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晖
全面精准把握 主动对标落实全力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丁晖
省第七次党代会是在海南实施“十三五”规划、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省委书记刘赐贵代表六届省委向党代会作的报告,立意高远、视野开阔、主题鲜明、求真务实,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前瞻性和可操性,是推进海南今后五年乃至更长阶段改革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报告提出要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凝聚社会正能量,为建设美好新海南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省文体厅要全面精准把握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精髓实质,主动对标,坚决贯彻落实。
报告以美好新海南为主题,坚决贯彻中央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体现了历史使命、发展目标、精神内核的三位一体,提出了发展愿景、发展定位、发展战略,彰显了海南特色,顺应了群众期待,开启了壮丽的新征程。
(一)坚决贯彻中央部署,是报告灵魂所在。报告充分体现了新一届省委坚定践行“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定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决把习总书记视察海南重要讲话作为海南发展新航标的意志与决心。报告不仅原原本本体现了习总书记对“建设美好新海南”的殷殷嘱托,而且对“美、好、新”作了“三美”“三好”“三新”的诠释,通俗平实、内涵丰富,对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也一一通过具体数字、硬性要求使奋斗目标益发明确、任务更为清晰。从2015年2月15日刘赐贵同志履新省长的讲话,到2017年4月1日领导干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再到党代会报告,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变的是贯穿始终的学习贯彻践行习总书记重要讲话这条主线,变化的是与时俱进的创新火花。从“六个坚持”到“六个坚定不移”,无不紧扣三大优势。近年来,我省力抓的“多规合一”、十二大产业、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美丽海南百镇千村”、投资项目百日大会战、服务社会投资百日大行动等都是在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法治海南建设,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夯实和刷新三大优势。此次报告,将讲政治讲规矩放在第一位,更加突出了将全面从严治党放在第一篇,将维护核心作为第一位的政治规矩。用刘赐贵同志的话来概括,就是“建设美好新海南关键在党”。
(二)突出彰显海南特色,是报告气质所在。报告紧紧围绕海南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谋篇布局,很好地处理了三个关系。1.思辨地处理了远与近的关系。美好新海南不是一个静态表述,也不是一个静态目标,更美更好更新是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报告不仅是这五年的行动指南,还将指导今后相当一段时期。2.思辨地看待了长与短的关系。报告既看到了外部环境的严峻复杂,也看到了总体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既列举了我省若干优势,足以夯实我们的信心与底气,也清醒认识到我省仍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体现了问题导向,务实中见真诚,犀利中见精神,彰显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3.思辨地突出了思与行的关系。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推行绩效考核,强化正向激励,要求各级书记亲自抓基层工作,层层强化,久久为功。强调“政策千条万条,不落实就等于白条”,各级领导要深入一线,亲力亲为抓落实,带动广大党员群众苦干实干,使“马上就办、办就办好”成为特区精神的生动诠释,这些都向全省发出强烈信号:实字为底,干字为要,以实干、实在、实绩、实效推进美好新海南建设。
(三)积极顺应群众期待,是报告境界所在。习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报告通篇展现着顺应群众期待的情怀与境界,体现着省委情系群众、关注民生的为民情怀,也指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执政党对人民的责任。美好新海南五年主要目标中的“人民幸福”篇章,“三大愿景”中的“幸福家园”,“六个坚定不移”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九大任务”中“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均是党性与人民性统一的具体例证。
报告专门用一个部分安排部署文化建设,对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要求,并作出浓墨重彩的阐述,充分说明了新一届省委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既是一个催人奋进的新目标,也是一项真抓实干才能完成的硬任务。我们要主动对标,坚决贯彻落实。全省文体系统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刘赐贵同志“着力产业培育、着力融合发展、着力品牌塑造”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深耕、高瞻、集聚、广拓”为统领,围绕主业抓重点、围绕产业抓突破,围绕发展抓改革,围绕党建抓管理,强化基础、突出特色、确保重点、优化结构,全力促进。
(一)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繁荣创作塑造品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鼓励艺术创新,鼓励创作出更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体现海南文化特色、代表海南文化形象的文艺精品。围绕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系列重大活动,开展主题创作和展演展示。实施琼剧振兴工程,传承保护琼剧艺术。扶持已转企国有文艺院团的艺术创作生产。深入挖掘海南本土文化内核,将非遗项目融入节庆、搬上舞台。培育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节庆赛事,塑造海南区域文化品牌形象。
(二)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是推动实施省域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程。省域“多规合一”试点为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制度和基础保障。目前,澄迈、保亭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已通过国家验收,完全可以突破地域限制,建成全国首个省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加快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二是推进公共文体服务整合联动。推动相邻市县之间资源共建共享、互补有无,引导推进公共文体服务的区域联动。集中力量推进基层综合文体服务中心建设,为群众提供更便捷的公共文体服务。三是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化管理、专业化运行、社会化参与。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机制,扩大采购和资助范围,支持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提供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产品和服务。鼓励利用闲置用地、历史街区等建设公共文体项目。广泛开展文化体育志愿服务。
