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琴,范茂春
(宝安区人民医院(集团)第一人民医院甲岸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广东 深圳 518100)
社区糖尿病患者采取自我管理的效果观察
林雪琴,范茂春
(宝安区人民医院(集团)第一人民医院甲岸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广东 深圳 518100)
目的 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采取自我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我社区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糖尿病指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管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研究组干预3个月时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合理运动、血糖监测及定期复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糖尿病患者采取自我管理干预,可以有效强化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糖水平,适合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应用与推广。
社区;糖尿病;自我管理;血糖水平
糖尿病属于慢性遗传代谢性疾病,主要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改善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的发生率也呈显著递增趋势。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占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3[1]。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中的重要类型,约占糖尿病总发生率的90%以上。此类患者的胰岛功能尚未完全丧失,部分甚至可形成过多胰岛素,但对血糖的调节作用较弱,所以需要长期采用服药、坚持糖尿病饮食、合理运动等综合方案进行干预[2]。然而,由于糖尿病无明显的症状表现,加之多数糖尿病患者对疾病认知不足,从而使血糖控制效果不够理想,各器官组织在高糖毒性的影响下发生了不可逆变化,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社区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生活场所,为进一步增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效果,2016年1月至12月,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对56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了自我管理干预,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我社区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6例。入组标准: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无严重糖尿病并发症;生活可以自理,具有良好的沟通与认知能力;患者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自愿配合研究。排除标准:意识障碍、认知障碍、沟通障碍;患有严重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躯体功能障碍。对照组:男30例,女26 例;年龄 43~73 岁,平均(58.5±5.3)岁;病史 2~15 年,平均(4.8±2.5)年。研究组:男 29 例,女 27 例;年龄 43~73 岁,平均(58.8±5.2)岁;病史 2~15 年,平均(4.7±2.3)年。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接受糖尿病指导,内容包括:糖尿病发病原因、危害、治疗方法、用药知识、生活常识、血糖监测等,每季度不可少于1次指导与宣教。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社区自我管理干预:(1)建立档案:护理人员向糖尿病患者发放“自我管理卡”,卡片上记录护理人员的联系方式以及饮食指导、血糖监测、用药指导、运动量与运动方式、自我管理、自我保健、复查时间等。同时,定期将患者检查结果及运动、饮食、用药、病情变化情况记录在档案中,以便动态观察血糖管理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2)干预内容: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管理的项目与方法。①自我心理干预。向患者讲解情绪对自身健康与血糖水平的影响,指导他们学会自我调节、放松与宣泄的方式。②自我饮食干预。根据自身疾病情况,结合饮食习惯,制订出科学、营养且合理的食谱。同时,积极纠正不正确的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全面采取糖尿病饮食,加强营养宣教与咨询,了解饮食对血糖管理效果的重要性。③自我运动干预。有规律地进行有氧运动,通常情况下为3~5次/周,30分钟/次,运动原则为“循序渐进、因人而异、持之以恒、量力为之”,建议的运动方式为全身肌肉活动,不受设备、地点和时间限制以及有趣味、有节奏感的非竞技性项目,例如太极拳、广场舞等。④自我用药干预。熟悉药物的特性、使用方法、存储方法、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用药时应掌握好剂量,积极预防低血糖。⑤自我血糖干预。在家中备好血糖检测仪,学会正确测量血糖的方法,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以评估血糖的控制效果,为药物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若自我检测发现血糖情况异常,应及时到院就诊。
(1)观察对比两组干预前与干预3个月时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2)自拟自我管理能力评估量表,对比两组患者干预3个月时的自我管理能力。该量表共有5个维度,每个维度20分,包括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合理运动、血糖监测及定期复查,评分越高说明该项管理能力越佳。
研究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处理与分析,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用t检验与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的变化(±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的变化(±s)
组别 空腹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小时血糖(mmol/L)干预前研究组对照组t P干预前9.6±0.3 9.6±0.4 0.563>0.05干预后6.0±0.3 7.2±0.5 3.626<0.05干预前15.3±0.8 15.4±0.7 0.485>0.05干预后7.6±0.3 9.2±0.4 4.052<0.05 9.8±1.2 9.7±1.3 0.656>0.05干预后5.3±0.5 6.7±1.2 3.856<0.05
研究组干预后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合理运动、血糖监测及定期复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比较(±s,分)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 P遵医嘱用药18.2±0.6 15.8±0.5 4.053<0.05合理饮食18.3±0.6 15.4±0.3 4.523<0.05合理运动17.8±1.2 15.0±0.2 3.656<0.05血糖监测18.2±0.5 15.6±1.3 4.325<0.05定期复查17.4±0.6 14.8±1.3 4.052<0.05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且多发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损坏所致,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临床表现为多食、多饮、多尿、消瘦等症状,可导致心、肾、足、眼等器官与组织病变[4]。目前,临床主要采用饮食、运动联合药物来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疾病进展。然而,由于多数糖尿病患者缺少对疾病的认知,加之我国医疗资源紧张,使得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不够理想[5]。
糖尿病自我管理模式最早由斯坦福大学学者提出,认为该模式可以有效增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效果[6]。目前,我国糖尿病管理模式主要由患者执行,而社区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生活场所,所以开展以社区为核心的自我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我国医疗资源紧张,且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全面实施社区自我管理模式能够有效节约医疗成本与资源[7]。此外,自我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建立起社区医务人员与社区患者之间的合作关系,更符合现代化医疗模式的发展。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3个月时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合理运动、血糖监测及定期复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自我管理模式可以有效调动患者的血糖管理潜能与积极性,纠正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与习惯,进一步保证血糖控制效果[8]。
综上所述,社区糖尿病患者采取自我管理干预可以有效强化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糖水平,适应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应用与推广。
[1]王豫.护理程序法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临床应用[J].河北中医,2014,36(9):1399-1401.
[2]赵芳芳,杨丽,刘玮玮,等.2型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效能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9):5547-5549.
[3]刘向阳,张洁,曹宏伟,等.手机短信随访在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行为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4,22(5):516-518.
[4]沈玲玲.社区综合宣教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情况和血糖水平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34(9):1136-1137.
[5]谢波,张开金,孙子林,等.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培训指导网络项目成本效用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2):6446-6448.
[6]郑敬.九江市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0):5839-5841.
[7]缪苏.健康信念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0):1913-1915.
[8]张小丽,安子薇,汪凤兰,等.应用自我效能理论对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21):3887-3889.
R195
B
1671-1246(2017)22-01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