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扬 张金华
1. 郑州大学附属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南阳 473009);2. 新乡医学院护理学院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高 扬1张金华2**
1. 郑州大学附属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南阳 473009);2. 新乡医学院护理学院
目的分析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老年BPH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和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对河南省11家三级综合医院住院的372名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BPH患者生活质量的得分是(104.77±20.04)分,根据得分指标显示得分率是65.5%。年龄、文化程度、性生活次数、病程、婚姻状况、人均月收入和自我效能均是影响老年BPH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结论老年BPH患者生活质量居中等水平,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性生活次数、病程、婚姻状况、人均月收入及自我效能。
老年人 ; 前列腺增生; 生活质量;自我效能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是造成男性排尿障碍原因中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储尿期症状(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和尿失禁)和排尿期症状(排尿费力、尿线细慢、尿流中断和终末尿滴沥)[1]。据流行病学统计,61~70岁男性患病率为70%,81~90岁男性患病率为90%[2,3]。国外研究发现,在困扰中老年男性的十大慢性疾病中BPH高居第四位,BPH已成为危害老年男性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4]。BPH表现的下尿路梗阻症状常常造成患者失眠、抑郁和社会隔离[5],严重影响老年BPH患者的生活质量。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uropr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EAU)指南曾提出,对于BPH患者症状评估和治疗方式的选择,首先应考虑与患者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6]。提高老年BPH患者生活质量,不仅能增加老年BPH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幸福感,而且可促进我国老年男性人群健康老龄化发展。
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随机抽取河南省11家三级综合医院,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每家医院住院的372名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BPH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
1. 纳入标准:(1)刚入院未接受手术者;(2)年龄≥60岁者;(3)符合诊断标准者(有明显的BPH下尿路症状;直肠指征或B超提示为BPH);(4)意识清晰,无认知障碍,知情同意者。
2. 排除标准:(1)前列腺癌;(2)手术治疗后再次住院者;(3)具有明显的生理缺陷或重大疾病者,如严重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明显残疾者和视听觉障碍者。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80份,回收38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372份,有效率97.9%。
本研究调查问卷由3部分构成:一般资料调查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和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
1. 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患者年龄、宗教信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与配偶的关系、性生活次数(每月)、有无吸烟饮酒习惯、以往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地、居住方式、病程、医药费用支付方式、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等内容。
2.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BPHQLS):用于测量BPH患者被测时及此前两周的生活质量状况。原量表由史静琤设计,包括疾病、生理、社会、心理、满意度5个维度,共74条目[7]。为使该量表更具有可行性,Guo等在维持原量表5个维度不变的基础上,将74条目精简为33条目,该量表包括疾病、生理、社会、心理、满意度5个维度,共33条目,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952,重测信度为0.858,亦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和区分效度[8]。该量表使用5点等距反向评分法计分,将“完全没有”、“有一点”、“中等”、“严重”、“很严重”分别计为5分、4分、3分、2分、1分,该量表总分为0~160分,得分越高,即被测者生活质量越高。由于各维度所含条目数不同,为使其得分情况在评价时具有可比性,采用得分指标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分为高、中、低3个水平。得分指标的计算公式为:得分指标=量表的实际得分/该量表的可能最高得分×100%。得分指标>66%为高水平,66%~33%为中等水平,<33%为低水平[9]。
