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缺失与高校旅游英语教学

2017-11-20 22:47刘园丽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旅游英语文化教学

【摘要】近几年来中国的海外游客数量在稳步增加,但由于旅游从业者从整体上缺乏较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无法给外国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笔者通过研究调查连续数年执教的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班学生,发现高校旅游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化”缺失是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同时提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将文化因素融入高校旅游英语教学以及该方法带来的意义。希望对旅游英语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文化 旅游英语 教学

近几年来,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战略的提出使得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神秘的东方国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不远千里来感受这个国度的异域文化。在这种背景下,能够为外国游客带来专业、满意服务的旅游复合型人才也日益变得走俏。然而,在数年的旅游英语教学和旅游实践中,笔者发现在现有的旅游英语教学模式下走出来的旅游专业人才虽然具备了扎实的旅游专业知识,却无法向外国游客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旅游服务。通过调查研究,笔者发现此类现象与高校旅游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化”缺失存在必然的联系。

一、目前高校旅游英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笔者发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普遍存在问题。以我校为例。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能接触到的“文化”类课程有《导游基础知识》、《旅游专业英语》、《英美国家概况》和《西方旅游文化》四门课程。前两门课程简单讲解部分中国传统文化,《英美国家概况》教材采用的是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英美概况》,该书于2004年9月第一次印刷,对现在而言不少内容已出现脱节,且只涵盖英美两个国家,而后者是一门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课时有限,简要讲解部分欧美国家旅游资源和部分传统文化。所以,学生无论是对我国传统文化还是对西方国家文化的了解都不够深入、全面。

2.学生“文化失误”现象多: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英语交流中常常出现一些“文化失误”。以笔者所带的旅游英语班为例:在情景对话中帮游客解决问题游客道谢后,许多学生都会说 never mind或its my duty。而这些回答是不得体的,因为在西方文化中,面对别人的感谢或恭维,西方人一般都会坦然接受。而在中国强调“谦虚”的传统中,在面对恭维或表扬时我们都会通过拒绝,或者贬低自我以示谦虚。学生因为不了解西方文化,在讲英语的时候往往将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思维方式套用到英语中,形成“文化失误”。所以,标准的回答应该是its my pleasure 或youre welcome。

3.教师教学策略单调:目前,不少旅游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因此要求学生准确掌握文中词汇、短语、表达方式等。这固然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基本能力,但却与旅游英语课程的以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背道而驰。此外,因为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课堂参与度低,上课积极性不高,使得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或难以培养兴趣。

二、如何将“文化”融入高校旅游英语教学中

1.提高中西文化类课程比例: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一味强调目标语文化的传授,而对中国文化及其表达方式的传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旅游的主要内容是文化旅游。因此,在将来的旅游服务中,学生如果对己方文化没有深入的了解,又对旅游者彼方的文化缺乏一定的认识,是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的。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需要把握好中西方国家文化类课程比例,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选择。如上所述,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能接触到的“文化”类课程只有《导游基础知识》、《旅游专业英语》、《英美国家概况》和《西方旅游文化》四门课程,因此,笔者建议增设《英汉语言文化比较》、《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英文版等课程,增加《旅游专业英语》、《西方旅游文化》课时,将《西方旅游文化》课程变为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更换《英美国家概况》教材,适当增加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基础知识,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全面、充分的知识储备,使其在校期间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以便更好的适应未来工作需要。

2.导入中西文化差异的介绍:一直以来,旅游英语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不高。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导入中西文化差异的介绍,适当增加师生互动,不失为改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如在颜色专题介绍上,教师首先可先让学生分组讨论我国文化中不同颜色代表的不同意思,然后要求各组展示讨论结果,后由学生总结,接着再要求学生讨论西方文化中同样颜色代表的含义,后展示讨论结果,最后再与正确的答案作比较并展开讨论。这样,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在查找资料、归纳比较总结方面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又改善了课堂气氛,了解了主体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异同。

3.将地方特色文化纳入教学环节:“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主要职能是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因此,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我校旅游英语专业必须站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高度,灵活有效地利用地方旅游资源。如上所述,我校地处的十堰是鄂豫川陕渝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拥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武当山建筑群、道教文化、武当武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庫、恐龙蛋化石群和恐龙骨骼化石遗址、神秘的具有“野人”迷踪的原始森林神农架等等。在讲述上述地方特色文化时,教师还应对典型词汇进行解释,如道教、真武大帝、金顶等,帮助学生理解地方文化。这样既能很好的达成服务地方经济的目标与使命,又能弘扬地方特色文化。

三、将文化融入高校旅游英语教学的意义

1.是旅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必然趋势:“旅游活动的结果……文化空间的不断跨越和联结、异质文化圈的不断沟通和交融。”由此可见,旅游英语教学过程是让学生接触、感受多种文化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各种文化的融入十分必要。以我校为例。我校所在的十堰是一座灵山秀水环抱的山城,拥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外游客人数逐年增加。2016年建造完成并投入使用的武当山机场,必然会极大拉动境外游客数量。因此,无论是国家教育部门关于课程的目标设置、旅游资源的分布,还是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全国高校(包括我校)将文化因素融入旅游英语教学是旅游英语的必然趋势。

2.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旅游英语课堂文化的导入将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课堂上各种不同的社会文化的碰撞,会给学生带来更直观、立体的感受,吸引学生的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这样既巩固了学生的基础英语知识,又扩充了新文化,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3.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中西方文化双向有效交流:“达成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是要交代清楚交际意图,可能的话,要注意交际者的文化期待。”旅游英语课堂上由于教师有意识的文化融入,学生在接受旅游基础训练的同时,也深入了解中西文化。待学生从事旅游相关行业后,既会把中国历史、名胜介绍到国外去,又会介绍外国历史和名胜景点到国内,使得不同文化通过他们在全世界广泛传播,从而促进中西方文化双向有效交流。

四、结束语

高校旅游英语人才培养是一项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工程。要适应未来市场的要求,在旅游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注意学生的英语语言教学外,还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中西方文化意识,将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着眼于学生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成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专业人才,才能为我国旅游业在未来的高速发展中输送双语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佑林.中国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几个误区[J].Sino-US English Teaching,2003(2).

[2]朱科蓉.应用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策略[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9-12.

[3]谢贵安,华国粱.旅游文化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

[4]陈静.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跨文化交际[J].外国语,2009(2):82-83.

作者简介:刘园丽,讲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旅游英语文化教学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学习法的探索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