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媛
21世纪以来,印度在经贸、外交、安全等领域展露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其国家实力显著增强。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印度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辐射区域中的重要国家,为了应对邻国的强势崛起和亚太形势的诸多变化,印度政府在地缘范围和战略议题等方面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季风计划”作为莫迪政府的“软实力”战略,表明印度将以开展文化外交的方式推动其区域战略目标的实现。印度“季风计划”与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在战略空间范围和战略内涵上存在大量的重叠,就当前中印双方的战略态势分析,“季风计划”势必掣肘“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
自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至今,印度对此态度消极,尚无明晰的回应。不仅如此,印度国内媒体频频发出抵制的声音。印度学界也普遍认为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提出大大增加了印度的焦虑(Smruti Pattanaik, “Assessing Modi Government’s Foreign Policy,”Indian Foreign Affairs Journal,Vol. 9, No. 3, 2014, p. 221)。2014年5月上台的莫迪政府在“大国战略”的驱动下,将国家“软实力”建设纳入印度外交战略中的重头戏。在此背景下,2014年6月“季风计划”应运而生。“季风计划”强调加强印度与其他39个泛印度洋国家之间的历史文化交流和合作,体现出莫迪政府对地区外交战略主动性的明显诉求。2017年6月以来印度频频的非法越界挑衅行为也表明,印度仍然将中国视为在巩固其地区主导权进程中最大的对手和威胁。泛印度洋地区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实施的必经之路,“一带一路”不仅谋求重塑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合作网络,同时也寻求调整和加强彼此之间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关系。虽然印度官方从未将“季风计划”解读为针对中国“一带一路”的抵制行为,但是就目前的时局而言,中方应时刻警惕“季风计划”对“一带一路”潜在的阻碍作用和消极影响。
2014年6月21日,印度政府文化部正式公布了“季风计划:海上航路与文化景观”。“季风计划”自提出以来主要致力于联合印度洋沿岸各国为“季风计划”联合申遗扫清障碍。从目前的实施状况来看,主要偏重于对印度洋上的文化遗迹、交通路线等历史文化方面的研究。印度洋和南亚次大陆历来被认为是保障印度国家安全的“后院”,当下印度主动越界挑衅,叫嚣战争表明印度对抗中国,巩固地区主导权的决心。鉴于印度与中国竞争的一贯心理,可以预见印度目前对“一带一路”消极抵抗的态度不会改变,“一带一路”同“季风计划”的合作构想在短期内也很难实现。印度甚至随时可以将“季风计划”变成对抗“一带一路”的先行军。
“季风计划”可以解读为印度在文化外交领域对“一带一路”的围堵。“季风计划”涉及39个泛印度洋国家,与“一带一路”倡议在范围上形成了大面积的空间重叠。同时“季风计划”以深受印度文化影响的环印度洋地区以及该地区国家间悠久的贸易往来史为依托,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也是以中国古代王朝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往的海上丝绸之路为历史根据,可见两者在战略内涵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印度洋地区曾深受印度文明的影响,若“季风计划”能够重塑印度洋沿岸地区国家间的联系,拓展印度在周边国家文化、心理及战略上的影响,在泛印度洋地区打造以印度为核心的价值观同盟,分化、分裂该地区国家同中国的友好关系,则势必增加“一带一路”的实施成本,使得“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着不可估量的风险。
“季风计划”是印度企图以“软实力”较量的方式来争夺对华战略主动权的表现。随着“中国威胁论”和所谓中国旨在包围印度的“珍珠链战略”在印度洋地区甚嚣尘上,印度国内认为若印度在“经济”这一“硬实力”上一时难以同中国相抗衡,则可以利用“文化”这一“软实力”来抵消泛印度洋国家对中国的向心力,促使沿岸国家转为积极配合印度的海洋战略,最终构建印度主导下的“印度洋世界”。(陶亮:《“季风计划”、印度海洋战略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载《南亚研究》,2015年第3期,第106页)“季风计划”对华进入印度洋不仅会产生战略迟滞作用,而且增加了印度抵制“一带一路”、对抗中国的筹码。倘若通过挤压中国外交空间能迟滞中国崛起的脚步,延缓我方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就意味着会缩短印度追赶中国的进程。
尽管目前印太地区局势难以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印度与泛印度洋国家在地域和历史文化上的紧密联系为“季风计划”的开展提供了基础。美国继续支持印度在亚太地区发挥积极地作用,印度与周边国家存在经济合作、打击恐怖主义、捍卫海洋安全的合作空间等因素也为印度推进“季风计划”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季风计划”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也要注意到印度的外交战略也有着外在表现与实际效果之间的落差问题。“季风计划”亦存在诸多变数。
