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俊敏
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水环境保护机制探究
——以苏北地区为例
文/王俊敏
生态是最公平的福利,环境是最基本的民生。建设“天蓝、地绿、水净、景秀”的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篇章,是全社会的共同向往和追求。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将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标杆,可促进改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建设中,农村水环境的保护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村水环境保护及其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不仅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而且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的重大民生问题。构建农村水环境的保护机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通过改造人类自身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获得生态化并在其指引下实现产业生态化、资源集约化、环境清洁化、消费绿色化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生态。水环境保护是构建我国生态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的原则精神、关切指向和路径指引应成为农村水环境保护的理论参照和实践指南。
(一)生态文明理念:农村水环境保护所应坚持的价值向度
坚持何种类型价值导向,这是农村水环境保护应回答的首要问题。生态文明是人类经历农业、工业文明后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更加高级的文明形态,应确立为农村水环境保护的价值遵循。面对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约束趋紧的严峻形势,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尊重、顺应、保护自然。因此,农村水环境保护应坚持以下三点思路:
(1)生态文明以尊重自然为前提,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生态文明体现为要顺应自然,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选择一种包容性心态与自然友好相处;(3)生态文明体现为要保护自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生态思维方式:农村水环境保护所应秉持的方法论
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思维方式至为关键。生态思维方式作为人类自身的认识与反省,表达了对其自身生存现实的关切。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生活+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同时要按照“均衡人口环境资源+统一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原则、系统工程思路,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国土利用+经济布局+人口分布”,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障机制,给自然、农业、子孙留下更多修复空间、良田及“天蓝+水净+地绿”的美好家园。这些重要思想体现了生态思维的“关切指向+原则精神+路径指引”,理应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农村水环境保护的方法论。坚持生态思维方式,要求农村水环境保护应坚持以下三点方法论:(1)把建设生态文明确立为农村水环境保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要以系统观和整体观来思虑农村水环境保护问题;(3)要以政治高度来审视农村水环境保护问题。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工具箱:农村水环境保护的政策选择集合
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工具箱由正式政策、非正式政策和实施机制构成,指导“产业生态化+资源集约化+环境清洁化+消费绿色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农村水环境保护的根本保证。农村水环境保护就是要有效地运用各种制度工具,通过改变人的行为方式,进而增强人人自觉保护水环境的社会意识,加快形成经济建设与环境协调的文明发展状态。
苏北地区村庄缺乏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导致大部分村民的生活污水是直接排放到地表或倒入河中的,生活污水排放方式粗放。同时,因为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匮乏,部分村民将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坑边路旁甚至水源地、泄洪道、村内外池塘,种植秸秆主要是燃料燃烧与粉碎还田的处理方式,人畜粪便主要以进化粪池和堆肥还田的方式来处理。苏北农村水环境现状主要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
