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波
中国复兴的思想基础与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变革
文/魏波
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复兴需要思想的指引,这与马克思主义发生了内在关联。面对当代中国的复杂问题,马克思主义如何回应时代变革的需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中国复兴的历史进程内含了思想层面的变革。比较而言,近代以来西方社会确立的制度与文化体系已非常稳定,而中国的复兴还在继续“从传统向现代”转型,面临社会制度与文化的系统性与结构性变革。同时,中国有厚重的文化传统和独特个性,近代以来走上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并制度化为稳定的社会秩序与思想体系,这使它不会简单地模仿西方。因此,中国的复兴作为古老文明的重生历程是一次探险、试验和创新的过程,除了经济增长或技术的变革,更包含了制度与文化的再造。那么,如何突破过时观念与现实利益的羁绊进而达成一种集体共识?如何构建现代国家与社会及其相应的文化价值观?回答这些具有根本性、方向性和全局性的问题需要以正确的思想引领时代变革方向,寻找并确立中国复兴的指导思想,这是当代中国的客观需求。
那么,什么思想能够指导中国的复兴?探讨中国复兴的指导思想需要考察现实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等各种约束性条件,把握其演化与发展的逻辑与方向。经历了全球化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严重分化,人们的文化价值观日趋多元化,各种思想纷纷登场并呈现出复杂的局面。其中,居于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处于关键位置。问题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中国当下的问题内在地包含了社会主义的维度,隐含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要求。在二十世纪,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进行了社会主义的探索,这构成当代中国的基本历史背景。由于社会发展存在路径依赖,这一历史背景还将继续影响中国,构成历史主体选择的约束性条件,因而也是二十一世纪中国复兴的立足点。在特定时间与空间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与中国的复兴产生了直接的关联,这种关联有着历史与现实的依据。当今中国在转型中出现了黑白颠倒、是非混淆、善恶不分、方向不明的乱象,亟待澄清基本的规范与价值以正本清源。其中,对于方向性问题从理论上给出明确回答,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立场,正是时代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重大课题。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复兴的内在关联是当代中国的基本事实,可是从现实看,这一理论又深处困境中。这种困境源于学术与政治、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的种种矛盾。
马克思主义的困境源于学术与政治之间的张力。马克思主义既是学术的又是政治的,或者说它既不是纯粹学术的又不是纯粹政治的。它在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中产生,旨在抗拒政治对思想的压迫和支配。从实践层面看,马克思主义通过政治行动实现社会变革。这样,在学术与政治、理论与实践之间就产生了一种张力,马克思主义也在这种张力中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性。可是,这也带来潜在的风险,如果片面地理解或者实用主义地予以利用,就可能将这种张力偏向某一方而窒息了思想。当马克思主义还保持独立的学术思想品格时,其批判精神的锋芒十分凸显;一旦被奉为“绝对真理”,其批判精神也可能会消退。
马克思主义的困境也来自于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在经济领域,社会主义如何克服资本主义的局限,既创造更高的生产力又实现更高水平的公平?在政治领域,如何克服资产阶级国家的局限而建立更高水平的民主?在思想文化领域,如何保障公民的自由与权利并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如何摒弃资本主义金钱主导的价值观而建设更高的精神文明?因为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作为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也受到了质疑。
马克思主义的困境还来自于学术化与现实生活的矛盾。一些学者力主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品格,旨在将之与政治实践中的实用主义划清界限,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批判性,从学术和思想上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但是如果刻意“去政治化”,将马克思主义还原为纯粹书斋里的“学问”甚至概念游戏,则会消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和变革精神,因为远离实践和民众而失去对现实的影响力。
现实中的困境要求人们从源头上反思,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神是什么?如何彰显其介入与变革现实的思想活力?
