缘,行业重新洗牌的机会到了。潍柴敏锐地嗅到了抄底外企的商机。
2009年1月23日,潍柴动力收购法国博杜安发动机公司,弥补潍柴16升以上高速发动机的空白,实现海上动力产品升级,也积累了海外并购与整合的经验。接下来,潍柴成立欧洲研发中心,国产化落地,成功进入欧洲市场。
“潍柴的收购不是为了合并报表,而是补短板。”谭旭光说。本着“有利于原有业务的升级、有利于拓展新兴业务、有利于国际品牌的提升”的收购战略,潍柴又先后投资凯傲集团、重组林德液压,全资并购德马泰克,收购纳斯达克上市公司PSI(全球最大的替代能源发动机公司)。从此,潍柴具备了全系列、全领域的产品优势。同时,潍柴实现区域结构从国内领先向全球发展转型,产品结构从中低端向高端转型。2016年,潍柴海外产业利润贡献率超国内产业。
“今年潍柴招聘,月薪博士15000元,硕士10000元,本科8000元。”谭旭光说。这种薪资在行业内是最高的,很多大学生慕名而来。据了解,过去5年间,潍柴仅发动机板块从国内211、985院校和欧洲招聘本科生3200余人,硕士生1100余名,博士生40多人。大专以上学历占比从27%上升到50%。发动机板块人数从2011年2万人下降到现在的1.5万。研发人员从2011年300人,占比1.5%,上升到2000人,占比13.2%。工人占比从76%下降到63%,其中高技能工人占到53%。潍柴的人员结构实现从劳动密集向智力密集转型。
长期以来,潍柴信息化投入近10亿元,使潍柴的生产方式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潍柴智能制造致力于通过全流程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打通了从客户需求到客户服务的端到端流程。
业内人都知道:潍柴发动机最贵,但市场销量最高,因为“超值”。
“谭总上任后,砸掉了100台有质量问题的发动机,也砸出了潍柴人的质量意识。”王勇说。十几年来,潍柴的崛起,依靠着最好的产品,引领着中国内燃机行业的升级,也逼迫跨国巨头改变了在中国的既定战略。
“生产前发现质量问题加以纠正所花成本只有0.003美元;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并予以解决则需30美元;产品售后才发现问题,加以纠正则需300美元。”潍柴一号工厂技术人员李工说。在潍柴的一号工厂里,有这样一幅板报,“质量等式:100-1=0。100件产品,99件质量过硬,只有1件是次品,则意味产品100%失去市场竞争力,因为市场上没有1%的侥幸。”
原来生产工艺、技术、质检、管理人员的办公室都不在车间,有问题解决需要跑很远的路,耗费时间也不少。在一号工厂,生产工艺、技术、质检、管理的办公室全部搬到一线联合办公,有问题随时解决。潍柴的智能制造也使各生产各环节实现全流程信息化、数字化实时传输。
记者在现场看到,车间有一块电子展板,实时报出某个生产点出现问题,同时第一时间也在生产工艺、技术、质检、管理人员的办公室的电脑上显示,便于工作人员以最快的速度排除和解决问题。
潍柴集团的先进生产线
“潍柴天然气发动机市场占比70%,现在是供不应求,每天加班加点干300台,而且每台发动机还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开机检测。”潍柴天然气发动机车间技术员张工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气体发动机车间有一排多个产品检测室,工人们正在噪音和高温中检测、检查开机后的发动机。
“潍柴的发电机组在行业内是免检产品。发电机组的发动机是潍柴自己的,出车间时已经检测了一遍,到我们这儿组装前再检测一遍。和发电机组装好,还要再检测一遍,每台都有一套检测报告。很多客户说,潍柴都试了3次了,我们直接用就可以,完全没问题!”潍柴发电机厂车间技术员于东武自信地说。潍柴发电机厂优质可靠的产品质量,致使许多国际著名品牌在中国国内市场不断萎缩。“潍柴的发电机组质量可靠耐用,客户非常满意,还经常会排队等货。”于东武高兴地说。
“有人说,潍柴做发动机比做房地产还赚钱,这是我们用产品竞争力实实在在打拼出来的。”谭旭光自豪地说。
事事快人一步,才能赢得市场话语权。从WP13到H平台,潍柴一次次引领着国内发动机的发展趋势。