(一)农业生产不规范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
在苏北地区,农村地下水、河、湖泊污染的重要原因是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流失。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氮、钾、磷肥实际利用率不到30%,大部分通过雨水或灌溉流入河沟塘水中,进而导致苏北农业面源污染愈加严重。除了农药、化肥使用过量之外,农业辅料的不适当使用也是苏北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的重要原因。如农用薄膜作为一种化学物品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但其破损后不易分解,长期堆放也影响土壤质量。随意丢弃的农药瓶和使用后的废肥料袋形成的大量垃圾,进一步恶化了农村水环境。这些污染物如受到降水影响容易进入地下,污染地下水。
(二)工业生产不科学导致工业点源污染形势严峻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国大部分中小城镇的经济增长亮点之一。但企业迅速发展导致的排放物增加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挑战。近年来,苏北地区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污染较严重甚至已被经济发达地区淘汰的项目,导致河流污染严重。同时农村基础环境设施配套不健全,乡镇企业对农村水环境污染严重。这正是苏北地区工业点源污染所面临的客观形势。目前苏北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存在布局分散、规模较小、经营粗放、生产工艺落后等特点,且企业直接或间接地将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排向自然水体,对农村水环境造成污染,企业社会责任感不强,普遍存在侥幸心理,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三)农村居民生活行为不健康致使居民生活污染情况严峻
由于苏北大部分农村地区缺乏正规的垃圾收集与处理场地以及农村居民还尚未养成一种垃圾分类的习惯,农户习惯性地会把垃圾随意倒入沟渠、河流或是露天堆放,这不仅会导致水环境恶化,还可能传播病毒细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生活污水排放量逐渐增加,洗涤用水是生活污水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洗涤过程中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大量的磷存在于生活污水中,长期排入河流湖泊的这些生活污水造成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地表水受到污染。污水从土壤中下渗,又导致地下水受到污染。随着降雨的发生,废弃垃圾自然分解产物夹杂着生活污水将流入池塘、河流及湖泊中,污染地表水。此外,大量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也会随雨水渗入到土壤中,污染地下水。更有部分村民会将秸秆翻入池塘、沟渠,由此形成的高浓度污水使乡镇的沟渠、河流受到严重污染,加剧了农村水环境的恶化。
(四)粗放式养殖管理导致养殖业污染问题突出
随着苏北地区居民对肉、蛋、水产类消费需求的增加,苏北农村地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由于受政府部门管理条件及养殖户的环保意识、文化的限制,苏北地区的养殖业还处于粗放式养殖管理阶段,如养殖户经常将畜禽粪便、废弃物等未得到有效处置的情况下随意倾倒或直接还田;养殖冲洗水也会被直接排放到河流、沟渠中。苏北地区养殖场和养殖散户的废水排放对水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
综上,苏北农村水环境污染主要是由处于水环境生态链中的各主体不适当的行为造成的,而各主体的正确行为选择又需要良好的制度机制来引导和规范。新制度主义认为,行动者所处的制度环境将塑造其行为策略,而不同行动者在互动过程中又会建构出新的制度环境。因此,解决苏北农村水环境所面临的复合性困境,需要我们确立水环境保护的生态文明视角,实施水环境保护的复合性治理机制。当前,重点要构建基于合作博弈的激励机制、绿色GDP核算、“互联网+”的评价机制、监督机制,为苏北农村水环境保护提供坚实的机制保障。
(一)构建基于合作博弈的激励机制
水环境保护的合作参与者有村民、村委会、企业、地方政府等多元主体。农村居民是农村水环境的直接参与者,农村水环境的优劣与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农村居民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及农药化肥、人畜尿粪等严重威胁着农村水环境。村委会是农村水环境保护的重要参与者,村委会需权衡农村水环境保护过程中的民主与保护问题,一方面,在水环境整治过程中,村委会会充分考虑村民利益,进一步赢得下次“选票”; 另一方面,基于个体理性行为,部分村干部考虑本村短期经济发展或以权谋私,村委员会刻意隐瞒乡镇企业或村办工厂的排污行为,不积极对待水环境的保护。农村企业大部分是畜禽养殖散户、家庭小作坊、乡镇企业等,因低技术、粗放式经营将给农村水环境带来了风险:一是为节约成本,企业往往不愿增加成本引入先进设备或技术,或者为了节省运营成本即使安装了污水处理设施,也会利用夜晚、雨天偷排减排,从而给农村水环境带来巨大威胁;二是上水环境产权不明晰使下游企业缺乏参与水环境保护的动机,从而导致上下游企业陷入“囚徒困境”。县乡镇政府是我国农村水环境保护的主导者,但是在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的决策中存在利益冲突,一方面,水环境保护通常涉及到流域水环境的上下游政府,水环境保护中,地方政府不履行其环保责任,或者在保护中行政权不肯下放和“一刀切”现象导致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因“政绩观”,较少考虑水环境管制,侧重区域经济发展,为排污企业提供保护伞 。
