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津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现行历史教材内容丰富,还增加探究题,旨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彰显素质教育的特色,适应了时代的要求。然而,由于农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缺乏、教材过多的容量、专业性强的表述,导致“探究”形同虚设,加上近年来试题趋难,问题越来越“细”,越来越“活”,教师似乎都在“依卷施教”。笔者在教学中不断遭遇“雾霾笼罩”的困境。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在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实际(以下简称社会课),提出一些自己的疑问和看法。
这两年,我们极力提倡素质教育,力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核心素养,可教师们却都在埋怨学生能力“一代不如一代”,是何原因?放眼周边,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使出浑身解数以提高应试能力,“题海战术”非但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反而愈演愈烈,我们的学生俨然成了一台台“学习机器”,学习兴趣严重受挫。此外造成学习能力下降的因素还有:考零分也能毕业的学校制度,“大学生为高中生打工”的社会环境,教师因教育手段的种种限制而畏首畏尾的教育现象……部分学生的学习动力逐渐缺失,从而影响了学习能力。
一、课时容量大,知识繁杂,何以在课内落实“双基”
心理学、教育学专家研究表明,记忆内容过多,会降低记忆效果。而历史課每课时要识记的基础知识,包括人物、时间、地点、地位、成就等,知识众多而繁杂,而且几乎天天更新,这对于缺乏历史知识的初中生来说,实在不便记忆。但,知识是技能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前提,要储备知识,就得“学而时习之”。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笔者再三尝试,最终采取了如下做法:
为了面向全体学生,先引导学生根据提示找出教材重点以落实基础;再根据时间决定拓展提升题的安排。为了节约作业评析时间,笔者力求把作业与新课合二为一,即讲授新课时,把作业本中能体现“双基”的问题,作为题材引入新课。这种方法,虽然能在讲授新知的同时完成了作业,免去了学生做、教师析的时间,却减少了学生独立作业的时间,不便于独立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问题专业性强,学生不懂其意,何以提升核心素养
所谓核心素养,通俗一点讲,就是忘了从教材学到的、剩下来的那部分最基本的东西,即素质、能力。虽然根据课标要求,类似上述专业性强的知识,大多是不需要学生掌握的,教师本可以点到为止,无须深入。然而,近年来试题难度加大,“细”题渐增,也越来越“活”,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综合能力,许多问题对于大约一半的农村学生而言,简直是不知所云。笔者认为,试题应该“活”,但不必“偏”,试题应以课标为依据,以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为基准,适当提升难度和灵活度,以便考查学生的能力获得,促进其思维的活跃发展。对于学生难懂的、专业性强的知识,若能体现学科素养,试题要出,教材也必须使用,否则就失去了学科特色,但教材应该给予注释,便于学生及时查看。
三、探究时间仓促,形式单一,何以提高探究的有效性
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对信息的搜集和处理能力、合作精神、探究能力,教材不仅在每课设置探究题,还在每个单元都设探究课,其中的问题不仅数量较多,难度也都递进升级,这既为教师提供了更好设计教学程序的思路,也为学生思维的拓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更是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因此,小组合作探究已然成为目前各种公开课的宠儿。纵观这些探究形式,大多采用组内分工合作。其结果如何?一来造成了大部分学生只负责自己“分内”的事,忽视了其他问题的探究和其他能力的培养,虽说分工可以轮流,但大部分学生喜欢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任务,几乎不会改变;二来教师一般只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探究,还常有“快点儿”之类的催促,如此匆促,学生真的“探究”了吗?如若不催,一课时又岂能完成教学任务?对此,笔者深有感触。
笔者认为,根据探究课内容的广度、深度,以及设置探究课的目的,若真要实现探究课的价值,至少得提前在周末布置此类作业,由学生亲自搜集信息、筛选信息、进行社会调查等,上课时由学生展示他们的实践结果,然后学生讨论、分析、组织语句、笔记、消化,如此一来,学生不仅有充裕的时间可以探究,还可以通过多样的实践形式提升各种能力,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体现,探究才能有效。否则,匆忙的探究充其量只能算是“思考”。
教材是教师的教本,也是学生的学本。教学的根本标准是课标,对象是学生,我们只有把握时代脉搏,认真研究课标和学情,才能从广度和深度上优化教材内容,从而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最终走出山重水复之境,探寻到合适的教学之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