时代的变革总是伴随着思想的突破,时代问题既对思想提出了要求,也为思想的创新提供了历史条件。在感知和回应时代问题的过程中,思想突破以往的知识体系、打开了传统观念的缺口并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在回应现代社会问题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诞生并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面对当今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它是否具有回应现实的理论力量?因为其问题意识、批判精神、科学立场和实践指向,马克思主义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成为认识和推动现代社会变革不可缺少的思想视角。从社会结构和文明形态而言,当今人类社会依然为以资本主义、启蒙理性等为基础的“现代性”所塑造和支配,从总体上并没有超越马克思生活的时代的基本架构。作为以批判现代资本主义为基本指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依然具有其现实的力量。
问题是,如何让马克思主义恢复和展现其参与变革现实的力量?让马克思主义焕发生命力,需要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到现实、从普遍到特殊的创新性变革。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方法”,人们运用这种方法去面对新问题、探索新道路、发展新思想、创造新生活,这种理解及实践才是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也才能让马克思主义“活”起来。正是在这种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实践行动中,马克思主义才能透过其生涩文本所表现出来的陈旧与僵硬,在新问题与新实践中激发出其内在的鲜活的生命力。让马克思主义“活”起来需要实现创新性变革,这是其自我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生命机制。具体说来,这一机制包含如下几个环节。
首先,直面时代问题,走出各种幻象与自我麻醉,在清醒认识现实与自我中寻找变革的起点。马克思主义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其全部的出发点恰恰是对时代问题的敏锐观察和责任担当。面对社会主义建设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诸多结构性的不适应。正视现实问题包括本身的困境,分析其原因和症结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才能站在解决问题的正确起点之上。
其次,秉承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对现实包括自我进行理性的反思与批判,在突破自我中激发思想的生命力。作为一种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对现实社会和思想的批判,从中发现了合理性和矛盾并提出了变革的政治议题,批判精神是其根本的精神特质与思想方法。在现实中,马克思主义深陷教条主义的困境,其创新和发展遇到种种阻力,这包括盘踞人们头脑的种种成见的观念障碍。只有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回归思想的真义、彰显其真精神,才能使其成为现实的力量。由于它内在地包含着一种自我解放的思想特质,其固有的批判性和解放性注定要求冲破现实的束缚,在自我解放中展现其生命力。
再次,冲破现实的利益与权力的束缚,彰显思想本身的独立性与创造性,从而在变革现实中实现自我解放。要展现出参与现实的变革力量,就必须冲破现实的观念和利益结构的壁垒。现实的利益与权力结构是一种客观物质力量,它支配着人的意志和思想,甚至使思想成为其附庸。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批判和瓦解现实不合理结构的力量,这必然与现实的利益与权力结构发生冲突。这时,只有以革命的精神与意志才能冲出重围,而这种突破本身即是一种革命式变革。
复次,在学术与政治之间保持一种创造性张力,以此突破意识形态困境。一方面,马克思主义首先作为思想而存在,没有学术和思想的原创性它就失去了根基。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又作为变革现实的思想出现,只有参与现实、改变现实才能实现其宗旨。因此,在学术和政治之间保持一种创造性张力,这种创造性就体现于实践之中。创造性张力是一种矛盾的统一体,它承认张力的客观存在。思想不能被张力和矛盾窒息,而是要从中寻找到一种反抗与斗争的动力,只有在不断的自我批判以及对现实的批判中才能保持自身的活力,这便是“创造性破坏”与“破坏性创造”的有机统一。
最后,解决时代问题、推动社会主义走向新境界,就必须在思想理论上有一种质的突破。探索社会主义新道路是一种实验,必然需要理论上的突破。这不仅是改变个别观点和结论,更要在解决一些重大问题中实现“质”的突破。
上述几个环节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要旨,扎根于其思想与精神的深处。从实践与思想发展史的角度看,这种转化机制是马克思主义保持生命力的条件。
在实现古老文明复兴的进程中,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进行了社会主义的试验。一方面,中国的社会主义探索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另一方面,中国的实践探索也为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走出一条新道路,需要秉持马克思主义真精神、立足现代社会发展经验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对社会转型中的核心问题给予回答。而探索人类文明发展新道路的社会主义试验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在多要素的相互作用中,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变革成为一个关键枢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构成相互塑造和印证的关系,共同汇成中国复兴与马克思主义自我发展的互动机制。