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脱贫群英 时代标杆
本刊评论员
创造奇迹的过程,必然是英雄辈出的过程。在贵州攻克贫困历史进程中,可歌可泣的为民好干部、尽心尽力的致富领头雁不断涌现,年份英雄、第一书记、大山园丁、数据精英、带富能手……饱含动人音符的“贵州脱贫攻坚群英谱”,记录着贵州跨越发展、后发赶超历程中向贫困发起总攻的生动实践,展示着推动大扶贫战略行动令人动容、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树立起醒目的时代精神标杆。
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要求,要“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激励和引导广大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建功立业”。这正是“群英谱”的价值取向。“脱贫群英”是时势所造,他们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不畏艰辛积极行动,是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民族脊梁。
时势造英雄。在贵州脱贫攻坚战场上,涌现出文朝荣、姜仕坤、黄大发等全国“时代楷模”,以及创造“无中生有”产业奇迹的郑传玖等返乡创业者,身残志坚书写带富传奇的王华银等自强标兵……英雄故事不胜枚举。面对贫困特别是深度贫困,“脱贫群英”倾其智慧、心血、汗水的深情故事,是贵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温暖而坚定的精神之光。
越是在脱贫攻坚关键时刻,越需要坚强不屈、艰苦奋斗与勇于探索的实干精神;越是在艰苦“战场”,越需要走村串户、深入群众与真心扶助的为民情怀。“脱贫群英”都是实干家,他们深知民生疾苦,扎根大地,希望贫困乡亲们过上美好生活;摆脱贫困,成为他们带头苦干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实干精神与为民情怀,锻造、涵养了“脱贫群英”令人敬佩的生命品格,积聚着同步全面小康的强劲动能。“脱贫群英”实干兴邦的精气神,是大扶贫战略行动的内生动力。谨记“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的使命感、“群众不富,寝食难安”的责任感、“小康不达,誓不罢休”的紧迫感,为民初心不改、带头苦干实干,他们标注着不向贫困低头的精神新高度。
“脱贫群英”长期奔波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他们的智慧与干劲,成为致富大道的沉稳路基。他们中多数人默默无闻,与乡亲们一起,一锄一锄挖掉生活的穷根、一锤一锤砸出富裕的通道,以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老黄牛品格”和你追我赶奋发有为的“千里马气势”,描绘出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生动图景,奏响了实干致富、扶贫有为的时代乐章。
“脱贫群英”都是普通劳动者,他们熟悉身边的乡亲,知道如何更有效地帮助村民突破贫穷困境;他们的“扶贫账本”里,是一家一户的脱贫路线图和时间表。在“脱贫群英”眼里,脱贫不是轻飘飘的纸面数字,而是实实在在的生产生活品质提升和精神面貌改善,是走向长久富裕的幸福脚步,是摸得着看得见的获得感。
奋发有为、善作善成的“脱贫群英”,以志气立誓,对标全面小康,引领各地干部群众不断激活内生源动力、激发社会创造力,持续创造着许多深入人心的致富佳话,书写着一部泽被深远、力拔穷根的贵州发展史。
标杆力量、精神榜样。在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的关键时期,没有一股子精气神,很难形成持久的大扶贫攻势。“脱贫群英”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大显身手,释放着积极进取的榜样力量,强化了大扶贫战略行动深厚的精神基础,形成了“你追我赶、奋勇争先、建功立业的浓厚氛围和良好局面”,为贵州攻克深度贫困构筑起强大气势,有力提升着全面小康目标如期实现的干群决心、全民信心。
(执笔:岳振 责任编辑:奚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