3. 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SRAHP):Becker于1993年发展而来,旨在了解被测者对于执行促进健康行为能力的信念,多用于测量老年人的健康行为自我效能[10,11]。中文版SRAHP量表由中山大学护理学院译制[12],该量表共28个条目,包括营养、运动、心理调适和健康责任共4个维度,其Cronbach’s α为0.95,各分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86~0.89;总量表的分半系数为0.85,4个维度的分半系数为0.82~0.85;各分量表与总量表分值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0.87,有较高的效度[11]。该量表按照调查对象自评是否有把握做到的程度,采用Likert-5分评分法计分,将“几乎完全没有能力”、“有一点把握”、“有中等把握”、“有较大的把握”、“有绝对的把握”分别计为0、1、2、3、4分,总分为0~112分,分数越高者表示自我效能越高。得分指标>80%为高水平,40%~80%为中等水平,<40%为低水平[13]。本研究通过对30名老年BPH患者进行预调查,SRAHP量表的Cronbach’s α是0.959,营养、运动、心理调适和健康责任4个维度的Cronbach’s α分别是0.881、0.921、0.875、0.878,提示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适用于老年BPH患者。
调查前制定详细的方案,统一培训,由研究者本人及调查员担任资料收集者。调查过程中向被测者详细介绍问卷填写的要求和方法,确保其完全理解后并当面填写问卷。解释过程中注意保持解释的一致性,调查者不能带有任何的主观暗示。所有问卷均在30min内完成,被测者完成问卷后,由调查者当场收回。
数据由双人录入,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皆为P<0.05。
372例老年BPH患者中,年龄60~75岁者占总人数55.4%,75岁以上者占总人数44.6%;配偶健在者占68.0%,丧偶者占25.3%,见表1。
表1 老年BPH患者一般资料
使用BPHQLS量表调查老年BPH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显示老年BPH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为104.77±20.04,得分率是65.5%,呈中等水平。疾病维度45.28±10.66,生理维度13.97±3.65,社会维度18.18±4.06,心理维度21.61±5.07,满意度5.73±1.64,见表2。
表2 老年BPH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情况(±s)
表2 老年BPH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情况(±s)
维度 总分 最大值 最小值 ±s 得分指标(%)疾病 75 70 23 45.28±10.66 60.4生理 20 20 6 13.97±3.65 69.9社会 25 25 8 18.18±4.06 72.7心理 30 30 6 21.61±5.07 72.0满意度 10 10 2 5.73±1.64 57.3生活质量得分 160 151 56 104.77±20.04 65.5
本次调查中,老年BPH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为56.12±23.72,得分率是50.1%,处于中等水平。有9.7%表现为高水平自我效能,56.2%表现为中等水平自我效能,34.1%表现为低水平自我效能。其中营养、运动、心理调适和健康责任4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13.91±6.80、14.32±7.61、12.66±6.14和15.23±6.24,健康责任维度得分最高,心理调适维度得分最低,见表3。
表3 老年BPH患者自我效能得分情况(±s)
表3 老年BPH患者自我效能得分情况(±s)
维度 总分 最大值 最小值 ±s 得分指标(%)营养 28 28 1 13.91±6.80 49.7运动 28 27 0 14.32±7.61 51.1心理调适 28 28 0 12.66±6.14 45.2健康责任 28 27 2 15.23±6.24 54.4得分 112 103 8 56.12±23.72 50.1
1 .老年BPH患者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对不同社会学特征的老年BPH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性生活次数(每月)、以往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地、居住方式、病程、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对老年BPH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 影响老年BPH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多因素分析:以生活质量为因变量,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及自我效能的4个维度(营养、心理调适、运动、健康责任)为自变量,将无序分类变量(婚姻状况、以往职业、居住地、居住方式)转换为虚拟变量,使用强迫法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一般资料中“年龄、文化程度、性生活次数、病程、婚姻状况、人均月收入”是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自我效能中的“运动和健康责任”进入回归方程,F=12.343,R2=0.52,7个自变量共解释了生活质量52%的变异量,P<0.05,见表5。
表4 老年BPH患者不同社会学资料与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s)
表4 老年BPH患者不同社会学资料与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s)
变量 特征 n ±s t/F P年龄(岁) 6 0~ 2 0 6 1 1 4.0 9±1 8.0 3 1 5.0 1 4 0.0 0 0≥7 5 1 6 6 1 0 3.1 1±2 0.7 1宗教信仰 无 3 2 6 1 0 8.7 8±2 0.0 3 0.0 2 8 0.9 7 8有4 6 1 0 8.6 8±2 0.4 6文化程度 文盲 7 3 9 5.5 6±2 1.0 0 1 6.5 7 3 0.0 0 0小学 1 1 9 1 0 2.8 9±1 8.1 5初中 8 4 1 1 4.1 5±1 5.4 8高中及中专 5 4 1 2 1.0 8±1 2.9 7大专及以上 4 2 1 2 1.6 3±1 9.8 1婚姻状况 已婚 2 5 3 1 1 2.6 9±1 8.9 2 1 9.2 1 8 0.0 0 0丧偶 9 4 9 6.6 7±1 9.2 8其他 2 5 1 1 6.6 3±9.0 5与配偶关系 融洽 2 1 6 1 1 3.3 4±1 8.8 8 1.1 5 0 0.2 8 5一般 3 7 1 0 9.5 7±1 8.6 9性生活次数 0 1 8 0 1 0 9.3 3±1 9.5 5 2.7 1 