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尚梅
(响水县人民医院,江苏 响水 224600)
降低中药房处方调配中差错率的有效管理方法
何尚梅
(响水县人民医院,江苏 响水 224600)
目的对有效降低中药房处方调配中差错率的管理方法进行探究。方法随机抽取212份我院于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由各医师所开具的处方作为本次研究标本,遵照1:1的科学数字比例将其分别分为普通组和特殊组。采用传统性管理方法对普通组处方进行管理,予以特殊组处方PDCA(戴明循环)管理法进行管理,并由我院相关工作人员就两组处方经不同管理方法管理后的调配差错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不同方法管理后,特殊组处方的调配差错率为6.60%,普通组处方的调配差错率为32.07%,前者差错率明显小于后者,且两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之传统性管理方法的实际管理效果,采用PDCA管理法对中药房处方调配工作进行管理能够进一步有效降低处方调配工作中的差错率,强化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安全可靠性,临床应大力推广运用。
降低;中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管理方法
PDCA循环管理法最早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提出,而后由爱德华兹·戴明进行后续的采纳和宣传推广工作,它是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其中,P 代表计划;D代表设计;C代表检查;A代表修正[1-2],且有大量相关研究表明,该管理法能够有效降低各类工作中的差错率。本文就如何有效降低中药房处方调配中的差错率进行剖析,现总结如下。
1.1 基本资料 从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我院各科室医师开具的众多处方中随机选择212份作为本次试验对象,并在随机原则下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106份。其中,普通组处方中儿科处方有41份,妇科处方有49份,耳鼻喉科处方有16份;特殊组处方中儿科处方有40份,妇科处方有48份,耳鼻喉科处方有18份。同时,两组各科处方的开具者均为经验丰富的专业医师(工龄5年以上)。研究并对比两组处方的数量基本资料,发现两者在该系列数据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普通组与特殊组处方的基本资料(n%)
对普通组处方传统性管理(核对处方等),采用PDCA管理法对特殊组处方进行管理,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2.1 加大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和培训力度 (1)严格把好新进职员的培训和带教关卡,按我国医学界试用期新进员工带教相关规定和要求对试用期的员工进行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培训;(2)由我院工作经验丰富且认真负责和爱岗敬业的骨干人员对新进员工进行言传身教,知道和督促新员工快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3)定时定期组织员工对我国医学与中药房处方调配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学习,不断强化员工运用理论知识引导自身实践的能力。
2.2 将各岗位细致化并进行合理分工 较之西药调剂,中药调剂对工作人员的精力和体力要求更高,且中药房处方的分布并不平均,时常有工作量较为集中(工作量大)的时段,极易使工作人员疲惫和劳累,从而导致各类差错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因此,各医疗机构应将对中药房的工作进行细致化分配,并不断加强审查、调配、复核、制药等岗位人员间互帮互助的能力;应用轮班责任制,进一步避免各岗位员工的工作疲劳现象。
2.3 及时针对性分析差错 一旦调配过程中出现差错应立即停止调配并将差错进行及时性和准确性地记录;定时定期对中药房每月底对处方调配岗位所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各类差错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和整改措施。
2.4 进一步提升医师处方书写的规范性 医师处方书写的规范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处方调配的准确性,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医师书写的规范性,将传统性的手写流程转变为电子处方流程,从而有效降低了因医师处方书写不规范(错字、漏字等[3])而导致中药房处方调配工作出现差错的风险性。
2.5 完善中药房处方调配操作制度 完善处方调配操作相关制度,让中药房处方调配工作人员能够有章可循,按规定进行操作,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调配工作的差错性。与此同时,还应在该部门的各个工作岗位和工作环节中创建相关的质量监控和安全管理记录表(主要包括药品管理和处方管理等),并定时定期进行核查,以便能够在第一时间改进问题。
细致和严谨化发药工作当根据患者姓名进行发药时,工作人员应仔细核对患者出示的发票、处方号等相关资料,进一步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当出现特殊情况时应立即与患者诊治医师联系,确认无误后才可发药。
利用最新研发推出的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已经过初步整理的研究数据进行深入性和科学性的分析,采用()表示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并通过卡方值将计数资料进行比较,若其最终比较结果显示为P<0.05,则可视为两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处方经针对性管理后,其调配差错率分别为32.07%(传统组)和6.60%(特殊组),前者大于后者,且两者在该项指标的数据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药房处方调配工作中出现差错的情况(n%)
提前铺好轨道是能够保证管理工作循序渐进进行创新和发展的最关键措施,在此过程中,管理者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管理能力,将其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管理过程等各方面的管理思路清晰化,使两者之间达成共识,进一步强化两者间的共同发展。PDCA循环管理法对检查结果进行全面性和深入性处理,并将成功或可取的经验及知识技能进行适当性的推广运用,同时对导致失败的各种可能性因素加以研究总结,倘若存在尚未解决的问题则将其放置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4-5],这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各医疗机构中药房处方调配管理工作的需求。在该种管理方法中,中药房处方调配工作部门可将已制定好的计划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形成常态管理,能够使患者和医护人员达成高度共识,互相配合,同时还能进一步将中药房处方调配工作中出现差错的可能性和风险性逐渐降低,保障患者接受相应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两组中药房处方在基本资料的数据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经区别性管理后,普通组处方在调配工作中的差错率为32.07%,特殊组处方在调配工作中的差错率为6.60%,两者在该项数据中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后者优于前者,P<0.05)。由此可见,在中药房处方调配工作中运用戴明循环管理法对各处方进行综合性管理,能够在尽可能将处方调配差错率最小化的基础上提升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进一步降低患者接受治疗的风险性,为其生命健康添加多一层强有力的保障,值得临床借鉴。
[1] 温明铃,张兰旭.应用PDCA循环管理降低中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J].西部中医药,2013,26(12):42-44.
[2]徐韩平.PDCA循环法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J].新中医,2015,47(04):226-228.
[3]杜双全.中药智能存取系统在医院中药房应用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药房,2014,25(15):1436-1437.
[4]王海莲,姜德春,任雷涛,等.开展品管圈活动提升我院门诊药房药学服务品质化管理的实践[J].中国药房,2013,24(25):2347-2349.
[5]张永,卢智,郭丹.PDCA循环管理方法应用于我院三级综合医院复审过程中药事管理的体会[J].中国药房,2016,27,(10):1305-1307.
10.3969/j.issn.2095-9559.2017.06.096
2095—9559(2017)06—3611—02
2017-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