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智
我们需要被颠覆
刘敏智
近日,武汉广播电视台(集团)开展以克难攻坚为主题的“我为广电献一策”活动,号召全台职工围绕改革促台、效益强台、党建管台、新闻立台、品牌创台、技术建台、人才兴台七个方面献言献策。通过开展该项活动,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把职工的行动调动到拼搏赶超、克难攻坚上来,使全体职工自觉当好主人翁、做好当家人。
为响应号召,大家踊跃参加活动,一是责任担当使然,二是广电已到了“敦刻尔克”。转型变革喊了很多年,实际成效乏善可陈,围绕这七个方面,笔者选择几点谈谈拙见。
我们深刻感受到媒介转型带来的压力,然而有压力无颠覆,温水煮青蛙,在急风骤雨式的技术进步面前措手不急。而最重要的是,我们从软硬件上缺少或者不懂什么叫互联网思维。我本人2008年进台,10年过去了,我们的编辑操作系统,仍然停留在索贝1.0;我们的数据存储和调取还停留在传统方式,媒资库的建立还在探索中;我们的摄录播出还在标清时代,我们的媒体融合还没有突破物理空间和部门层级的“篱笆墙”。
十年来,以CPU处理速度、云端、存储器网络传输等技术为主的互联网要素,始终遵循着摩尔定律,大幅提升。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也都深刻地影响以传递信息为天职的传媒业的发展。而广电依然用沿用传统的收视习惯,操作模式,盈利方式,不断掉队,生存空间备受挤压。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套清晰完整的现代企业制度,对市场、对(观众)我更想说是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的重新审视和思考方式都没有升级,这是我们缺少有效的顶层设计所在。
作为媒体人,我们正在亲历媒体的颠覆,再被颠覆。不说广播、报纸,PC互联网被移动互联网颠覆也就三四年的时间,这个颠覆速度还会不断加快。传统地方党媒虽然有其先天的存在感和获得感,但这种优势不是养尊处优的资本。广电转型首先要确立全媒体的思维构架,通过技术引领,成为互联网信息企业。没有数字化、高清化、互联网化、互联网思维,一切转型都是空话。
何为全媒体?全媒体有四大特征:合、全、精、动。我们的优势在前面,劣势在精与动。精,是指精准到达。通过大数据分析,将用户需要、喜爱的内容,直接发送到用户个人。动,就是随时随地、贯穿始终的交流互动。这是未来努力方向。全媒体之路,就是一条融合之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通过媒介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内容的实质活动,结合渠道优势与用户资源的把握,把互联网的长处全部吸收进来,把传统媒体的长处分享出去,从而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凤凰卫视也曾面临空间、技术的限制,寻求转型升级。为承受转型所带来的巨大成本支出,凤凰探索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在技术方面,通过采用云端技术、海量存储技术、10GB高速网路技术以及其他有利于节目品质提升的技术,实施了全媒体系统互联互通的“章鱼计划”,建设了全球“2+7”分布式云数据中心,实现了以虚拟化技术提高系统效率和利用率,有效降低物理硬件设备数量、降低IT管理复杂度,达到了成本低、效率高、质量高等目标。事实证明,精准有效的投入可以大大降低转型成本。武汉广电在全媒体时代要突围,打破现有制播体系,首先要突破心中之围、观念之围。决定武汉广电未来核心竞争力的不只是楼宇气派,而是硬件的更新和技术转型的深度,且刻不容缓!