9 0.0 2 0(每月)(次) 1 3 1 1 1 8.3 0±2 2.8 2 2 1 5 9 6.3 6±1 8.2 2≥3 2 7 1 0 0.6 7±1 4.8 7有无吸烟 吸烟 6 3 1 0 7.1 3±1 9.4 1 0.2 6 2 0.8 5 3饮酒习惯 饮酒 4 2 1 1 0.9 4±1 7.0 7两者都有 9 2 1 0 8.1 2±2 0.2 9无1 7 5 1 0 9.1 7±2 0.9 3以往职业 农民 1 4 4 1 0 3.7 6±2 1.5 0 3.4 6 6 0.0 0 5工人 1 0 3 1 0 7.8 2±1 8.3 0专业技术人员 6 0 1 1 5.1 6±2 1.7 3服务人员 1 5 1 1 5.2 7±1 2.2 2行政管理者 5 0 1 1 4.9 2±1 4.9 3人均月收入 <1 0 0 0 1 0 2 1 0 2.9 3±2 1.0 1 6.6 1 5 0.0 0 0(元) 1 0 0 0~ 1 1 5 1 0 7.7 3±1 9.1 2 2 0 0 0~ 1 0 3 1 1 0.1 1±1 9.3 9>3 0 0 0 5 2 1 1 9.9 2±1 6.9 2居住地 城市 2 0 6 1 1 1.2 8±1 9.5 8 2.3 3 9 0.0 2 0农村 1 6 6 1 0 5.6 3±2 0.2 5居住方式 独居 4 9 1 0 3.1 9±1 9.3 6 8.5 2 5 0.0 0 0与子女居住 9 0 1 1 2.5 1±1 8.5 0与配偶居住 2 3 3 1 0 2.0 6±2 2.0 3病程(年) <3 8 2 1 1 8.9 0±1 5.4 1 1 2.9 4 4 0.0 0 0 3~ 1 0 0 1 1 2.8 8±1 8.1 2 5~ 1 1 7 1 0 3.6 4±2 0.4 2>1 0 7 3 1 0 0.0 4±2 0.5 7支付方式 完全自费 1 9 1 0 7.5 7±1 9.7 2 1.7 2 8 0.1 8 0部分报销 3 2 8 1 0 9.4 5±2 0.1 5完全报销 2 5 1 0 0.4 4±1 7.7 6合并疾病 1 1 3 8 1 0 9.9 0±1 9.2 4 4.3 9 5 0.0 0 2(种) 2 8 2 1 0 8.0 3±1 8.9 6≥3 7 3 1 0 0.8 1±2 1.1 8无7 9 1 1 5.4 5±1 8.9 2
表5 老年BPH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n=372)
老年BPH患者生活质量居中等水平。疾病维度调查结果显示夜尿次数越多,患者的生活质量越低,与Matthias 的结论一致[14]。夜尿增多是BPH表现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频繁的夜尿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甚至骨折的风险,以及产生睡眠剥夺、慢性疲劳等不良后果,是导致老年BPH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15,16]。老年BPH患者心理维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应引导老年BPH患者积极看待疾病带来的影响。老年BPH患者的总体满意度得分最低,可能因78.8%的老年BPH患者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提示我们在测量老年BPH患者生活质量时,应将老年人易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的特性纳入评估范围。
1. 老年BPH患者生活质量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本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老年BPH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与Maserejian[17]、Fourcade等[18]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能是随着年龄增加,BPH的患病率越高,疾病的症状越明显,且老年人各系统功能衰竭,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此外,前列腺总体积、前列腺移行区体积随着患者年龄增长而增大,前列腺体积的增长势必会引起BPH患者症状加重,甚至可能导致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增多,增加老年BPH患者出现前列腺癌的风险[19]。因此,社区卫生人员应加强对高龄男性的前列腺普查活动,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提高该类人群的生活质量。
2. 文化程度越高的老年BPH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BPH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增高,与Gambin[20]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受教育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老年人能否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21]。学历较高者能从多渠道获取疾病有关的知识,选择科学治疗方法,依从性好,可进行有效的疾病自我管理。接受科学的知识教育是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的前提,因此应加强较低文化水平老年BPH患者的疾病宣教,缓解其紧张情绪。
3. 保持适度性生活的老年BPH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每月性生活次数不同的老年BPH患者,其生活质量水平亦不同。结果显示,每月1次性生活次数的老年BPH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最高,提示尽管老年男性的性功能水平整体下降,但性仍是老年男性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和国外研究基本一致[22]。患者的性功能状态和下尿路梗阻程度密切相关[23],下尿路梗阻症状较轻者的性功能状态较好。临床应聚焦于治疗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力求减轻或消除药物或手术治疗对患者造成的副作用、并发症等不良后果,应特别重视性对于提高老年BPH患者生活质量的特殊意义[24]。
4. 3年以下病程的老年BPH患者生活质量优于5年以上者:本研究显示,3年以下病程者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5年以上病程者,随着病程的延长,老年BPH患者的生活质量逐渐下降。可能是随着患病时间延长,BPH的临床表现逐渐加重,以及尿潴留、膀胱结石等并发症给老年患者带来的痛苦体验增加,且自身行动不便,更易产生老来无用等消极心理感受,明显降低患者的晚年幸福感。因此临床及社区的卫生工作人员应关注此类老年群体患者,助其正确面对疾病对老年期生活的影响。
