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外中国软实力研究评述

2017-11-21 08:13崔玉军
社会观察 2017年3期
关键词:实力学者外交

文/崔玉军

近年来海外中国软实力研究评述

文/崔玉军

中国软实力是海外最近的一个热门话题,呈全球化、全面化态势。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间以中国软实力为专题的著作(含论文集)近20部,期刊论文超过115篇,其他形式的著述更是数不胜数。尽管华人(裔)学者依然占据了海外中国软实力研究队伍的半壁江山,但海外本土学者的数量也有了明显的增加。欧美和我国周边地区的学者仍是主力力量,但之前对中国关注相对较少的一些地区——如中欧、中亚等——的学者也表现出了较为强劲的兴趣。另外,涉足这一话题的仍以教育科研的学者群体为主,但也不乏来自政府机构、思想库、媒体组织和舆情调查组织的专家。在海外中国研究界,从来没有一个话题像软实力这样在如此短暂的时期内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国学术界和政策界的注意。

海外学者关于中国软实力的主要观点

1.Soft power 及其中国化

不少海外学者注意到了soft power概念被引入中国之后的变化。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来自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三方面的吸引力。但在中国,软实力有更为广泛的含义:除了三要素之外,软实力还包括民族团结、政权合法性、科学技术等,甚至包括经济和外交领域像海外发展援助和参与多边组织等。约瑟夫·奈强调美国当代流行文化、政治制度的吸引力,其软实力战略旨在向世界推销美国;中国侧重传统文化、经济发展模式的吸引力,软实力建设则兼有加强外交和国内建设双重任务。从此而言,应该遵循中国的历史传统和问题意识而不是不加批判地套用西方学者(如约瑟夫·奈)的概念架构看待中国特色软实力。

在中国软实力资源这个问题上,海外学者的看法相差很大。约瑟夫·奈认为,尽管新外交举措提高了中国的外部吸引力,但短期内尚难以与欧美相提并论。沈大伟则明确指出,“中国的软实力屈指可数,即便有也不值得其他国家仿效”。他认为中国将来可能会像美国那样在经济、文化、外交、安全、治理等领域具备综合性实力和全球影响力,但目前看仍不过是一个“不完全大国”。也有学者指出,尽管中国的软实力在增加但缺少竞争力,诸如环境污染、收入不平等、政策制定不透明等国内问题也削弱了中国的吸引力。

另外一些学者则不同意上述看法。他们认为,中国有着丰富的软实力资源。从文化上讲,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遗产,注重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政治方面,中国过去30年经济上的成功吸引了很多发展中国家。在亚非拉部分国家,“北京共识”比“华盛顿共识”更受欢迎。外交方面,中国倡导和平崛起,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如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推动不扩散外交(包括举办六方会谈)等。所以说,中国并不缺少软实力资源。

2.为何实施软实力战略?有哪些挑战?

中国为何实施软实力战略?海外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较为一致,即打造良好外部形象,减少国际社会(尤其美国和中国周边地区)的担忧,以及用于加强政权的合法性。简单来说,单纯军事和经济硬实力不足以帮助中国达到全球大国的水平,而软实力将有助于中国打造一个和平友好的、具有建设性的国际行为体的形象,打消国际社会对崛起之后的中国或可搅动既有世界秩序和国际规范的忧虑,为驳斥“中国威胁论”和让外部世界接受、支持中国崛起提供了现成的解决方法。其他因素还包括平衡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塑造该地区不断变化的政治、制度新形势等。

软实力战略还有国内因素的考虑。西方文化和政治观念影响到了中国社会稳定,因而要用中国本土软实力资源予以应对和抗衡。实施软实力战略不仅在于解决软实力资源的短缺问题,更是为了解决制度安全的挑战,因为它是加强政权合法性和国家凝聚力的重要工具,是国家能力建设的一部分。甚至有学者认为,较之外交政策方面,软实力在国内政策方面的作用要更大,这与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有很大不同。

就中国软实力在多大程度上威胁到了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利益,海外学者的看法有较大不同。有些学者认为,中国的软实力战略并非要与西方(以美国为首)竞争或对抗,但另有学者指出,中国软实力的增长是与美国软实力的相对下降相伴随的。随着国家力量的增长,中国会在某些地区(如东南亚)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区内国家将屈从于中国的利益,中国则会最终决定该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战略事务,美国纠集盟国联合抗衡中国的能力将会大幅降低。也有部分学者认为中美软实力交往不可能是零和游戏,因为没有证据表明中国软实力的上升是为抗衡美国的软实力,中国以市场治理和政党治理相结合为特色的发展模式是否会挑战开放市场和民主法治主导的西方模式尚不得而知。中美之间的软实力交往与其说是竞争,毋宁说是竞争与合作的组合。在软实力方面,中国远不及美国和欧洲,中国软实力的不断增长并不能对美国构成威胁,相反美国等国家却可从中国的和平崛起中收益,但将来美国如何应对则会影响到东亚和全球的稳定。

