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玲, 罗婧瑶
(中山大学 a.旅游学院,广东 珠海 519082;b.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广东 广州 510275)
【学术信息】
重思旅游研究的知识贡献
——第四届“粤港澳青年学者旅游研究学术沙龙”综述
凌 玲a,b, 罗婧瑶a,b
(中山大学 a.旅游学院,广东 珠海 519082;b.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广东 广州 510275)
当代旅游研究阵营的形成与巩固始自众多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的交叉互动,而近些年来T-generation作为独立的新生代力量开始参与到旅游学术共同体的搭建。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的发声对于推动中国旅游研究的本土化发展、对接国际化的旅游研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在旅游研究一级学科体系尚未形成,多元视角与方法不断争鸣的阶段,青年学者无疑需要重新反思旅游研究对于整个知识体系的贡献,从而看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方向。在此背景下,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主办,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旅游休闲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协办的第四届(2017)粤港澳青年学者旅游研究学术沙龙于2017年5月27-28日在中山大学南校区文科楼成功举办。本次学术沙龙以“重思旅游研究的知识贡献”为主题,汇聚了来自香港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和东道主中山大学等粤港澳高校,以及天普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国内外高校的40余名青年学者、博士生及部分学界资深学者。
本次沙龙在形式上沿用往届沙龙论文演讲与讨论紧密结合的形式,取消评议环节,延长自由讨论时间, 以营造宽松的发言环境和讨论氛围,力求激发所有参会者思考的热情和分享的愿望,让不同观点得以真实地呈现出来。在内容上,沙龙共分为9节不同主题的演讲与讨论,分别从社会视角、经济视角、方法视角、心理视角及未来视角5个不同学术视角出发展开探讨,重思旅游研究。
会议开幕式中,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保继刚教授代表主办方致开幕词。保继刚教授以“功利化时代的学科坚守”为主题,指出功利主义在不同国家盛行,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因此,在如今功利主义大环境的背景下,相对弱势学科的坚守十分重要,其中包括旅游学科的坚守,而这种就某些问题深入讨论的小型学术沙龙体现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的一种学科坚守。保教授进而提出希望青年学者能在问题引领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和突破,希望此次沙龙对博士生的选题和研究项目的申请能有一定的启发,能对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学术沙龙第一节以社会视角下的“女性与家庭”为主题,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孙九霞教授和王彩萍副教授主持。香港理工大学的李咪咪副教授分享了有关女性领导的研究,通过对酒店高层管理者的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进行数据分析,提出女性在事业和家庭之间的两难境地,进一步剖析女性在职业阶段变化中的身心变化,呼吁正视女性职场问题。在自由讨论环节,学者们聚焦于方法层面,针对“定性与定量的选择”“运用扎根理论是否需抱有理论预设”等进行深入讨论,其中,保继刚教授指出扎根理论不等于调研前是一张白纸,有理论假设才有问题切入性,否则调研不深入。接着,华南农业大学的林敏慧博士分享了广州市老年女性休闲创新的驱动因素及效应研究。作为休闲创新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化应用和理论拓展,研究提出休闲创新活动受到内外双重因素的影响,并给广州老年女性带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身份重构、社会认同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积极效应,有助于引发下一步的创新。这一研究话题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孙九霞教授指出目前相关研究关注的主要是群体的活动类型,后阶段可以更多关注微观层面,探索退休生活对个人人生的意义。而翁时秀从人文地理学逐渐走向社会建构,呼吁从自然和人文相结合这一背景出发,提出女性的退休生活应考虑自然因素,也就是生理性条件。随后,来自中佛罗里达大学罗森学院的付萧萧博士将家庭作为特殊的消费单元,探究旅游中的活动共创过程,强调旅游活动研究视角从关注个人发展至关注家庭。在自由讨论环节,学者们针对研究中展现出的新方法和新的样本分析单元进行深入讨论, 其中李想教授认为从旅游活动来说,以往研究者更关注旅行过程,而非个体,这一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视角,将分析对象的维度从个人发展到家庭,但也面临着个体数据分析和家庭整合分析的差异,因此需要关注对样本数据的处理。
