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晓玲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在医疗卫生方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离不开医疗卫生事业的相应配套发展。当前,我国很多落后地区的群众依然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因此必须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而医护人员在扶贫方面也有着自己的优势,如可以定期送医疗下乡,为贫困人员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
关键词 医护人员 精准扶贫 思路探讨
一、前言
贫困问题是我国亟待解决的关系到千万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我国作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各个地区的发展不平衡,如何解决贫困人口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当前,我国各级政府也在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开展精准扶贫的工作,而且出台了许多定点扶贫、精准扶贫的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贫困人口看病难的问题,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当然,在各行各业都在进行定向精准扶贫,医疗系统也在开展扶贫攻坚战。本文就医护人员下乡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从而更好地推动医疗系统下乡扶贫的实际效果,更好地帮助贫困人口缓解看病难的问题。
二、医护人员下乡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第一,医护人员精准扶贫存在形式主义严重的倾向。可以说,精准扶贫的政策实施以来,各个地区对于扶贫的投入也非常大。在这种形势下,各地的医院也加入了精准扶贫的行列,不断地派送医护人员下乡,为贫困人口提供医疗服务。但一些医院由于人员不足,在派驻下乡的医护人员中大都是一些外科医生或者只懂得一些基本医疗常识的人员下乡,这就造成在实际的医疗扶贫中,这些派驻下乡的医护人员只是走走过场,为贫困人员提供一些简单的测血压、测血糖等基本的服务,而这对于急需救助的贫困人口而言并不显得那么有意义;同时,很多贫困人口往往患的是大病,难以负担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无钱治疗或者无钱购买药物维持治疗,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医疗单位由于财力限制,也难以提供符合贫困人口需要的医疗服务,这就造成医院的扶贫只是形式上的扶贫,难以为贫困人口提供真正意义上的扶贫。一些患有肺炎、肿瘤的患者难以获得必要的支持,甚至只有得到了媒体关注的患者,医院才当作宣传的案例进行扶贫救助,以提高医院的形象,可以说这种形式主义的扶贫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扶贫对象不准确。由于偏远地区的信息化发展不够透明,一些医院在下乡扶贫之前,会向当地的一些村委会了解和获取需要医疗服务的贫困人口信息,而一些村委会的领导会采取“狸猫换太子”的手段,给医院提供的需要医疗服务的并非是真正需要帮助的,而是和村委会领导有关系的人员,这些人员并非贫困户却享受了扶贫专用的医疗资源,从而造成了扶贫偏差。因此,医院必须改进扶贫对象确定的方式,采取调查法,在下乡中了解真正的贫困医疗户,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扶贫对象被调包的现象。
第三,监督不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考察时表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必须加强监督,才能做到真正的精准。当前,一些医院在下乡扶贫的过程中,往往由于缺少公众的监督,而导致一些扶贫专用的资金或者物资被相关经手人员侵占,无法到达贫困人口的手上,这些不仅属于职务犯罪,更是对人性的践踏。因此,精准扶贫必须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监督,建立相应的监督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扶贫腐败的现象。
三、完善医护人员下乡精准扶贫的措施
第一,建立精准扶贫制度。可以说,精准扶贫是一项非常好的政策,从宏观上来讲,可以进一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从贫困者的角度而言,可以通过医疗扶贫救助获得健康,从而通过工作摆脱贫困;对于医院而言,实施精准扶贫,不仅可以发扬“救死扶伤”的传统医疗理念,而且可以提高医院的社会信誉。可以说,医疗精准扶贫是“一箭三雕”的好政策。为了避免医院在进行精准扶贫中出现形式主义的现象,必须建立起精准扶贫制度,严格规范医疗扶贫的形式、资金开支以及扶贫的形式,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医院在下乡扶贫中的实际效果。例如,测血压、测血糖这些基本型的服务可以提供给普通的村民,从而进一步给予他们改善的建议,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对于那些卧病在床或者大病在家的患者,要给予真正意义上的帮扶,如该贫困户患的是白内障,那么就可以根据患者白内障的严重程度,进行定向的治疗,一些白内障前期的患者是可以通过医疗技术和药物配合治愈的,通过这样实实在在的医疗扶贫制度的规范,贫困户患者才可以有效地享受医院的扶贫服务。同时,也有的贫困户是肿瘤患者,肿瘤的手术费非常高昂,那么医院就可以向当地政府申请专项的资料资金,为贫困户实施肿瘤手术,从而改善贫困户的肿瘤严重度,甚至治愈。
第二,采取科学的手段确认扶贫对象。首先医院在扶贫过程中,可以通过走访和调查的形式,深入贫困户家中,确定需要扶贫的对象,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医疗资源真正落实到贫困户身上。一些滥竽充数的“贫困户”就要进行排除,甚至对其进行曝光,从而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打击腐败的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基层的腐败也受到公安部门的重视,一些基层的涉黑家族都受到了打击,医护人员在确认扶贫对象方面,无须顾及“村霸”的无理要求,因为公安部门对这种“村霸”的惩治力度是空前的,许多“村霸”可以说是非常收敛的。此外,在确定扶贫对象后,要及时采取措施對贫困户实施医疗救助,在救助的过程中,做到应有的尊重,并不能因为对象是贫困户,就采取歧视的态度,这违反了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所以一定要坚决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从而让基层的贫困户真正地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国家的温暖,增强对生活的信心。
第三,加强对医护人员精准扶贫的监督。任何的扶贫项目如果脱离监督,那么必然会造成腐败,因此必须加强对医护人员在扶贫过程中的监督力度,坚决杜绝腐败。一方面,医院要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确保医护人员无法钻空子,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确保扶贫真正地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建立投诉举报制度,鼓励公众举报医护人员的违规行为,这样才能让医护人员的公职行为始终在框架内执行不出格。此外,还要进一步建立透明的社会监督形式,确保媒体和公众及时了解医院的扶贫开展程度,及时了解相关医护人员是否真正为贫困户全心全意地服务。这样,通过多方的共同监督,才能有效地避免精准扶贫过程中发生不良现象,即使出现了腐败或者走形式主义的现象,也能够及时发现并且采取严格的措施予以纠正,对相关的人员进行严厉的惩处,真正地落实精准扶贫政策。
四、结语
可以说,医疗扶贫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有利于贫困人口获得健康的身体,从而更好地投入工作,创造财富,脱离贫苦,也有利于提高医疗单位的社会形象。由于我国当前的医疗扶贫服务的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到位等现象,导致医疗精准扶贫并不能很好地开展,造成了医疗扶贫流于形式,变成了走过场。因此,本文给出了必要的解决措施,从而帮助医疗扶贫项目更好地开展,真正落实国家关于精准扶贫的要求和原本出发点,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也符合邓小平说的“先富帮后富共奔致富路”的精神。在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也对打赢贫困攻坚战非常有信心。这种形势下,医疗救助显得更加必要,因此要高度重视医院的精准扶贫的实施。
(作者单位为龙山县人民医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