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淑珍
南昌市城东学校是一所原厂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学条件差;教师年龄结构两极分化,老的老,少的少,老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年轻教师经验不足;教师结构也不合理,中小学教师配比不均衡,很多初中老师都是从小学上来,老师教学任务重……“穷则思变”,面对这样的现状,要想生存只能改变。2009年,正值课改的机遇,幸有“前人引路”。但课改是个开放题,没有标答,每个学校校情不一样,每个学校的生源不一样,照搬别人的模式肯定是行不通的,还得边做边改,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一、我校课改模式
通过半年的学习、尝试、改进,我们确定了自己的模式。我们的每一堂新授课如数学课堂,大致框架是这样的:首先是自学环节。学生在学校或在家自主预习,借助课本、教学参考书及导学案,在自学过程中把不懂的问题、不确定的问题做好标记。然后是对学、群学环节。学生把自学过程中做了标志的问题,课间通过对子间、组内、组外方式交流互助解决;再次是分组展示环节。学生把所有问题在课堂上反馈展示。最后是达标测评。以课后作业的形式完成。
第一环节,学生熟悉知识点,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及自学能力不同,大致能解决30%~90%以上的新知问题。第二环节,课后时间的对学、群学再解决一部分問题。第三环节是关键,通过分组展示,对已掌握的学生来说是巩固新知的作用,对未掌握或掌握不全的学生来说是获得、补充的过程;对老师来说是掌握学生是否学会了本节课内容,获得的新知是否正确,掌握了多少……的过程,老师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要高度集中,不仅要聆听、观察学生的反应,判断哪些学生掌握了,哪些学生未掌握,同时还要补充、纠正、评价学生的学习……第四环节,达标测评通过测评,找到学生知识点中共性的问题、关键的问题,在利用章节性的反馈课集中展示。
步骤不多,但其中涉及的细节问题却很多,要保证学生在每一环节都达到或尽可能接近老师预设的效果,是一件细活,费脑费心。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1.转变观念,不急于求成
要课改,首先要转变观念,不管是基于什么原因需要课改,也许是主动的,也许是被动的。面对课改一定有人赞同,有人不赞同,这么多年延续的传统教学模式,并不能因为课改就被全盘否认了。不管是课改也好,传统模式也好,都各有千秋。但是,老师决定要课改,观念的转变是十分重要的,否则,就一直在被动接受课改模式的教学心态中,那样不管如何尝试都是会失败的。这样的失败不是来自“改”的本身,而是来自老师主观上的排斥。所以,既然决定要改,就要坚定信念,并主动去探索,就一定会创造出有效的经验、策略及方法。
特别要注意的是:改的过程不是对传统教学的推翻,而是通过“改”的摸索比较并找到两者的共同与个性,并取两者之长来优化课堂。
2.习惯养成,事半功倍
课改初期,具体操作中的许多细节问题不能急于求成,慢工出细活。
这里的细节涉及方方面面,这些工作大多与班主任有关,科任老师也要积极配合班主任。班主任从初一新生入校开始就要动脑筋了。
分好小组、分好对子,建立学生的团队观念、选好班干、培训班干、培训学生、制定班规……
(1)分好小组:小组建设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2)集体观念的建立:开学初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以组为单位评比,不断强化学生团队意识。
(3)选好班干:好的班干强过好班主任。选好班干后,要培训好班干,放权给班干,大事小事,由他处理,班主任不是放任,而是指导他。班干部的责任分工细化(纪律、预习、作业检查、记分……),切忌三个和尚没水喝和“一肩挑”的情况。
(4)培训学生:学生的学习过程,(预习、对学、群学、展示)需要达到的要求(预习的方法、预习达到的最低要求、展示过程中的流程、要求,点评的方法……)
培训是关键。培训组长和学科长,再由他们分头培训组员。班主任和各科教师要分别进行展示形式、内容、礼仪的培训,组织小组长观摩学习,开展多种展示形式培训如组内展示、组间展示、班级内展示等。
培训学生的内容包括:
①预习方法、时间分配、目标解读……
②展讲:分工、配合、衔接、站姿、站位、抄题……
③点评:从哪些方面进行点评?什么时候点评?
④班长、组长培训:作业检查、帮扶、分工、累分……
(5)制定班规:每项工作,一天的学习、生活的每个环节,班主任老师都要对学生有明确的要求,落实成班规,这个班规的制定要与学生一起完成,甚至在制定班规的过程中,老师最好是配角。这样班级管理就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了。
这些就是学习的规范,培训学生的过程是由“老师告知—学生模仿—养成学习习惯”的过程。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把这些好的习惯培训给学生。
好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完成这些,课改的模式就基本成形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