沙龙第二节和第三节继续聚焦社会视角,分别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翁时秀博士、左冰副教授和中佛罗里达大学的付萧萧博士主持,围绕着“企业与社区”和“文化与语境”展开发言与讨论。在“企业与社会”这一主题下,王彩萍副教授分享了“生活方式导向型动机作为中小型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及绩效的驱动力”研究,以中国古镇上154个中小型旅游企业为实证研究案例,通过构建第一、第二两个阶段的结构方程模型来分析生活方式导向型动机是否及如何影响中小型旅游企业的社会责任、绩效及经营者持续经营的意图。在自由讨论环节,学者们对量表测量的合理性、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质疑。接着,来自海南大学的陈海鹰副教授以处在旅游生态补偿机制探索进程中的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将旅游生态补偿实施对相关利益主体的影响作为切入点,对保护区利益关系及其基本利益诉求特征进行了分析,界定了利益相关者的基本属性特征,解析了补偿实施过程中不同主体间的利益配置和影响制约关系,同时构建起该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系统共生界面的利益关系结构模型。在自由讨论环节,学者们对研究中核心概念的内涵提出质疑,并针对研究的理论提出建议。随后,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史甜甜博士着眼于当下现代音乐节被引入到边远的非城市型旅游地的特有现象,通过田野调查、参与观察、深入访谈、网络评价搜索等方法,对新疆喀纳斯地区举办丝绸之路音乐节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指出本地居民的深度参与是推进现代音乐节在边远旅游地实现进一步本土化、提升其未来旅游吸引力的可行路径。
在“文化与语境”这一主题下,广州大学旅游学院刘相军博士分享了“生计方式转型对民族旅游地‘文化-生态恢复力’影响”研究,关注民族旅游目的地传统文化对生态系统的调适和影响,探讨社会在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时的适应与调整能力。其中,“文化-生态恢复力”这一新的概念引发了与会者的讨论,孙九霞认为在长期跟踪同一案例时,需要通过新视角去进行探索,而不是在已有材料基础上再加诸新概念,这样会使解释力度弱化。随后,华南师范大学的马凌博士分享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社会文化建构,以凤凰古城为例,揭示旅游目的地形象和意义(非物质属性)的动态社会文化建构,将目的地作为一个文本,探讨“文本与语境”的分析范式。在自由讨论环节,学者们聚焦于研究范式,对“建构主义”进行了反思与讨论,其中左冰提出建构主义强调主观性,如果一直找不到共性,不断建构,是否会逐渐走向虚无主义,无法推动科学进步,反而成为反科学;马凌认为范式的差异本质上是研究本体的差异,属于不同研究范畴,在旅游研究中引用人类社会学科只会丰富研究,而不会造成冲突,事实上人性的科学早于自然科学。
沙龙第四节以经济视角下的“投资与产业”为主题,由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李军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秦宇博士主持。中央财经大学戴俊骋副教授通过分析财政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综合信息平台数据,识别了旅游类PPP项目特征,探索了PPP模式在旅游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在自由讨论环节,学者们对中国旅游类PPP项目的本质以其存在的不可回避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有学者根据自身产业实践的经历指出,PPP项目在旅游产业快速膨胀的背后,需要看到的是民营企业愿意与政府合作,实际是想让政府来承担风险,而对于政府来说,减轻财政压力也是暂时的,长期将会加重负担。接着,中山大学左冰副教授通过中国大陆31个省份1995-2013年的面板数据,再次检验旅游带动经济增长的假说,提出了可以包容5种结果的模型,并证明旅游专业化与经济增长之间U型、倒U型、N型关系的存在。在自由讨论环节,学者们聚焦于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结合样本搜集以及模型的解释力展开激烈的讨论,数据可得性的限制带来的旅游经济学的发展困境引起与会者的共鸣。随后,中山大学研究生王龙杰通过中国31个省份2001-2014年的面板数据,从空间溢出视角建立了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测量信息化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提出信息化与旅游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关联,信息化规模和质量对旅游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作用路径,物质资本与劳动力投入、接待设施规模等多维要素都是推动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沙龙第四节和第五节转向方法视角,分别由中山大学的曾国军教授、香港理工大学的刘安禹博士以及澳门科技大学的周勇副教授、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的赖坤副教授主持,围绕着“技术与模式”“视域、知识与反思”展开发言与讨论。