这种关联存在理论上的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构成当代中国复兴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要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还面临非常复杂的难题。中国如何超越资本主义的局限而开创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如何在借鉴西方现代文明的基础上实现古老文明的复生?显然,答案并非是自明的,中国社会主义的前景取决于能否在重大问题上有实质性的突破,在破解重大难题中实现社会制度与文化系统的转型,从而为国家复兴奠定坚实的结构基础。这需要思想观念的转变,包括马克思主义的自我变革。抽象地谈论这种可能性是容易的,一旦步入现实便会遇到各种阻力,各种权力、利益与观念的重重羁绊都扎根于社会结构之中,惯性力量使改革举步维艰。那么,从何处寻找突破口以及打开缺口的变革性力量?思想特别是批判性的思想是可能打开突破口的能动因素,马克思主义本身即是这样一种批判理论,在实践探索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变革,这便是打开突破口的一个途径。
首先,解放思想,在坚持其批判精神中发展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活”起来,必须突破意识形态的僵化保守的束缚,营造宽松自由的思想空间。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这是思想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如此;如果把它视为绝对真理、或者只是用来印证现实政策合理性的工具,它也会失去生命力。要恢复其思想的生机、创造性地走向当下生活,需要营造民主和自由的氛围展开争鸣。民主意味着打破思想的专制,挑战权力对思想的钳制,创造思想自由探讨的空间,允许不同的声音、多元的思想、多流派的思潮。将马克思主义置于神坛去顶礼膜拜,恰恰是背离了其真精神;只有将它回归生活、面向实践、在民主和自由的氛围中辩论、试错、探索,它才能展现出其思想的力量。
其次,在理论和实践互动中克服资本主义局限,在探索社会主义新道路中实现中国复兴。思想的生命力来自于对生活的开放式态度,它绝不认为可以发现最后的永恒真理或者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而认为实践才是思想的源头,思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发展。恢复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需要付诸变革的行动,这便与政治紧密连在一起。立足中国的历史与文化,直面人类文明发展中的普遍问题,探索既有中国特色又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新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面对的核心问题。人生活于特定的时空之中并面对着独特的问题情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命运取决于对时代问题、尤其是中国社会转型与变革中的核心问题的回答。在实践中试验、探索、试错进而总结经验并开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流派,这就是探索社会主义新道路的过程。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面对各种思潮的冲击,马克思主义需要在直面问题中敞开胸怀,在大胆试验中实现理论的自我突破,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实现系统性的变革。
再次,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勇气和坚持真理的精神克服现实权力与利益的束缚与压迫。思想的创新是站在既定观念、价值和秩序形成的现实世界的边缘,这样才能看到现实世界的问题以及超越的可能,这需要批判的勇气和独立的精神。马克思之所以能实现思想上的突破,独立自由的精神和批判怀疑的品格、为人类福祉而奋斗的抱负是关键因素。马克思站在社会批判的立场对一切权威和压迫力量予以批判,才有了思想和行动上的创造。推动思想创新需要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自由独立与批判的精神,这不只是为这一理论辩护,更是对时代精神的拯救。
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不仅取决于理论本身,还取决于不同时空条件下人们对它的诠释与创造。基于与中国复兴有着直接关联,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社会主义探索交织在一起,构成塑造历史的关键变量,从二者的互动中认识彼此是合理的视角。作为一个复杂系统的互动,它并非是自然实现的过程。其中,马克思主义必须作为一种能动的、批判的、创造性的力量参与现实并在实践基础上得以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探索是创造历史的社会实验,这将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提供基础。二十一世纪中国能否克服历史与现实的种种局限,克服马克思主义在现实中的困局,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与变革意识,在探索社会主义新道路中开辟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图景,这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着中国复兴的前景。对此,我们需要站在尊重历史、承认现实、勇于变革的立场去突破自我,借此打开重重枷锁,来开辟国家复兴的新时代。
(作者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摘自《学海》201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