5. 配偶健在的老年BPH患者生活质量优于丧偶者:研究结果显示配偶健在的老年BPH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丧偶者,与其他相关性研究结果一致[25]。配偶是老年患者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依靠,配偶的悉心照顾可给予患病老年人自信心和家庭温暖感,提高其疾病恢复的能力。具有积极向上人格特质的配偶更能给予老年患者积极生活的动力,增加老年患者的主观幸福感[26]。社区医护人员应为丧偶的老年BPH患者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鼓励其与同龄老年人多接触,积极参加老年团体活动。
6.人均月收入越高的老年BPH患者生活质量越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人均月收入在3 000元以上者的生活质量水平高于3 000元以下者,这一结果和高海娟[27]、Gambin等[20]研究一致。经济收入是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具有较高收入的老年人往往对自身的生活质量有较高的评价。经济收入较高的老年人在患病时具有资金保障,能以稳定的心态去积极接受治疗和护理。政府应加大对低收入患病人群的医疗保障,减轻疾病对其家庭造成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有利于提高老年低收入人群生活质量水平。
7. 自我效能越高的老年BPH患者生活质量越高: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不仅出现生理性老化,同时也伴随有心理老化。心理老化会给老年人的情感、认知等方面带来重大变化,尤其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心理问题更加复杂多样[28,29]。自我效能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心理因素,它通过影响人的思想达到控制和调节行为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老年BPH患者的自我效能越高,生活质量则越高,这一结果和其他相关研究一致[30]。
自我效能是人们对自我所具有的行为能力的认知和评价,它影响着个体在面对问题时采取的行动表现,即一般情况下,自我效能感越强,对个体行为的正面作用越明显,反之亦然[31]。自我效能较低的老年BPH患者在患病时往往对自身能力及外界帮助感到疑虑,易陷入低潮期,导致情绪紧张、焦虑、抑郁等消极情感,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老年BPH患者自我效能对生活质量的回归分析表明运动、健康责任对老年BPH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积极的预测效果。由此可见,加强运动锻炼及增强健康责任感对提高老年BPH患者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1 Mobley D, Feibus A, Baum N.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and urinary symptoms: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Postgrad Med 2015; 127(3): 301-307
2 Nickel JC. In flammation and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Urol Clin North Am 2008; 35(1): 109-115
3 Roehrborn CG. Male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 and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 Med Clin North Am 2011; 95(1): 87-100
4 Issa MM, Fenter TC, Black L, et al. An assessment of the diagnosed prevalence of diseases in men 50 years of age or older. Am J Manag Care 2006; 12(4): S83-S89
5 Rom M, Schatzl G, Swietek N, et al.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and depression. BJU Int 2012; 110(11 Pt C):E918–E921
6 Tanguay S, Awde M, Brock G, et 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in primary care. Can Urol Assoc J 2009; 3(3 Suppl 2): S92-S100
7 史静琤, 孙振球, 蔡太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的编制与应用—量表的考评及应用. 中国卫生统计 2004; 21(2): 93-96
8 Guo YF, Shi JC, Hu M, et al. Construc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short-form quality-of-life scale for chinese patients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Health &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 2009; 7(3): 389-398
9 李淑霞.老年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自我照顾及主观幸福感模式的研究. 广州: 南方医科大学, 2011
10 Becker H, Stuifbergen A. Self-Rated abilities for health practices: a health self-ef ficacy measure. Health Value J Health Behav Educ Promot 1993: 17(5):42-50
11 胡蕴绮, 周兰姝. 中文版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的信效度研究. 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7(3):261-262.
