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春艳
儿童有着他们对世界的理解,这便是儿童的理论。这些理论与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理论、成人意义上的理论有着区别,因而仅仅是一种朴素理论。儿童认识的发展变化,实质上是儿童朴素理论的发展变化,这样的例子在幼儿园有很多。
一天中午,小朋友在安静地吃午饭,忽然,第四组的小朋友对着墙壁指指点点,边说边笑。陈怡雯冲我眨眨眼,兴奋地指指墙壁。我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蔚蓝的墙壁上晃悠着许多跳跃的光斑。几个男孩子摇晃着小碗,得意地说:“老师,我的小碗会发光。你看!”他们摇着不锈钢制成的小碗,对着墙壁上涟漪般跳跃的光斑咧嘴笑。
我决定考考这群家伙。以下是我们的对话:
T:这些光斑是怎么来的?
S:是小碗发出的光,照到墙壁上。
T:为什么我的碗不发光。
S1:我们的碗是银色的,你的碗是黄色的。
S2:我们的碗是金属做成的,你的是塑料的。
S3:我的碗里有汤,水亮亮的,发光。
S4:教室里很亮,碗就能发光。
T:有的小朋友觉得教室里亮,碗就能发光,那要是教室里黑乎乎的,小碗会发光吗?
S:会的,因为碗是亮的,它还能发光。
看来,在孩子的心目中,凡是看上去有光泽的物体就会发光,他们并不明白这些物体本身不会发光,他们只是反射光。我拉上窗帘,墙壁上的斑斑点点顿时消失了。以下是我跟孩子的对话:
T:现在小碗还会发光吗?
S:小碗会发光,但是教室里太暗了,就看不清楚了。
我又拉开窗帘,将那些在阳光直射下的小碗移到远离阳光的地方。
T:現在呢?小碗还能发光吗?
S:这个碗在亮的地方,发出的光才强烈。在光线暗的地方发出来的光就比较弱,所以看不到了。
这就是儿童的朴素理论,那么天真、可爱的回答。虽然他们知道光的照射性,却不知道小碗只是在反射太阳的光。孩子固执地认为看上去亮亮的东西就是会发光的,诸如玻璃球、水、镜子、水晶发卡、珍珠……这些东西在孩子的眼中都是会发光的。我想如果直接告诉孩子关于阳光、小碗与光斑之间的联系,他们并不能接受。于是我让所有的孩子都拿着小碗,反复行走在阳光直射的窗户前很远离阳光的角落,让孩子亲自体验,在什么情况下光斑最多最强烈。
慢慢的,有孩子跑来告诉我:“老师,我让阳光照进小碗,小碗就找出光斑了。如果阳光没有照在小碗里,小碗就不会发光。”很快,好多孩子都发现了这个秘密。我问孩子:“那么,到底是谁在发光?”有一部分孩子回答是太阳。趁热打铁,我将反射原理向孩子解释了一番。
面对孩子“不正确”的理论,我们不能立即去排除,而应加以利用。事实上,儿童的这些朴素理论也不是教师想排除就能排除的,与其做排除的无用功,不如正视这些朴素理论。
儿童拥有朴素理论,儿童的认知的发展变化就是朴素理论的发展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是理论的学习者,即教师应向学习其它理论一样,认真地学习儿童的朴素理论,搞清楚儿童的朴素理论是什么、有些什么类型、特点,理论内部的概念关系是什么等等。其次,教师理论的运用者,即教师必须亲自体验儿童的这些朴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运用。因为只有如此,才可能达到第三种角色,即教师成为理论的质疑者。教师应向这些理论提出质疑,提出挑战,促使儿童朴素理论的发展变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