在“技术与模式”这一主题下,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马剑瑜副教授、中山大学的陈钢华副教授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李彬副教授分别进行了汇报,讨论了旅游新兴研究方法——眼动技术的应用,文化旅游者的新型分类方式,以及酒店管理研究理论与情境的融合模式思考等问题。马剑瑜副教授指出,眼动技术主要弥补了以前深度访谈、派发问卷等传统数据搜集方法的主观性缺陷,从人类生理学的角度客观测量被试的眼动与视觉关注情况。在自由讨论环节,学者们在肯定眼动技术对旅游研究支持作用的同时,更多进行冷静的反思,陈增祥提出研究者仍然需要借助其他理论,解释产生差异的原因。孙九霞同样认为,学术研究的关键还是在于找到研究问题,新设备和新技术只能为研究者提供片段的数据,然而数据之间的相关性仍然需要结合相关理论进行深入探讨。接着,陈钢华副教授就中国文化旅游者的分类方法进行了新的探讨,通过回顾由McKercher(2002)提出的从文化中心度(低、中、高)和文化体验深度(低、高)两个维度划分的文化旅游者分类框架,发现这两个变量有可能存在相互影响关系,从而对文化旅游者的分类准确性产生影响。基于前往澳门旅游的中国大陆游客样本,进一步提出了修正模型的方法,更加均衡地进行文化旅游者分类。在自由讨论环节,学者们从文化旅游者分类模型出发,讨论模型建构过程的变量选取问题。赖坤认为,模型的变量可能存在多个,问题的关键不是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而是变量基础假设是否具有严谨的学理性以及原来的框架是否遗漏了重要变量,研究者对变量的关注不可能穷尽,而是尽可能把握重要因子。随后,李彬副教授从目前酒店管理研究的现状着手,提出从酒店管理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的关系、酒店管理学者的“融合能力”、理论构建与学术共同体的形成3个方面思考研究贡献。这种对研究贡献的分类方式引发了学者们或从从业经验出发、或从理论本质出发进行热烈讨论。
在“视域、知识与反思”这一主题下,来自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的赵政原博士基于人文主义视角,将现象美学和人文主义地理学结合,对游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提出游记中的4个关键因素,分别是地域想象与情感、个人因素、时间因素、空间因素。在自由讨论环节,部分学者对 “人文主义视角”与研究内容本身的关联产生怀疑,并提出需要重新梳理理论脉络。接着,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张士琴博士生基于旅游迷思,运用常识学范式和民族志的方法,跳出旅游情景,将旅游发展放在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脉络上,用空间生产理论来理解旅游产业的发展逻辑,打开旅游目的地变迁的过程黑箱,理解旅游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宏观层面推进旅游作为社会发展体系一脉的知识生产。这一新的解读引发了学者们对社会变迁和旅游影响之间关系本质的反思与讨论。随后,广州大学旅游学院郑春晖博士聚焦于黑色旅游,这种旅游方式一方面被认为是非传统宗教意义上的朝圣,另一方面由于它和死亡一词联系在一起,又使人产生恐惧,他选取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案例,在中国这一黑色旅游往往和红色旅游结合在一起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特殊背景下,对黑色旅游进行了研究。这一分享激发了与会者对中西黑色旅游差异的讨论,其中文化作为一个关键变量被广泛提及。这一小节的最后,中山大学梁增贤副教授提出在骄躁的知识生产环境下,青年学者选题面临着很多挑战,目前部分青年学者还在做着“简单”的研究,如描述、引介、集成、模仿、验证、想象等,在短期内完成“短、平、快”议题,并以旅游与主观幸福感研究为例,发现事实上主观幸福感研究有很长的历史和庞杂的文献,但这样的研究需要青年学者有娴熟的研究方法、深厚的学术功底、长期的多案例跟踪以及对该领域的了解。“幸福感”这一话题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既有聚焦“幸福感”测量问题的讨论,又有从青年学者自身感受出发的回应,李军认为目前很多研究都缺失了概念部分,没有文献阅读基础。现在青年学者很难做到既把核心概念讲清楚,又把研究做到位,一定程度上是受到现在的学术体系的影响。
沙龙第七节和第八节分别以心理视角下的“居民/游客态度”“审美过程、自我发展、公共事件影响”为主题,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罗秋菊教授、陈钢华副教授以及香港理工大学李咪咪副教授、南开大学陈增祥副教授主持。在“居民/游客态度”这一主题下,来自香港理工大学的刘安禹博士以香港为例,利用最优效用模型研究了香港当地居民对大陆游客的态度变化过程,发现随着游客的增加,居民的效用是增加的,但超过最优点之后,居民的效用开始下降,以此寻找出了香港社会能够承载的最高水平及均衡点,同时证明了随着旅游的发展,当地居民对旅游的态度会经历一个先增加再下降的过程。在自由讨论环节,学者们围绕着模型的经验验证问题进行讨论,并反思旅游研究的学术贡献。接着,来自南开大学的陈增祥副教授以上海世博会为例,对世博会举办前后上海居民对世博会的态度进行了分析与对比,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假设,最后通过模型构建得出了以下结论:节事活动进行期间,居民态度最复杂且矛盾情绪对游客支持起到负向作用;同时,矛盾情绪能调节节事满意度与行为意向间的关系;只有当矛盾情绪较低时,满意度才能对行为意向产生正向影响。在自由讨论环节,学者们在质疑这一研究设计存在问题的同时,肯定了从理论建构的角度来看加入“矛盾态度”这一调节变量是态度研究领域的新拓展。