一些学者注意到中国的软实力战略助推中国提升了影响力。沈大伟指出,无论从双边还是多边看,北京的外交已经非常高明成熟,且得到了亚洲国家的赞扬。多数国家视中国为一个好邻居、建设性伙伴国、细心的聆听者和没有威胁的区域大国。季北慈等学者根据2004年英国广播公司的民调结果,认为大部分受访者对中国持肯定态度,其中包括一些传统上对华不友好的西方国家。

有些学者指出,尽管中国在塑造外部世界观和政策议程的能力不断提高,但有多个因素限制了中国软实力的发挥,如威权主义下的国家模式、广泛的政治腐败、排外民族主义的泛滥以及与邻国的领土争端等,都降低了中国的吸引力,以至于中国的一举一动——不管出于经济目的还是战略目的——都会招致批评。此外还有一些比较具体的问题,如政出多门,如与现实脱节等。环境恶化、网络审查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也降低了中国的吸引力,以至于“很少有可信的例子来证明中国运用软实力来让其他国家乐于改变其对外政策,使之与中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偏好一致起来”。此外,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缺少为自己发声的非政府组织和个体,这也是中国推动软实力战略的短板。

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中国软实力资源建构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核心信息含糊不清甚至自相矛盾。同样,对某些海外公众而言,中国的发展模式体现的是反应快和效率高,但这在另外的公众看来却是权威主义和缺少包容性。二是过于强调中国软实力的传统文化方面和经济发展成就,这种务实主义策略在开始时可能比较容易成功,但难以长期进行下去,难以与美国持久竞争。三是中国尚未建构出一套能为更广泛的海外公众(尤其是华人群体之外的西方人)接受、坚持的共有理念(如价值观、信仰和情感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软实力战略可能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

3.软实力、公共外交、孔子学院

多数学者对孔子学院的目的看法一致,即该项目旨在帮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文学和文化,向世界呈现中国温和善良的形象。不过孔子学院能否完成上述任务,海外学者则是众说纷纭,分歧不小。肯定者认为孔子学院在满足海外对中国语言、文化不断增加的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反对者则批评孔子学院是中国政府推行意识形态的工具,干涉了海外合作学校的学术自由,以及只能开展中国政府许可的课题研究等。不过也有一些实地研究表明,上述说法与事实不符或被刻意夸大了。

孔子学院提高了国际社会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认识与兴趣,但这不必然由此使学习者对中国产生积极正面的印象。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现实问题,如孔子学院与其海外合作各方的关系不够明晰,相互之间存在着沟通和信任等问题,等等。孔子学院的确会促进中国的语言教学和文化交流,但这不会自动提升外国对中国的感情。上述原因——加上其他一些因素如官员腐败、环境恶化等——会使得孔子学院提高中国软实力的效果大受影响,对改善中国外部环境的影响并不确定。

谈及孔子学院,不能不提到公共外交。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网络和信息技术及新媒体的出现,公共外交不再局限于信息传达等单方向的活动,还包括以多渠道的方式与外国政府、机构或个体建立长期良好关系,以及促进和推动本土和国外非政府组织之间网络关系的建设等等。信息时代政府的作用在下降,代之以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或个体。有的学者指出,由于未能注意到上述两种变化,中国的公共外交及软实力战略的成效受到不小的影响;另外一些学者指出,中国未能将公共外交与宣传区别开来。网络时代打破了政府对公众的信息垄断,过时的宣传缺少公信度,作为公众外交只会适得其反。

最近几年,新华社、中国电视台等中国媒体纷纷走出国门,在海外开设分部,或开设外文频道,希望在全球媒体领域与西方的主导地位展开竞争。不过,海外学者认为,这些媒体在与海外媒体交流时面临很多障碍,影响力、开放度和可信度均不高,难以如愿吸引当地受众。所以,尽管政府希望通过中国媒体全球化来塑造海外公共舆论、打造更好的国家形象,但“借船出海”的效果并不理想。

海外学者自身的反思

在海外众多学者纷纷投身中国软实力研究的同时,也有不少海外学者对这一热门课题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大致而言,主要有如下三个主要方面。