(三)完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网络。一是推进重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加快规划建设省美术馆、省音乐厅等重大项目;完成省民族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建设,协助建设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海基地;力争在海口、三亚、儋州3个城市建成标准剧场。二是加强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强化市县(区)图书馆、文化馆、公共体育场等建设。完善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及农垦系统文化体育设施和活动场所建设。在城市社区建设15分钟体育生活圈,新建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三是提升文化体育设施服务效能。对现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改造升级,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建设便捷通畅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配送网络。深入推动公共文化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四)推进海南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方针,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开展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段航线水下文化遗产调查。着手实施北礁沉船遗址和甘泉岛唐宋遗址两处国保单位的保护与展示项目。积极推动参与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开展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编制、保护维修、环境整治等工作。建设覆盖全省的文化遗产数字信息化系统。促进文物保护与扶贫开发、全域旅游以及“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建设相结合。加快构建海南非遗名录体系,稳步推进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动非遗可持续发展。
(五)培育壮大文化体育产业。以报告提出的“十二个重点产业成形成势”目标为引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重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以影视制作、动漫游戏、旅游演艺和体育赛事产业为突破口,培育壮大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骨干文化企业,打造一批文化体育产业品牌,创建一批高起点、规模化、代表文化体育产业发展方向的示范基地和园区,促进文化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1.以海口文化产业园为依托,打造新兴影视产业集聚区。引导园区充分整合资源,打造影视、旅游、产业三位一体的开放型影视产业集聚区。争取设立海南省影视产业发展资金,扶持影视产业发展,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影视产业。形成中国影视拍摄集聚地,拓展影视制作产业链。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传统影视产业在渠道营销、内容生产及跨界资源上的整合。提升广播影视传媒区域影响力,力推三沙卫视成为环南海地区有影响力的区域媒体。
2.以中国游戏数码港为依托,打造中国游戏产业新高地。在中国游戏数码港建设包括中国游戏研发中心、中国游戏科技馆、中国游戏进出口结算中心等相关配套设施,打造动漫游戏产业高地。不断整合游戏行业资源,升级创设亚太游戏展。大力发展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网络动漫、手机游戏、网页游戏等产业。引进和培育动漫游戏龙头企业,支持国内外知名动漫影视机构在海南投资落户和创办研发机构,重点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漫游戏品牌。
3.创新发展旅游演艺产业。将旅游演艺产业培育成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纽带、拉动旅游消费的重要引擎。加强宏观引导作用,从经费支持、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制定扶持政策。大力开发以黎苗文化、热带海岛风情等为元素的旅游演艺产品。提升旅游演艺科技含量,加快推进旅游演艺产业数字化和智慧化发展。积极开发旅游演艺产业衍生产品和服务,拉长旅游演艺产业链。打造能代表海南特色、叫好又叫座的旅游演艺精品剧目。重点建设琼剧会馆等新兴演艺剧场,改造一批传统演艺剧场,提高综合竞争力。
4.进一步提升体育赛事国际影响力。按照赛事要素国际化、组织形态国际化、表现形式国际化的要求,继续提升三大传统赛事品牌影响力。吸引外资进入海南,兴建体育活动营地、主题公园等高端体育场地设施。与国内外体育龙头企业合作,建设一批高水准体育产业项目和区域特色体育基地。打造体育内容优势传播平台,并建设成为信息发布、赛事转播的重要平台和全国体育宣传的重要窗口。支持特色运动项目国家队落户。发挥优势,打造水上运动季品牌,推进水上运动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创新全民健身运动会办赛思路和模式,让更多群众加入全民健身行列中。
5.拓宽投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各类文化产业基金的杠杆和引领作用,打通助推文化体育产业发展的市场化金融通道。
6.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开发、丰富文化旅游项目和产品,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内涵和文化吸引力。打造一批新的文化旅游示范基地。联合交通、旅游部门,加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特色鲜明的健身休闲产业,扶持壮大一批市场主体。巩固提升三亚千古情、冯小刚电影公社等文化旅游景区品牌质量。利用我省体育优势资源,与国家体育总局合作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体育产业小镇,合力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
7.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最优营商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产业园区+政务服务”“互联网+政务服务”“通信平台+政务服务”“信息平台+政务服务”等工作。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优质舒适的服务环境,规范有效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六)夯实国际文化交流平台。积极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大力推进与东南亚和港澳台的文化交流活动。依托重大涉外活动,以及海南承办各类国际赛事的优势,积极传播海南优秀文化,打造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加强省际合作,探索建立泛珠三角地区文化资源库共享平台。建立多部门参与的对外文化交流协调机制,加强市县联动,统筹整合全省对外文化交流资源。实施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双轮驱动战略。
(七)培育人才优势,厚植发展实力。以海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省文化艺术学校为基地,培养高层次文化体育人才。加强与品牌文体企业的深度合作,采取定单式委培、联合办学等模式,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培养文化体育创意人才。以文化体育企业专业人才问题为导向,与相关部门协调,加快推进增设群众文化、数字编辑等专业技术职称等工作。培养本土人才,广揽八方英才,积极推进“候鸟型”人才服务国际旅游岛建设。
(作者系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本文责编/蔡萌 邮箱/3946664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