水环境保护的合作参与者有村民、村委会、企业、地方政府等多元主体。水环境的保护,需要村民、村委会、企业、地方政府等多元主体的有效合作,形成合力。促进农村水环境保护中多元主体的有效合作,需要建立基于合作博弈的激励机制。
合作博弈强调的是团体理性、效率、公正、公平。合作博弈的重点是在群体中讨论联盟何时将会形成、联盟中的成员将如何分配得到的支付、如何分摊投资成本费用等。为充分激励地方政府、企业、村委、村民等农村水环境保护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可构建基于合作博弈的联盟结构模型,保证每一个参与主体都能获得高于其单独行动时的收益,并保证分配中的公平性,激发其进行合作的基础。因此,首先,应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构建严格的法制化管理控制体系等防治对策。政府是管理水环境主体,是公共资源的管理者与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应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及政府绩效等方面考虑水生态环境问题。其次,对于企业,应加强规划,合理安排企业布局,对于乡镇企业带来的污染物,应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将这些措施与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保护。再次,村委会是农村水环境保护中环保项目的执行者与回馈者,也是排污企业整治的监督者,可通过“选票”与“监督”等方式促进其参与农村水环境保护。促进多元主体的主动合作,要构建“权责对称+激励相容”的奖惩机制。一方面,对促进“循环+绿色+低碳”发展的个人及组织给予奖励;另一方面,对破坏水环境的组织和个人给予惩罚。
(二)构建基于绿色GDP核算的评价机制
政绩考核机制是政府行为的催化剂和指挥棒。资源环境因素被绿色GDP核算纳入到原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为可持续发展的分析、决策和评价提供科学的数据基础,也将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评估与预警提供方法支撑。同时,绿色GDP核算有利于上级政府和普通公民监督地方的环境保护包括水环境保护的行为及其效果,从而有力驱使地方政府在农村水环境保护中的自觉行动。因此,当前,要改革GDP 论英雄的考核评价机制,确立基于绿色GDP核算的考核评价机制。绿色GDP核算就是把经济活动的环境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从而得出一组以“经环境调整的国内产出”为中心的综合性指标。对于苏北地区而言,地方政府的GDP核算可借助环境价值量的核算方法中的污染保护成本法,扣除农村水环境污染虚拟保护成本,以此绿色GDP评价地方政府的政绩。对于苏北地区而言,地方政府的GDP核算可借助环境价值量的核算方法中的污染保护成本法,扣除农村水环境污染虚拟保护成本,以此绿色GDP评价地方政府的政绩。基于环境层面,绿色GDP核算有实物量核算和价值量核算。
(三)完善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治理机制
“互联网+”简单点说就是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将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深度融合,提高全社会“生产+创新”力,充分发挥其在资源分配中“集成+优化”作用,形成将互联网作为“实现工具+基础设施”的经济新形态。互联网打破了“空间+时间”界限,同时可促进信息快速流动,为实现水环境保护由垂直保护转变为扁平化的网络“治理+保护”提供了契机。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介,将更多的社会资源纳入水环境保护中,可为水环境保护的网络集成提供一种技术支撑。环境服务商、学术团体、第三部门、村委会可借助网络实现“资源重新整合+成员间信息互动”,提高参与主体在参与水环境保护过程中的团队协作能力,互联网构建了农村水环境网络化保护主体内部成员之间连接桥梁,促进了水环境网络化保护过程中各参与主体间及时“共享资源+传递信息”,使水环境保护的整体效率得以提升。
互联网的规模普及效应使得在构建农村水环境网络化保护的过程中,需要在各参与主体间“建立信息系统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信息及时流动+促进网络主体间协作”。在此信息系统构建的过程中,政府要对各方传递过来的信息进行及时地收集整理,扮演着信息系统管理、维护的角色,以此促进各网络多元主体的交流与合作。村民、村委和乡镇排污企业各利益相关者要将自己的利益需求及时回馈到治污系统中,地方政府为了实现信息共享,将搜集到的数据信息传递到统一的信息系统内。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治理机制,既有利于稳定各主体间的合作关系,又有利于增进农村水环境合作网络主体之间的信任,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农村水环境保护网络的运行效率。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治理机制,一是要法律明确环境信息的发布主体、发布渠道、发布范围、发布方式等,完善政府的环境信息披露机制,促进公民等其他主体对政府水环境保护状况的有效监督;二是要以环境信息的充分性和对称性为评估标准,完善公众的环境信息举报机制,建构水环境保护的立体监督网络;三是要建立企业绿色产品标识和环境信用等级制度,完善企业的环境信息标志机制,促进企业自觉参与到农村水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
【作者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摘自《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