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期脑梗死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的疗效观察

2017-11-21 06:51
当代临床医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组间血小板神经功能

陈 艳

(宿迁市泗阳县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223700)

急性期脑梗死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的疗效观察

陈 艳

(宿迁市泗阳县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223700)

目的分析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09月至2016年0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治疗组与常规组,每一组30例,常规组患者常规抗血小板、稳定斑块等治疗,治疗组患者采取前列地尔联合抗血小板、稳定斑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与常规组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P<0.05;治疗后第七天、第十四天,治疗组肾功能缺失情况有显著改善,与常规组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治疗第七天以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缺失情况,具有应用的价值。

急性脑梗死;前列地尔;治疗效果

急性脑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在老年患者中比较容易发病。主要发病机制是:缺氧与缺血,致使大脑发生梗死灶。脑梗死发病率与致残死率均比较高,严重威胁了患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现阶段,临床上并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式,通常是通过营养脑神经、改善缺血与抗凝治疗。伴随药物载体的靶向技术发展,前列地尔就是靶向药物之一,逐渐应用于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并且临床证实有较好的效果。本文以2015年09月至2016年0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的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5年09月至2016年0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治疗组与常规组,每一组30例。常规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龄段在59~8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3.16)岁,常规组使用法舒地尔。治疗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段在60~9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32.94)岁,治疗组使用前列地尔治疗。两组患者各项基本资料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可继续下文比较。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采取前列地尔联合抗血小板、稳定斑块进行治疗,其中每次前列地尔的剂量为10ug,一天一次,通过100毫升0.9%的氯化钠注射液进行稀释后,进行静脉快速滴注;常规组患者常规抗血小板、稳定脉快速滴注斑块等治疗。全部患者都治疗一疗程,一疗程是2个星期,。

1.3观察的指标(1)记录患者用药前与用药后第三天、第七天、第十四天神经功能的缺损状况。(2)评估患者治疗的效果。治疗后,患者的病残程度是0级,各项症状有显著改善为痊愈;治疗后患者病程的程度是1~3级,各项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为有效;治疗前后患者没有显著的差别为无效。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治疗后,治疗组中痊愈患者16例(53.33%),有效患者13例(43.33%),无效患者1例(3.33%),治疗有效率为96.67%,常规组中治愈患者10例(33.33%),有效患者12例(40.00%),无效患者8例(26.67%),治疗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与常规组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2.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个时段神经功能的缺失情况 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第三天,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缺失情况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组间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治疗后第七天、第十四天,治疗组肾功能缺失情况有显著改善,与常规组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组间对比有显著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个时段神经功能的缺失情况对比(分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主要特点就是具有极高的发病率与致残死率,所以其治疗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在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以后,会导致供血区域会发生血流减少的情况,缺血区域脑组织就会发生溶解与坏死的情况,同时释放出游离的脂肪酸,例如:花生的四烯酸,这种脂肪酸会引起脑水肿,进而致使患者的病情加重。尤其在环氧化的作用下,血栓素A2与E1等代谢的产物在经脂肪氧化以后,会变成花生四烯酸、类脂与自三烯[1]。上述代谢的产物会作用在血小板与血管中,导致血管收缩与血小板的聚集,继而造成脑梗死的区域发生迟发微循环的障碍。胶原纤维的暴露与血管内皮的功能受损等都会引起血栓,诱发急性的脑梗死。如果患者发生急性的脑梗死,周围缺血的半暗带神经细胞与梗死灶中心神经细胞就会受损,这就需要及时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神经细胞受损情况[2]。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传统治疗方式包含扩张血管、抗凝与溶栓等,即便传统方式可以获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不能及时恢复神经缺损的情况[3]。而伴随医疗技术发展,主要在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治疗中应用靶向药物,前列地尔是常用的药物之一,其属于脂微球新载体的制剂,可以将前列腺素的E1 包裹在直径0.2μm脂微球之中,并且脂微球构成主要是大豆的卵鳞脂,能够保护前列腺素的E1,防止血管受到药物刺激[4]。另外,前列地尔具有不良反应小、靶向性与高效性等特点,可以扩张周围血管和缺血区域,防止血小板的聚集。在应用前列地尔治疗一段时间以后,可以对脑梗死的缺血情况进行改善,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本次研究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患者有效率与常规组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组间比较有着显著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第三天,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的缺失情况对比没有明显的差异,组间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治疗后第七天、第十四天,治疗组肾功能缺失情况有显著改善,与常规组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综上,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应用前列地尔治疗,可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尤其在治疗第七天以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缺失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1] 虞莉娜,刘进香,席刚明,等.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致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2):1063-1065.

[2]周永,林森,赵连东,等.前列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β淀粉样蛋白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15(04):28-29,30.

[3]彭晓.依达拉奉联合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03):517-518.

[4]梁少珍,吴丽彩,黄翠莹,等.评估氯吡格雷联合前列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07):955-957.

10.3969/j.issn.2095-9559.2017.06.037

2095—9559(2017)06—3529—02

2016-11-12

猜你喜欢
组间血小板神经功能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总数和血小板平均体积的相关探讨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
Fas FasL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