第一,应从中国脉络中理解其软实力。海外许多学者指出,不能把soft power直接用于分析中国的崛起及与之相关的软实力概念,因为这个概念的核心是探讨美国如何保持其霸权地位。诚然,中国有着与美国一样的主导世界的目标,然而中国在诸多重要方面与美国并不一样,脉络对分析中国的软实力非常重要,因为中国处在与当年的美国全然不同的世界脉络中,这必然会影响到中国行使软实力的方式,因此约瑟夫·奈对soft power的定义及相关(主要与美国最相关)论证不适应于在许多层面与美国截然不同的中国案例。

第二,夸大了中国软实力的影响力。有些海外学者指出,中国软实力和魅力攻势的影响力被夸大了,其外交政策并不如某些西方学者常说的那样有吸引力。从软实力成效看,很难说中国在这些世界和地区组织的议程设置上发挥决定性作用。事实上,中国对软实力的理解从未一致过,不但在何为软实力方面缺乏共识,而且在如何推动软实力方面也并无共识。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更为合作、融入、适应、遵守,但并没有吸纳或改变别人的行为,相反倒成了被吸纳和改变的对象。中国国际形象的提高,是因为融入了国际社会,遵循其规范、制度和价值观。不是中国在改变这个世界,而是世界改变了中国。但是否与中国的软实力战略有关则不得而知。

第三,难脱“找敌人”的冷战思维窠臼。有些海外学者指出,在分析中国软实力时某些人总摆脱不了“找敌人”的心理,臆测中国政策精英有意识地、系统地动员各种资源,意图在国际事务的多项重要领域削弱美国的影响力。“找敌人”心理还虚构了一个中国领导的“反西方联盟”,意在瞄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削弱西方的影响。这些分析既忽视了中国软实力政策的多面性,即并不总是针对西方和美国,也没有看到中国各界在包括如何运用软实力等重要方面都存在共识上的分歧这一事实。之所以出现这种错误判断,根源在于亚洲对美国的战略意义以及中国对美国的潜在威胁等,从而引起以美国学者为主的海外分析家夸大了中国软实力。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对外开放和经济成功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看法。在中国的地区和国际影响力上升、世界第一大国美国的影响力相对下降的背景下,如何运用行之有效的软实力,推动我国的公共外交战略,讲好中国故事?

第一,充分动员和整合政府内外各种力量。一方面,从历史上看,政府始终是公共外交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媒体不断涌现,非政府组织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公共外交已经发生了范式上的变化,从之前那种基本上由政府主导、单向推销转向将诉说和倾听结合起来的双向互动活动,不但强调运用新技术与目标受众之间的交流、协作和对话,而且重视政府之外各种社会力量的作用。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除了加强政府组织和机构及相关软实力和公共外交资源的动员、整合与协调,发挥“国家队”的主力作用之外,还要积极重组与新兴的各种社会力量的结构与关系,创新软实力建设机制,有效推进我国的软实力战略。

第二,重视数字时代软实力和公共外交的新特点。网络的迅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给人类活动带来了深刻变化。网络提供了更为多样化的信息来源,普通公众比以往更容易获得、发布和交换之前由政府控制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及随之而来的网络平台、新媒体等在线技术也为软实力的推广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选项。学者和决策者要研究数字时代给公共外交和软实力战略带来的机遇、挑战和风险,借鉴其他国家一些好的政策和做法,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政策,有效开展公共外交,推动中国的软实力建设。

第三,切实理解软实力的本质。软实力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不能操之过急,要从长计议,整体规划,不能为了短期效果而走捷径;此外,软实力建设还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政府组织和个人等不同行为体要协调合作,动员各种资源和渠道,把推动软实力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我国有多个部门和机构涉足“走出去”战略,但大多各自为政,造成资源浪费、渠道重叠。应尽快改变这种“九龙治水”的混乱局面,成立国家层面的专业委员会或专职组织,负责组织、指导和协调软实力战略的决策与实施。

软实力战略的目的是改善外部发展环境,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最终要落实到富国强民这一根本目的上。有些决策者太过急于得到外国的肯定,不惜弄虚作假。这样做固然在短期内可能会有成效,但不会持久。我们最应该做的不是为了迎合别人的口味而不顾中国实际情况的做法,而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用人民富足、社会稳定、国家昌盛来向展示我们的软实力,使外部世界感受到中国和谐社会的精神魅力。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研究员;摘自《国外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实力学者外交
交付力即实力!谁是“保交付”时代的行动派?
学者风采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北塔
实力抢镜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学者介绍
大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