12 毛晓群, 尤黎明, 古素娥,等. 老年人自我效能和健康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护理研究 2007, 21(6):1437-1439.
13 王燕, 林征, 林琳,等. 功能性便秘患者自我效能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3): 234-237
14 Oelke M, Adler E, Marschall-Kehrel D, et al. Nocturia:state of the art and critical analysis of current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World J Urol 2014; 32(5): 1109-1117
15 Weiss JP, Blaivas JG, Bliwise DL, et al. The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nocturia: A consensus statement. BJU Int 2011; 108(1): 6-21
16 Oelke M, Weiss JP, Mamoulakis C, et al. Effects of tadalafil on nighttime voiding (nocturia) in men with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suggestive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a post hoc analysis of pooled data from four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studies.World J Urol 2014; 32(5):1127-1132
17 Maserejian N N, Chen S, Chiu G R, et al. Incidence of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in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men and women. Urology 2013; 82(3): 560-564
18 Fourcade RO, Lacoin F, Rouprêt M, et al. Outcomes and gener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mong patients medically treated in general daily practice for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due to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World J Urol 2012; 30(3): 419-426.
19 隆电熙, 吴莉红, 初铭彦, 等. 前列腺增生患者年龄、临床症状参数、前列腺体积与血清PSA的关系分析.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11; 25(4): 30-32
20 Gambin G, Molzahn A, Fuhrmann AC, et al. Quality of life of older adults in rural southern Brazil. Rural Remote Health 2015; 15(3): 3300
21 Eisele M, Kaduszkiewicz H, König HH, et al.Determinants of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older primary care patients:results of the longitudinal observational AgeCoDe Study. Br J Gen Pract 2015;65(640): e716-e723
22 Cornu JN, Cussenot O, Haab F, et al. A widespread population study of actual medical management of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related to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across Europe and beyond official clinical guidelines. Eur Urol 2010; 58(3): 450-456
23 Seftel A.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and male sexual dysfunction: the multinational survey of the aging male(MSAM-7). Eur Urol 2003; 44(6): 2093-2094
24 Stojanović N, Bogdanović D. Improvement of sexual function in men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y pharmacologic therapy. Srp Arh Celok Lek 2014; 142(9-10): 572-578
25 王小燕, 林婷, 陈玲玲, 等. 不同家庭结构对福州市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护理管理 2014; (4): 365-368
26 梅永霞, 张振香, 林蓓蕾, 等. 社区老年脑卒中患者配偶积极感受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30(10): 10-12
27 高海娟. 门诊就医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3(16): 4-5
28 崔鸣迪, 王宛芳, 傅丽萍. 积极老化及其实现途径探析.医学与哲学 2012; 33(13): 46-48
29 张友琴,韩金凤,冯晓梅.老年慢性病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 34(4): 522-524
30 Rottmann N, Dalton SO, Christensen J, et al. Selfef fi cacy, adjustment style and well-being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 longitudinal study. Qual Life Res2010; 19(6):827-836.
31 Bandura A.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 Rev 1977; 84(2): 191-215
(2017-06-18收稿)
Analysis of life qualit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and its in fl uencing factors*
Gao Yang1, Zhang Jinhua2**
1. Nanyang Central Hospital aff i liated to Zhengzhou University, Nanyang 473009, China 2. School of Nursing,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Zhang Jinhua, E-mail: zjh.warm@163.com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and explore its in fl uencing factors for providing theoretical basi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targeted to elderly patients with BPH.MethodsTotal of 11 third-grade hospitals in Henan provinc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372 hospitalized elderly patients with BPH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by cluster sampling.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arried out in all BPH patients including general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 Revised Version of Qualitfy of Life Scale for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Patient (BPHQLS)and The Self-rated Abilities for Health Practices scale(SRAHP).ResultsThe score for life quality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BPH was 104.77±20.04, and the score rate was 65.5% based on the index score. Age, education, sexual life, disease course,marital status, monthly income and self-ef fi cacy were all in fl uencing factors for life quality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BPH.ConclusionThe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 patients with BPH was in the medium level. The related factors to life quality in elder patients with BPH included age, education, sexual life, disease course, marital status, monthly income and self-ef fi cacy.
aged; Prostatic Hyperplasia; Quality of life; Self-ef ficacy
10.3969/j.issn.1008-0848.2017.05.008
R 697.32
资助: 河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项目(201503H002);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资助项目(12A320019);新乡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RKX2017007
**通讯作者,E-mail: zjh.war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