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花鼓戏审美传播基础研究

2017-11-19 13:13周亚平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岳阳花鼓戏审美

周亚平

摘 要:岳阳花鼓戏的研究资料相对薄弱,对于花鼓戏的审美研究以及受众研究更加稀少。鉴于这种情况,为了切实的了解岳阳花鼓戏的受众基础以及传播传承状况,本文以问卷统计的方式,对岳阳本区域的民众以及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进行分析,相对客观的了解到岳阳花鼓戏的审美基础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岳阳花鼓戏的传承创新进行探索。

关键词:岳阳;审美;花鼓戏

中图分类号:J617.5;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9-0139-02

岳阳是湖南第二大中心城市,其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在湖南地区也是不可小看的。岳阳古称巴陵,其文化历史可追逐到2500年之久。其地理位置优越,接近湖北、江西两省使其交通便利,使得岳阳的经济、文化、艺术均受其他地区的影响,形成了现今多样化的岳阳文化名城。岳阳与湖北接壤,并在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国的封地,所以音乐上受到楚文化的“好歌舞”“好鬼神”的影响较大。而音乐是人类最早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戏剧则在此结合了音乐、舞蹈、文学等多种形式,使人们更加表演形式。

花鼓戏作为大众最热爱的戏剧之一,在湖南省、湖北省就曾有上百个剧团,光在湖南省的花鼓戏就有400至500个剧目。湖南花鼓戏比较有名的就有岳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的故事内容多取材于神话故事、民间故事,主要讲述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追求。岳阳花鼓戏的音乐来自岳阳的民歌,所以几乎都是用岳阳的方言来演唱。岳阳花鼓戏来自岳阳地区,吸取当地民间的素材,是百姓们熟悉的故事和方言,代表着当地的民俗特色。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花鼓戏同其他古老戏曲形式一样逐渐走向衰败,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冲击着岳阳花鼓戏。但在2008年国家非遗项目的重视下,湖南花鼓戏被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现在岳阳花鼓戏出现了“新旧交替”的问题因为花鼓戏艺人的演出机会不多、收入也不尽人意,基本没有年轻人来吃苦学习,而老一辈的艺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能演出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导致花鼓戏面临巨大的危机。好在花鼓戏的背后有着一股隐形的力量支撑着,官方政府和民间艺人、热爱戏曲的民众们对其进行了保护及创新。正由于在他们的努力下,岳阳花鼓戏又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

一、岳阳花鼓戏审美基础调研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戏曲慢慢在广大群众中表现的足迹不太明显了,岳阳花鼓戏鉴赏群体基本上都属于年龄较大的人群,通过对岳阳花鼓戏观看人群(社会上的与在校学生)的调查,大部分青少年认为花鼓戏不符合他们的年龄段,只属于老一辈的人们欣赏,而属于他们的是当今快速发展的科技成果和与现今时代紧进的潮流。借此对在校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就对花鼓戏的喜爱和了解,及最早接触、对其传承等方面,列举了12个问题(如下表,下表是些主要性问题)。

