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回归后的皇后

2017-11-18 12:47孙婧薇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后妃乾隆皇帝皇后

孙婧薇

【中图分类号】 G6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2

众所周知,皇帝乃一国之君,皇后乃一朝之母。那么作为一朝之母的皇后无论从其所处的社会人伦地位还是其拥有的社会政治地位而言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相对于后宫三千佳丽,皇后居后妃七级中的最高级,负有“昭女教于六宫”的责任;另一方面,面对万千子民,要有“母仪天下”的义务①(《清代皇后册立与八旗大姓氏族》——刘潞),而对于全国上下的女性而言,更是一个具有典范楷模作用的女人形象。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如果说皇帝是夫权和君权的结合,必然导致皇后的身份也具有双重性。清代在位时间长达61年的康熙皇帝玄烨和在位60年的乾隆皇帝弘历,他们所拥有的后妃在清代12位帝王中是数量最多的。在由李治亭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爱新觉罗家族全书——世系源流》中,有不少专家学者把清代12位皇帝分为两大类:第六世皇帝弘历以前的,包括乾隆皇帝在内属于有作为的君主;而弘历以后的则被划归到另一类——有作为而作为不大的君主②(《爱新觉罗家族全书——世系源流》卷一,概述)。儒家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应该说在位时间如此之长而又大有作为的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在整个清朝浩荡的历史中起到了绝无仅有的作用,那么作为一朝之母的皇后,她们的价值和作用必然也会有不同的体现,在此就康熙皇帝的4位皇后与乾隆皇帝的3位皇后进行一个小小的对比,看看两个如此恢弘的时期的皇后有什么样的异同。

一、与立储无关

中国自古就有“母凭子贵,子凭母立”的说法,也正是因为皇后身份的特殊性,历朝历代,尤其是储君登基不久,皇后之争不断。然而就是在统治中国近3个世纪的清朝,自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至宣统皇帝溥仪共计12位帝皇在位期间,无疑后宫也有妃嫔之间的宠爱之争,但却都没有与立储扯上太多的关系。一方面,这和清代储君的确立和传位制度的形成经历了努尔哈赤时期的“八贝勒共理国政,公共举国主”③(《满文老档》“天命七年卷”)至雍正皇帝提出的秘密立储有密切关系,它从源头上彻底断绝的了皇后与储君的关系,便也消除了以立储为目的的后位之争;另一方面,嫡长子继承制④(《清代皇后册立与八旗大姓氏族》——刘潞)是汉族统治者所偏爱的选君方式,这与当时统治中国的满民族固有文化中以个人固有实力决胜负的习惯相矛盾。纵使康熙皇帝真心疼爱皇后,并将元配夫人孝诚皇后第二子允衲立为太子,皇太子的两立两废间,各皇子也难逃仲昆残杀的场面,这也致使雍正皇帝提出秘密立储的方法。

但此处要特别强调的是,康熙帝立允衲为皇太子意将传位于他,进而所引发的一系列皇子间的争夺也并非由于皇后之争所引起,最多可以说是满汉文化嫁接后一个失败的果实。这也是清朝皇帝能够统治中国近三百年的主要原因之一,毕竟后来雍正所实施的储君确定方法为清朝提供了一个相对其他朝代较稳定的内部环境,再加上储君登基后皇后家族势力的扶持,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侧乱。

二、相夫教子,返璞归真

既然皇后的册立与储君的册立没有太大的关系,这也使得清朝的皇后与其他朝代的皇后有所不同。他们可以不必想方设法的视图通过“母凭子贵”得到更多的权利,进而卷入更多的勾心斗角中。从女性角色扮演上来说,清朝的皇后真正承担起了一个女性应该在社会和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她们相对稳定的生活在皇宫里,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