为什么潍柴可以做到?鼓励创新、宽容失败。
“谭总开会时经常说,WP13是怎么出来的,他不知道。他认为自己没有签过13升发动机的开发意见书。”潍柴发动机技术研究院张英说。WP13是潍柴研发人员根据销售信息反馈,看到13L发动机存在市场需求,但是国内没有此规格的产品,主动自发去研发的。“市场也是先入为主,谁的产品出来得早,谁就占领了市场。否则也就只有模仿的份儿,再想超越并占领市场是很难的。”张英说。
张英说:“当时也没预想市场前景有这么好。”由于WP13是2015年潍柴针对公路货运市场专门打造的一款高可靠性、低油耗、安全环保的大功率发动机,上市当年销量便突破5000台,而且WP13重新定义了重卡发动机新标准。今年8月份订单10000多台,现在二号厂开足马力生产都无法满足市场,现在很多采购商都在等着。
2013年6月28日,潍柴动力参股的德国凯傲在法兰克福上市
潍柴从海外引进300多名高端人才,并建立了全球协同研发平台。现有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行业唯一的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还在美国、德国、法国等五国十地建立了全球协同研发中心。
“不以成果论英雄,研发课题虽会失败,但是团队得到了锻炼,积累了从未获得的实验数据。”潍柴发动机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张东海说。在潍柴有个不成文的原则,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让研发人员大胆放手干想干的事。刚入职1年多的李万里深有体会地说:“在WP3油耗优化课题研发中,我有不同的意见,我就可以多争取实验资源,对不同意见进行验证,看看哪种观点效果好。我学到了很多,也取得很多宝贵的实验数据。”
据了解,潍柴发动机技术研究院倡导“创新成就你我价值”,充分激发员工的创新激情,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2015年,正式搭建创新孵化平台——启动“创新小魔兽”项目。在这个平台上,研发工程师的创意被给予最大程度的保护。如果工程师有成熟的想法却苦于资源有限,创新孵化平台可以调动公司资源帮其实现;如果工程师有了一定的研发成果而叹息没有得到推广,创新孵化平台将会通过潍柴TV、集团微信、潍柴周报等宣传媒介,帮其传播落地。
2016年,创新孵化平台的运行得到广大研发人员的认可。在此基础上,研究院又提出搭建“专家创新孵化器”项目,针对发动机技术研究院所有的博士、主任工程师、高级技师等高精尖人才,鼓励他们围绕一个技术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截至2017年6月,创新孵化平台已产生“创新小魔兽”项目153项,专家创新孵化器项目48项。
“研发人员的丰厚待遇产生了各类研发人才集聚效应;尊重研发的文化促成了研发人员的敬业奉献;内外培训不间断投入造就了研发人员的永远追求高端。”潍柴发动机技术研究院的项目经理秦涛深有感慨地说。据了解,潍柴有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其中,内部培训每周都有,而且形式活泼;每年还投入7000万元送研发人员出国培训,学习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
在近期召开的潍柴科技创新奖励大会上,当谭旭光向全体科技人员们发问:“潍柴是不是你们人生征途中绝佳的事业平台?”现场科技人员用最嘹亮的声音和最热烈的掌声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制造业归根结底比拼的是技术。所以无论经济形势如何变化,潍柴都舍得在研发上投入,发动机研发投入占比达5%。”谭旭光说。据了解,近10年来,潍柴用于研发的投入累计达到150多亿元,平均每年的研发投入占比,达到国际一流企业水准。
□ 责任编辑 姜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