表1 150份岳阳花鼓戏调查问卷统计表

以上是简洁问题调查问卷得出的数据统计,这些问题得出四点:一是总体花鼓戏在人们的视野中还是较常见的,但喜欢它的人较少,二是花鼓戏给人留下的印象平常,三是家长喜欢花鼓戏的较多,这样给下代人自然留下了影响,四是在保护上,大家积极活跃,在表述上说这是民族的东西,具有传承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种种问题的出现,戏剧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当前,戏剧总的状况是处于不太乐观,危机也属于全国性。岳阳花鼓戏自然也不例外了。主要表现为观众的锐减,由此带来演出场次的锐减,上演剧目的锐减,剧团的锐减。在此看来岳阳花鼓戏的发展无非两种前途。一是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通过我们全体花鼓戏人和对花鼓戏追捧的人努力下,保持和延续剧种的艺术生命力,并使之发扬起来;另一种是面临消亡。据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研究所调查统计,我国50年代有360多个剧种,在近30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已然消亡了150多个,这是见诸报端的数字,不是危言耸听,因此我们对于剧种的灭亡(花鼓戏在内),都具备危机感和责任感,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从分析情况看岳阳花鼓戏的发展情况应属于第一种,首先花鼓戏还是个较年轻的剧种,它还蕴藏着内在的生气,它的表演程序、音乐唱腔,没有凝固、僵化,尚处于发展之中;其次,剧团的数量也比较可观。衡量一个戏剧的兴衰,拥有剧团的多少,是一个重要标志;再者;它拥有一个巨大的农村市场,据花鼓戏专家们调查:“最近一段,省市剧团忙不赢,剧团演出多在200場以上。”这样红火的农村市场,我们应该努力坚守和发展。城市市场在近十几年来已逐渐失去,但近年来“国家买单,群众看戏”政策的实施,不少观众又开始回到剧场里来其中不乏青少年观众。提供这个平台,让人们熟悉戏剧,近而热爱戏剧,使观众越来越多起来,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喜欢戏剧的人们愿意花钱来看戏。此外,我们还应看到,城市中的社区和校园,基本上还是一片未开发的资源,我们应发现它去开垦它,可能效果会出乎意料。任何事物内因起主导作用,党和政府的支持,社会力量的赞助,没有花鼓人自身的主观努力,振兴就会变成一句空话。

二、岳阳花鼓戏的传播及传承现状

如今岳阳花鼓戏的传播方式大多在与剧团的演出,像以前人们的口传早已不在了,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戏曲漠不关心,似乎离他们很远似的。岳阳花鼓戏的传播机构主要是剧团,剧团在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播的场所多数是老年群众较多地区,和受政府或需要运用此类型的地方所需演出的场所(后者较少)。作为湘北地区特有的地方小戏,从从过去人们在田间劳作时娱乐的小调,到形成初期的地花鼓,在到现在发展成熟,有自己特色的地方小戏。岳阳花鼓戏的艺术地位及其艺术内涵是不明而喻的,所以将岳阳花鼓戏继承下来就十分必要。但是继承并不意味着将旧的、老的东西一味的照搬下来,将传统的东西发扬传承就是要革故鼎新。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进步,花鼓戏早已淡出主流娱乐。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听流行音乐等,只有一些年龄较大的人喜欢听花鼓戏,热爱这一门艺术。所以必须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创编更多符合青年人审美的剧目,让年轻人也能领略到这一传统艺术的魅力;从唱腔上说,丰富花鼓戏音乐基调的自身变化,如腔句、腔句的段式、调式、音域的扩大等方面,完善花鼓戏唱腔的板式;从唱腔上传授来说,不只局限于老艺人的口传心授,应当加强学校对花鼓戏的系统教学。endprint

通过此次对花鼓戏的分析,我来介绍一下岳阳市花鼓戏剧团,他现已整合纳入了岳阳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现在工作情况大部分是公演,由政府支持,大部分属于巴陵戏,工作大致流程是:定期是每周六下午演出花鼓戏和巴陵戏,演出的预备人员90人(剧团的人数)大戏60至70人、一般演出50至60 人、大致用时2个小时,受众群体一般是中老年人,经常下乡。大部分无经费由政府补贴,招生情况有院校招和自主培养。使得花鼓戏的学习从民间业余学唱到学院式的正规培养。岳阳花鼓戏的形成中融合了许多别的艺术元素,如傩戏,巴陵戏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发展都离不开多元化文化对它的熏陶和影响。所以多借鉴别人好的东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在以“戏”为中心的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完善,最大程度的发挥它的艺术魅力、艺术张力。随着娱乐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戏曲演出逐渐淡出舞台,鉴于这种情况,地方政府更应加强力度,积极采取措施,开发且保留文化资源。岳阳市政府自2001年就决定在中心城区无偿划拨100多亩土地,用以建造岳阳大剧院。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不应抛弃,应让其发扬。