(一)康熙帝的孝诚仁皇后和孝懿仁皇后。康熙皇帝玄烨是清12帝中拥有后妃最多的帝王,可查的就有68人,其中皇后4人,皇贵妃3人,贵妃1人,妃15人,嫔10人,贵人17人,常在8人,答应10人⑤(《爱新觉罗家族全书——世系源流》,卷七,玄烨系,其二,玄烨后妃)。在玄烨所拥有的四位皇后中,孝恭仁皇后乌冬氏由于是康熙十一子胤禛的生母,雍正登基后被尊为皇太后,在此之前还未能名列后位,只是康熙皇帝的德妃。除此之外,康熙的其他三位皇后赫舍里氏孝诚仁皇后、钮祜禄氏孝昭仁皇后、佟佳氏孝懿仁皇后均是在康熙在位期间即以册封为后的,其中,孝诚皇后为嫡皇后,孝昭皇后和孝懿皇后则是继立的皇后⑥《清代皇后册立与八旗大姓氏族》——刘潞)。

赫舍里氏孝诚仁皇后。根据史书中的记载,康熙皇帝和元配赫舍里氏孝诚皇后感情很好,其立允衲为太子也是其对孝诚皇后深爱的体现,太子的两立两废更是缅怀思念亡妻的一片哀思的寄托。除了民间也是的相关记载之外,康熙为孝诚仁皇后所拟的册封谥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康熙对孝诚仁皇后的厚爱:

朕惟王化肇于闺门,洵藉內庭之助;阴教成于宫壶,尤资后德之贤。故皇英嫔而帝道兴,任姒妇而王图永。缅稽淑行,载藉攸存。惟翚服之有光,斯彤管其纪盛。聿彰令闻,爰著徽称。皇后何舍里氏,毓自名门,躬全懿范。作朕元配,正位中宫。慈惠本乎性成,柔嘉维则;温恭笃于天赋,礼度攸娴。主雅化于闺闱,表芳型于海宇。勤两宫之孝养,婉以承颜;遇九御以宽和,恩能逮下。苹蘩时饬,克佐精诚。濣濯常衣,允昭节俭。箴规之益,赞宵旰而弥勤;贞顺之风,御家邦而式化。方期永绥福履,讵意顿隔音容!月掩椒涂,鉴亡兰殿。朕心伤悼,率土悲哀。怀哲思贤,惓徽音于靡尽;扬休玄誉,垂鸿号于无疆。彝典式遵,崇褒用锡。特以册宝,谥曰仁孝皇后。

呜呼!圣善弘宣,奕世颂祎褕之盛;母仪备美,千秋耀琬琰之辉。灵其有知,膺兹光宠。

可见,孝诚仁皇后不仅出身名门,温柔体贴,聪颖贤惠颇得皇帝欢心,更是高雅纯正教化的典范,讨得两宫老人不胜欢喜。除此而外,孝诚仁皇后13岁嫁给玄烨,与其共同生活十载,在整个康熙朝发展的初期而言,孝诚皇后都给予了有力的支持,也许正是这样一位内外兼修的女子,天妒红颜,在其诞下儿子允衲后仙逝,也许也正是这样,使她在康熙的眼中更加成为一个不可多得的异宝。

佟佳氏孝懿仁皇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封后,翌日崩逝,佟佳氏成为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后,在位时间不足一日。之前的孝懿仁皇后一直是皇贵妃,生有一女。之所以把她从4位皇后中挑出来说,确实有她的不同之处。如果说孝诚仁皇后的册立带有家族指婚等一系列非玄烨本人的因素的影响的话,那么孝懿仁皇后的继立确实是康熙帝与孝懿皇后爱情的产物。endprint

孝懿皇后一生并未为康熙诞下龙子,孝昭皇后死后,后宫长达12年无后,直至孝懿皇后临终前才匆匆册立。由于孝诚皇后的死在年轻的康熙帝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继立不久的孝昭皇后又离他而去,对于当时的康熙帝而言可以说有万般的痛楚,只道口难开。如此,他对于孝懿皇后感情的压抑也就不难理解了。而他在孝懿皇后死后所写的诗歌,毫无保留的将两人的情感展露无遗。

