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积德
【摘 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不再是单方面地教授给孩子知识,提高孩子的考试成绩,而更加地偏向于对孩子情感、思想的教育。体验式阅读教学以尊重学生的体验感悟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感悟来了解阅读内容,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是一种适应新时代人才要求的很好的阅读教学方式。虽然体验式阅读教学具有很多优势,但它还尚未普及,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因此,如何将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更好地运用到农村小学中应成为每个农村语文老师的关注点。本文主要从体验式阅读教学的优势与让体验式阅读教学更好地运用到农村小学的策略两个方面来谈,希望对广大农村教师有所启迪。
【关键词】 体验式;阅读教学;农村小学
【中图分类号】 G6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2
体验式阅读教学是一种基于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情感,可以让学生的思想、情感、举止等方面得到很大进步的教学方式,它的重点为学生自我的生命意义以及语文科目的人文性,以引导阅读者为基础,让阅读者用自己的想法感悟来更加深刻地了解阅读的内容。目前,由于体验式阅读教学本身的优越性,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它,在资源丰富、条件更好的城市似乎是很容易适应这个新型的教学模式,但在农村小学中却尚未普及。早在九十年代时期,国家为了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推出过“撤点并校”的政策,在没有仔细考察的前提下就确定了相关模式,造成了许多孩子上下学路途遥远或是困难的局面,并且教学质量也未见有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如果这些问题还无法得到解决的话,教育部之前付出的辛苦努力都付诸东流了。体验式阅读教学能让农村小学发挥出自己的本土优势,下文便来介绍它的具体优势。
一、体验式教学的概念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它所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还在于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
具体落实到小学语文阅读,体验式学习方式是让学生直接接触阅读材料,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内心需要出发,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动眼,动口,动手,动心,诵读,联想,想像,凭借直观直觉设身处地、入情人境地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切身感受,仔细体味,深入揣摩,全身心投入课文之中,走进作品的生命,亲历阅读实践活动。语文阅读教学中体验式学习方式的内涵和特征。所谓语文阅读教学中体验式学习方式,就是在语文阅读教學中教师指导学生采用体验式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并最终实现学生在语文课外阅读中能自主运用体验式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二、体验式教学的特征
具体体现为:第一,强调身体性参与。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还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就用自己的身体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第二,重视直接经验。从课程上讲,就是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从教学意义上讲,就是要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从学习角度来说,就是要把直接经验的改造、发展作为学习的重要目的,间接经验要整合、转化为我儿童的直接经验,成为儿童素质有机组成部分。
三、体验式阅读教学的优势
1、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即为,老师在教授一篇课文时,会在课前提出几个问题,例如: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学生们带着问题去阅读,虽然是显得更有目的性和高效性,却丢失了自己的思想、感悟能力,久而久之,学生便只能读懂文章的情节等字面意思,而无法独自挖掘出作者的思想、主旨。体验式阅读教学会重视学生自身,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思想、经历来读懂文章,而不是由老师引导完成看似高效漂亮的阅读工作,这样,学生便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出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了自己独自探索课文深层意义的目标。
2、引发教师、学生、文本多方面的交流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无非是学生与老师、学生与文本两个交流途径,很少实现学生、老师、文本三方面的交流,一方面,易造成学生将阅读仅仅当做一项任务,无法发现作者的内心想法与作品主旨;另一方面,易造成学生过于依赖文本,把阅读感悟变成了死记硬背,失去了阅读的本身意义。而体验式阅读教学注重引导学生、教师、文本三方面的交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过不同的交流,进行思想的碰撞,感悟出对文本的深刻体验。
3、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
语文学科由于具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积累特点,即使是短时间投入大量的精力、时间也收不到很显著的效果,因此,有不少的学生认为语文即使没有每堂课都认真地听了也不会和别人拉开太大的差距,甚至有学生认为语文就是靠天赋的,索性直接放弃了语文,而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比较容易甩开对手的理科科目上,综上所述,主要原因还是源于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太少。而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具有形象生动、更注重学生内心世界的特点,它不是一味地传授可以考到高分的语文知识,而是在用它的人文性来感染着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开始喜欢上语文教学课堂。
四、让体验式阅读教学更好地运用到农村小学的策略
1、老师亲自制定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情况的教学模式
农村孩子因为本身性格不太自信、知识面不够广阔等因素,可能不太适应于一般的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这样生掰硬套地教学,不但没有发挥出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真实优势,还丢掉了农村孩子本身的优点,因此,为了让体验式阅读教学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老师需要根据自己班上孩子的心理特点与学习情况制定详细而系统的教学模式,最好能体现出农村教学的本土优势,让学生们学习农业文明,感受农耕精神,在体验中提高自己的知识积累量与认知水平,用自己的长处来遮盖自己的短处。这种适应学生心理特点与学习情况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地发挥出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真正作用,还可以于不知不觉中提高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实在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endprint
2、贯穿好素质教育的思想,将学生自身作为重点
虽然现在的教育大多是在提倡着“素质教育”,但仍有一些学校过于看重了考试分数,将一项美好而有意义的教育活动硬生生地变成了深受应试教育荼毒、学生抵触的教育,教师把学生的思想任意驰骋的地方变成了禁锢学生思想,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场所,学生被大量地单方面地灌输考试知识,拥有着多样的应试技巧,却失去了丰富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这实在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因此,体验式阅读教学一定要以学生的感受感悟的中心,让学生不再是被迫或是被动的学习,让学生也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进行阅读学习,发现自己以前发现不了的问题,进而提高思考、思维能力,不再是只会考试的“应试机器”。
3、多留空间,培养独特体验
体验性阅读最根本的特点在于个性化。要达到每个学生眼中的哈姆雷特形象各不相同的效果,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体验性阅读时务必给学生留下阅读空间。首先在阅读之前,教师要多提供资料,少作阅读提示。资料有助于学生在阅读时进行参考和分析。其次在阅读中教师要多一些肯定,少一些統一。由于每个人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个不相同。学生对课文理解也肯定个不相同,学生的情感体验、审美体验也会千差万别。教师此时要有宽容之心,不能以教参或自己的观点去统一学生的体验,而是允许或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
五、结论
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具有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发教师、学生、文本多方面的交流、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等主要优势,然而,在不影响教学目标、课堂效率的前提下,如何合理地发挥出其该有的作用也是不是一件简单事,尤其是在资源、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小学,更加需要老师的百分百的投入,让农村学生体会到不落后于城市学生的教学质量,不再是教育界的尾巴,让学生成为思考能力强大、情感丰富的顺应新时代特点的人才,而不是只会考试的“应试机器”。
参考文献:
[1]周丽华.对“体验式”阅读教学误区的思考——《东方之珠》教学案例与反思[J].教育科研论坛,2004(11):34-35.
[2]王平强.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之策略[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5,33(4):35-40.
[3]贺非非.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及其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5.
[4]王平强,徐文彬.阅读教学中学生情感体验的影响因素探析——兼谈小学语文体验式学习[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6):25-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