随后,来自暨南大学的易小力副教授针对开平碉楼的游客进行了关于遗产地原真性的实证研究,并且创新性地提出了原真性的新指标:人际原真性。通过因子分析与模型构建,揭示了遗址与环境原真性、存在主义原真性可能是无关的,人类原真性对目的地忠诚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在“审美过程、自我发展、公共事件影响”这一主题下,暨南大学的姜辽博士以《水浒传》故事发祥地水泊梁山为案例,通过访谈和网络博客获取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建构文学旅游者的审美消费模型。研究发现文学作品决定了文学审美的深度,而文学旅游者的审美消费体现为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和审美情感4个方面,其中审美感知是后三者的起点。自由讨论环节,学者们对“审美消费”这一概念以及研究过程的具体细节提出质疑,赖坤提出博文是自由的,访谈是有高度引导性的,两者是不同类型的数据,因此编码过程中需要妥善处理两者的差异。接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苗学玲博士从学习视角出发选择5位印度特瑞沙修女之家志愿活动的中国旅行者,对比他们的游记,围绕着“自我反思”探讨如何从书写日志方面引导志愿旅行者实现自我成长。随后,罗秋菊教授以香港“占中”事件为例,提出事件在微博上的二次危机传播共有4个阶段,即酝酿期、爆发期、蔓延期、处理期,4个阶段都对应着不同的话题和情绪状况,并且转变的拐点发生了由“事件”到“人”的转变。在自由讨论环节,学者们聚焦样本的代表性问题,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周勇认为事件的传播在微博和微信上存在差异,相对于微博,朋友圈会温和得多,如果可以跟踪朋友圈的话,两个结果可能会不同。赖坤同样对微博样本的代表性提出质疑,认为在微博上表达意见的可能是一些特殊群体,因此需要对样本的社会人口特征进行说明。
沙龙最后一节走向未来视角,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徐红罡教授主持。在“未来研究”的讨论中,旅游学界的引路人,来自University of Wisconsin(威斯康星大学)同时担任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主编的Jafar Jafari教授,向与会的青年学者和博士生介绍了旅游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他首先回顾了旅游行业和旅游研究自1900年以来的发展历史,并阐释了自己在不同时期创办旅游研究期刊(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国际旅游科学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the Study of Tourism)、旅游知识论坛(Tourism Intelligence Forum)的初衷。他强调,在当今的旅游研究发展思潮下,研究者应该建立起学术研究与行业实践的桥梁,从而实现旅游研究与实践共同发展。针对Jafar Jafari教授的发言,罗秋菊认为中国大陆学者目前面临紧迫的发文压力,这是导致青年学者难以对行业实践做进一步思考的原因之一。
在沙龙的最后,6位参会者作为粤港澳地区青年学者和博士生的代表分享参会感受。粤港澳青年学者论坛的四届元老之一李咪咪副教授坦言,沙龙是一个让自己在骄躁的环境中停下来思考的机会,每一次参加论坛都会有很多收获,除了知识上的,更多是心理上的。总的来说,学者们高度肯定学术沙龙的组织形式和内容,尤其是其中迸发出的学科活力和张力以及多元背景下的思想碰撞,期待能够通过这种自由的讨论打破青年学者对自身视野的局限和约束,并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旅游研究的魅力和前景。最后,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孙九霞教授对本次沙龙做了总结发言,并代表主办方对在座的参会者们致以诚挚的感谢。她指出,从学科视角来看,青年学者们应当消除旅游是领域还是学科的焦灼,转而去思考自身该做什么研究什么。从学者角度来看,作为一群寻找归属与应对生存的学者,功利时代的学科坚守是不是功利主义取决于踏踏实实去奋斗的年轻人。从学术视角来看,沙龙的创新走向是一个很好的趋势。从学问角度来看,寄托理想与追求的学问要求研究者在过程中淡定从容,在生活现实和学术现实中坚持,在寻找理想的过程中进入一个精神共同体,防止学科之间的鸿沟,防止学科研究的碎片化,在学术共同体的建设上同心合力。
从首届粤港澳青年沙龙至今,越来越多来自粤港澳地区乃至粤港澳之外的国内外部分高校的青年学者加入到这个仍处于探索阶段的旅游研究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中。从旅游研究进展的探讨、问题与方法的“交锋”,到从“知识贡献”视角下重新思考国内外旅游研究的历程与现状,本次青年沙龙呈现出更多“质疑”之声,更多真实的讨论与回应,更多对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理论与现实贡献乃至学术体系的不同层面的反思,这无疑彰显了一种回归知识贡献本身的态势。期待这种对知识贡献本身的回归会逐渐渗透到实际旅游研究的过程中,期待“反思”的精神延续,汇聚成当下功利化时代学科坚守的力量,助力中国旅游研究的本土化发展以及学科体系的建立。
[责任编辑:潘岳风]
[责任校对:连云凯]
2017-06-21
凌玲(1994- ),女,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移民与社区发展、流动性与身份认同;罗婧瑶(1995- ),女,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与族群关系、旅游消费者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