在康熙的一生中有如此之多的女人,但真正能够将皇后与妻子角色结合的恐怕只有孝诚皇后一人而已。如果说孝诚皇后是康熙身边的一朵百合高雅幽香,那么孝懿皇后便是康熙身边的一束金桂,悠远弥香。

(二)乾隆皇帝的孝贤纯皇后。康熙皇帝以后后妃制度逐步完善:“皇后主内治,总摄后宫。皇后以下妃嫔分四等:即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这是指同时的额定之数,至于她们中因故死亡或遭废斥而新加册立者,便不在限制之列。”⑦(《清代后宫制度论述》朱子彦、周凯)

据史书记载,“弘历见于记载的后妃共有29人,其中皇后3名,贵妃5名(贵妃多为死后追认),妃7名,嫔6名,贵人3名⑧(《爱新觉罗家族全书——世系源流》,卷九,弘历系,其二,弘历后妃)。从数量上看,似乎逐渐形成的后妃制度并没有成为局限乾隆的条条框框。

民间有说法多认为乾隆是清代最多情的皇帝之一,尤其是在其南巡其间,更是传言不断。但是回到真正的历史中,乾隆确是难得的深情而专一的男子。

孝贤皇后富察氏为乾隆生育2子2女,虽在数量上不及孝仪皇后,却丝毫不影响她作为一个乾隆最爱的女人的地位。“相夫教子”可谓在孝贤皇后身上发挥到了极致。乾隆皇帝更是给予了“历观古之贤后,盖实无以加兹。”⑨(你查一下出处,我没找到)——千古贤后的赞誉。

朕躬揽万几。勤劳宵旰。宫闱内政。全资孝贤皇后综理。皇后上侍圣母皇太后。承欢朝夕。纯孝性成。而治事精详。轻重得体。自妃嫔以至宫人。无不奉法感恩。心悦诚服。十余年来。朕之得以专心国事。有余暇以从容册府者。皇后之助也。

而孝贤皇后的节俭孝顺更是深深地感动着乾隆皇帝。

出身名门的富察氏孝贤皇后与17岁的乾隆皇帝结为夫妇,两人感情极好,伉俪情深,恩爱无比。相伴22年后孝贤皇后侍夫东巡,病逝于德州舟次,乾隆皇帝悲痛欲绝,作为一国之君的弘历“服缟素长达12日”之久追念终生⑩(《爱新觉罗家族全书——人物荟萃》——李治亭,孝贤纯皇后),“丈夫悲痛不已”,寫下数百首悼亡之诗,其辞句感情真挚,令人动容,是乾隆所有诗词中最见真情的上乘之作。至此,弘历不单单是大家所熟知的文韬武略的乾隆皇帝,他更是一个男人,一个丈夫,而做到这些改变的正是没有权利争斗的孝贤皇后。

除此而外,孝贤皇后还是清朝唯一的既是元配皇后,又是储君生母,还深得皇帝厚爱的皇后。再加上这一个教子有方的慈母形象,“母仪天下”当之为“一代贤后”也不为过了。

纵观整个清朝后宫,从中选取最繁盛强大、最具代表性的康熙、乾隆两个朝代,就八旗制度下,满族传统的皇后产生于“八大家族”所不得不具有的政治性而言,能够从带有政治色彩的婚姻中跳脱出来,最终于三千佳丽的脂膏粉黛中,在天子心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得到文武百官贤德皇后的美誉、对天下百姓成为凤仪天下的典范,这于一个女人而言尚且不易,更何况是母仪天下的一朝之母。endprint

猜你喜欢
后妃乾隆皇帝皇后
「二皇帝」和珅对乾隆皇帝的进贡(下)
「二皇帝」和珅对乾隆皇帝的进贡(上)
「二皇帝」和珅对乾隆皇帝的进贡(中)
从《太常因革礼·庙议》后妃袝庙问题看北宋的礼制运行
宋代后妃形象初探
遇皇后
乾隆皇帝与平桥豆腐
被放逐的皇后
皇后“投球”
宋代后妃与帝位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