首先,印度自身实力不足。就其国内经济环境来说,不对外开放市场、适龄劳动力就业率低下、贫富分化严重等问题使得印度短期内难以形成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国内市场。此外,薄弱的基础设施一直是制约印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且短期内难以改善。不容忽视的宗教矛盾和种族问题也已经成为印度社会现代化发展不可避免的挑战与威胁。(葛红亮:《莫迪政府“东向行动政策析论》,载《南亚研究》,2015年第1期,第73页)当前印度国内问题重重的状况,必将限制莫迪政府“季风计划”的实施程度。
其次,亚太国家对印度仍然心存疑虑。印度作为南亚大国,军事力量的强大对任何弱小邻国都是一种心理压力。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印度将其海军投放能力拓展至太平洋地区,使亚太国家认识到:印度仍然是南亚大陆的霸主,不要指望印度能成为维护本地区和平的力量。(陈继东主编:《当代印度对外关系研究》,四川: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282页)鉴于印度的渗透介入,亚太国家对自己在地区性事务中的份量表示担忧外,也必然会对印度为走向世界大国而制定的泛印度洋战略抱有戒心。
最后,印度势必受到来自地区大国的制衡。印度试图控制从阿拉伯海到南中国海之间的海域,坚持不允许外国干涉印度洋事务。鉴于亚太大国同样在该地区有着巨大利益,因而不会坐视印度在该地区的影响无限扩大。印度虽然是地区军事大国,但与参与亚太事务的其他大国相比,印度之所以能活跃在亚太地区究其原因是美国战略的需要。尽管美印地区战略互动的主流是协调与合作,但美国对印度仍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在亚太大国地缘竞合结构的复杂背景下,印度在推进“季风计划”的过程中无可避免的会面临大国竞争结果对其产生的冲击。
印度通过“季风计划”将其战略范围延伸至中国南海,谋求扩大印度在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增强战略主动性的做法已经触及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并且增加了“一带一路”在印太地区的风险。如果推进顺利,“季风计划”在带来更多“印度因素”的同时,还将对印度在亚太地区的地缘拓展产生特殊的意义。鉴于中印之间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竞争关系,莫迪政府在泛印度洋地区发动的文化外交攻势值得引起中国方面的高度重视。中国同印度作为崛起中的两个大国,具有国情的相似性和经验的可互鉴性,莫迪通过文化外交围堵“一带一路”的战略设计对中国有着深刻的启示。面对印度在印太地区的步步紧逼,中国必须重新审视与印度的关系,并针对其对华认知和战略举措,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第一,促进“海上丝绸之路”与“季风计划”的战略对接。尽管当下中印双方关系紧张,但我们不能否定未来两者存在合作的可能。中国在投资和基础设施等“硬实力”方面占据优势,印度因与周边国家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认同,在软实力建设上享有有利条件,推动中印两国的战略对接,是目前改善中国在印太地区困局,抵消“季风计划”消极影响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解决方式。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消除“一带一路”因“风头”过大而带来的周边国家的恐慌,转变大家对“中国威胁论”、“珍珠链战略”等认知,从文化上整合印太地区国家对中国发展战略的认同,为以后我国在印太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文化传播打牢基础。
第二,借鉴“季风计划”塑造中国的“丝路”精神。“季风计划”凭借印度同周边国家共有的文化、历史,塑造泛印度洋地区的共有价值的做法很值得中国借鉴。历史上,中国人开辟了四条“丝绸之路”,其中一条便是经南海通往太平洋、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借鉴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成功经验,是中国面对眼下印太地区的战略态势,最便捷,成本最低也是最合情合理的方式。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应该特别重视我国文化传播和服务的内容、方式和途径,优先考虑沿岸国家的文化、宗教和意识形态,从当地人民的文化习惯、审美意识和思维方式出发,有选择的传播中国文化。特别要注意消除外界的误解,引导和纠正攻击性言论和误导性舆论。
第三,以经济促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中国经济方面的优势可以逐渐衍生出文化上的优势,以经济利好的方式来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和接受,是发展软实力应有的步骤。“一带一路”倡议使得欧亚大陆在地理空间范围上被打通,这就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创造了一个更广泛的区域和平台。我们应依托区域经济发展带,在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寻求各方与中国在文化认知方面的“最大公约数”,有针对性的开展论坛、博览会、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将“丝绸之路”打造成中国特有的文化品牌,并将其做成文化产业链,反过来更好地服务和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