在过去的黄金岁月中,我们只要做好节目呈现给观众,赚取不菲的广告费就可以高枕无忧。现在,电视观众在老去,移动视频观众正年轻。我们要服务什么样的观众?这是一个亟需回答的命题。我们不能简单停留在收视数据,更要数据背后的深度挖掘应用,而这正是在未来探索电视台与用户的一对一、一对多精准传播的基础。他们要什么,我们做什么。直接面对用户的产品运营,我们还需要从头学起,这就要求每一个传统广电人要摆正心态从0开始。
无论是找市场(用户资源)还是找市长(行政资源),观众(受众、用户)永远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在全媒体时代,武汉广电要做互联网+传媒的时代坚守者、变革者、创新者。对于社会责任的坚守,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追求应铭记于心。我们需要做什么样的内容,决定我们与用户建立什么样的联系。
打破部门层级,扁平化管理,去行政化。
面向全频道、全台进行选题申报和项目招投标。
让一批优秀、思维活跃的80后,90后走上管理位置。
改革现有考核评价体系,建立项目预算决算机制,牵引节目生产、策划。
激发团队潜能,明确考核创收方案,鼓励人员合理流动。广泛纳才,重视业务培训。
增强《武汉新闻》头条选题的前瞻性、引领性、可操作性,保障主题主线报道有规划、成系列、高品质推出。增加信息量,重点打造全新板块的全媒体搜索,以速度、深度解读重大政策,以数据思维制作精准新闻,以观点新闻统领战略方向。
《第一冲击波》可改为一周五期,增加评论的篇幅比例,不断加强“自己的声音”。通过及时评论,实现对舆论和思想的主动引导;以观点新闻为主,将评论与新闻事实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可以进行节目的版块化设计,将30分钟节目分解成《今日关注》、《今日评说》。一方面是对《武汉新闻》头条选题的延伸和扩展,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深度解析,形成节目生产链条,让单条新闻与专题评论有机统一,统一策划、统一执行、统一编播,加强主题主线新闻的价值传播力度。
对《第一冲击波》进行改版。周一至周五播出,围绕战略合作展开,结合年度电视问政,推出全新的《电视问政》常态化节目,结合纪委《“落实‘两个责任’书记谈”》,推出更具深度和广度的社会治理专题;充分利用和调度一切职能部门、行政资源,开花结果。如与环保局推出《拥抱蓝天》系列访谈,明年拟推出《武汉环境报告》双周播节目,与《武汉质量报告》形成特色品牌。
积极回应民生关切,探索《名师来了》(市教育局)、《名医来了》(市卫计委)医疗教育传播矩阵。把节目与活动,线上线下结合起来。
打造一批政商节目,与经信委、招商局合办投资创业节目,继续壮大《政协论坛》,与市人大探索《人民意志》,以市场需求为指引,探索制播分离,全台揽才。
周末晚间独立运行,《一起回家》《江城非遗坊》,还将继续探索人才孵化和网台互动新机制。邂逅回家路,晒出你的故事。《一起回家》栏目是新闻综合频道第一档全高清制作节目,由90后团队倾力打造。作为一档人气颇佳的纪实性访谈节目,一经推出就受到不同层次观众的喜爱。不仅拉通了《第一冲击波》一周晚间黄金档,也为节目创新、品牌运作、线下活动、人才培养积蓄了经验,拓展了空间。《一起回家》以人物为主线,以时间为刻度,为城市立传,把城市之美、城市之变通过各类人物及其对家的诠释展现出来,用走心的方式讲述动人的武汉故事。节目已形成“春运说吧”(2016、2017年春运成功举办两届)、“小小航海家”(与香港丽星游轮合作的观众节7月底刚刚结束)等年度品牌。今年以来,与市档案馆、市文化局合作出品全国第一档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口述建档的电视专题片《江城非遗坊》,对在汉的70岁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曲艺大师、老字号传承人进行抢救性口述视频建档,以此记录那些濒临失传的老记忆、老手艺,弘扬工匠精神。节目播出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目前,市档案馆已请示市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60万立项支持节目制作。市文化局也将配套资金助力节目。按照计划,明年初,将联合出版《了不起的非遗》AR全媒体图书。
紧盯政策与市场,不单纯埋头做新闻。不要仅仅满足做几期节目,完成一个合同,要不失时机,深度挖掘各单位的平台资源,从策划、主题、执行、反馈、评估方面与之建立伙伴关系。专注于智力型营销模式开发,改变过去单一节目制作和来料加工,探索独立于现有经营模式、销售模式之外的商业模式,发挥政府、事业单位的资源效能,承接活动和策划,发挥媒体人在传播和创意营销的优势。
当前,我们面临受众分流、广告分流、资源分流、平台优势分流的困境,但武汉广电仍然具有强大的制作团队和完善的内容保障。秉持“内容为王”、“工匠精神”理念的电视制作一定可以填补新媒体策划和原创精神方面的空白。我们不仅要做内容提供的霸主,也要做产品运营的王者,而所有的雄心壮志或救亡图存,都靠每一个广电人快速适应这个时代的变化,接受观众的选择,进而再次在这个奔腾的年代拥有一席之地。面对时代大潮,我们需要被颠覆,更需要主动融入,拥抱新平台、新技术。战争不是靠撤退打赢的,面对困境,“我们绝不投降,我们将战斗到底。”
(作者单位:武汉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项目拓展部)
责任编辑 叶宝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