三、岳阳花鼓戏的传承创新

要使得岳阳花鼓戏有所传承就必须保护和创新,必须从民俗内涵上建立花鼓戏形态保护机制,通过多渠道对花鼓戏进行原生态保存。一个地域特定文化生态的变异决定其兴衰存亡,花鼓戏要摆脱生存窘况和发展困境,在政府“生态保护”的呼声中应打破行政区划确立“文化区划”,实施“文化整合”,即以文化为“区划”整合花鼓戏资源。

此外,在保留花鼓戏传统魅力的同时,应当找到拓展演出市场和满足人民文化生活需要的契合点,用时代的音符传承花鼓戏。在内容方面,花鼓戏的视角应对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关系点,展示他们的喜怒哀乐,做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结合,从而扩大自己的听众群。在形式方面,建立在方言基础上的唱腔体系需要在横向借鉴、触合吸收的过程中不断吸收新元素、新思维,不断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使得花鼓戏能以丰厚的底蕴和强烈的时代感向前发展,能紧跟时代,形成不老剧种。

在现代化的社会,花鼓戏也可以引用市场机制,通过文化经济人运作,在一些大型演出活动中安排经典曲目。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尝试对一些优秀的传统曲目进行挖掘、整理,创作改编,使其适应市场需求,举办各类展示和演艺活动;支持教育、研究机构培养专业人才以及老艺人传徒授艺。现在岳阳地区推出一元剧场,推动了花鼓戏的市场效益和传播力度。群众每次仅需花费一元钱,就可到县城最高档的剧场欣赏一场高水准的花鼓戏。自湖南岳阳推出这种“一元剧场”后,群众叫好,剧场叫座。

岳阳花鼓戏是湖南地方戏曲中的一种小戏剧种,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前些年,由于公共财政支持不足,公益文化活动少,岳阳花鼓戏与当地群众渐行渐远。今年以来,岳阳文化部门决定从落实文化惠民的高度,探索举办公益文化活动,即每演出一场花鼓戏,只向群众象征性地收取一元钱票价。

“一元剧场”筹备之初,当地文化部门内部的反对声音不小,原因是影剧院才800个座位,票全售完也才800元钱,而一场花鼓戏演出,从服装、道具到舞美、灯光,加上演员补贴得好几千块钱,明显是在赔本赚吆喝。经过探索,他们走出“政府扶持、企业参与、剧团服务、百姓受益”的一条路子,即演员义务演出,文化馆和剧团再向政府和相关企业争取些补贴与支持,保证了“一元剧场”正常运行。

活动一推出,就深受群众欢迎。9月下旬開始以来,每次开始售票,售票厅门前排起的长队足有100多米,800张票很快售完。花鼓戏上演时,整个剧院座无虚席,就连走廊上,墙角处,也有一些群众或坐或站,过过戏瘾。这样的运作刺激了花鼓戏的发展和传承,领导者应该多想出些花鼓戏发展的契机,多让群众接触花鼓戏。

四、结语

岳阳花鼓戏的传承责任是巨大的 必须争取观众才是切实的目的,特别是青少年观众,毕竟今后的社会属于年轻一辈。同时须知,观众就是剧种、剧团的生命力,占据主导地位,没有观众,戏剧就失去它存在的价值。为了培养和引导观众,我们就要不断丰富上演剧目,这样它才会更加蓬勃发展。随着观众的换代,审美情趣的变化,花鼓戏的表演艺术、风格样式,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样才会与当今审美视角跟进,其受众者也会越来越广泛,相对的其传播的分布更加广阔,传播源也会源远长流。

参考文献:

[1]刘如曾.从事戏曲音乐工作十年——兼谈学习传统,运用传统问题[J].音乐研究,1999(02).

[2]施正鎬.评剧唱法结构研究[J].戏剧研究,1985(02).

[3]谭真明.湖南花鼓戏音乐[M].曲阜:曲阜师范大出版社,2007.

[4]花鼓戏常用曲调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78.

[5]王云玲.浅淡戏曲音乐[J].北方音乐,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岳阳花鼓戏审美
资兴:花鼓戏进校园
季传富
蒸湘区实验小学把花鼓戏请进校园
送出去的儿子
花鼓戏转型经历和湘籍民族歌唱家关联性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浅谈湖南花鼓戏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