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根据岫岩地区人工林资源现状及“十二五”期间森林抚育取得成就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森林抚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及其效益评价。
关键词:森林抚育;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S7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933148
依据2016年资源变档数据,岫岩有林地面积3200km2,
林分蓄积量780万m3。其中人工林面积580km2,蓄积量280万m3,人工林中幼龄林面积321km2,中龄林面积123km2,近熟林面积105km2,
成熟林面积27km2,过熟林面积4.67km2,面积比重为5.6:2.1:1.8:0.4:0.1,龄级结构严重不合理,幼龄林面积过大。由此可见,森林经营主导方向为中幼林抚育。
1 “十二五”期间森林抚育成就
“十二五”期间共完成森林抚育任务93km2,经省林业厅主管部门验收全部合格。提高了林地生产力,通过密间稀留、砍小留大、留优去劣等手段,促进了林木生长,提高了森林的“三大效益”;缓解了林区就业压力,通过开展森林抚育工作,解决了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提高了林农的经济收入;促进了林区经济发展,面对天然林停采的大趋势,开展森林抚育工作将成为解决林区经济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2 存在问题
2.1 森林经营工作比较薄弱,森林整体质量不高
由于受历史因素长期影响,森林经营没有得到应有重视,严重影响了森林整体质量的提高,岫岩县低产、低效林分占20%以上,随着近年来岫岩县人工林的快速发展,中幼林抚育任务越来越艰巨。
2.2 中幼林面积比例逐年增加,森林抚育难度加大
随着林业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退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工程等一系列林业造林工程的推进,加之天然林停采,人工林木材价值连年上升,林农盲目追求人工林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林农造林积极性大大增加,2009—2016年,人工林以每年近33km2面积递增,人工林面积逐年增加,由于林农普遍造林密度较大,造成林分郁闭度过大,林分透光不良,卫生环境较差,枯枝交错,林木整体质量下降,影响林木正常生长,林下灌草盖度达不到30%,严重影响土壤保水量及固碳效能,一度造成“綠洲荒漠”现象,影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中幼林抚育工作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岫岩县森林经营管理工作的主旋律。
3 森林抚育采伐对象
根据森林经营技术规程规定,森林抚育采伐对象为中、幼林阶段,林木分化明显,出现自然稀疏现象,平均胸径连年下降的林分;近熟林培育大径材以及需要进行冠下更新和冠下更新的林木受到保留木抑制的林分;遭受到火灾、病虫害及风雪等自然灾害轻度危害的林木。
4 森林抚育采伐种类
4.1 透光抚育
在幼龄林内进行,对混交林主要是调整林分组成,改善林分结构,伐除影响目的树种正常生长的藤本植物,灌木和非目的树种,以及目的树种中部分生长不良的林木,在单纯林内主要是调整林分密度,伐除过密和质量低劣,无培育前途的林木。
4.2 生长抚育
在中龄林至近熟林阶段进行,主要是调整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伐除过密的,生长不良和质量低劣的林木。
4.3 卫生抚育
在林分或主要树种达到成熟龄之前的各林龄阶段均可进行,主要是伐除遭受到火灾、病虫害、无培育前途的林木。
5 效益评价
5.1 经济效益
森林抚育建设工程的启动,将有力于推动岫岩县林业经济建设,在工程建设范围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十三五”期间预计完成森林抚育面积93km2,人工林中幼林单位面积蓄积量由目前60m3/hm2提高到80m3/hm2,增加森林总蓄积量14万m3,
价值6000万元。结合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林农可得到国家补贴1400万元,可生产木材8.4万m3,价值5040万元。
5.2 社会效益
森林抚育建设工程的实施,可提高岫岩县范围内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的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可增加农村就业人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5.3 生态效益
通过森林抚育工作的开展,调整了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林分密度更加合理,林内光照条件、卫生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加速了剩余物的分解速率,提高了土壤肥力,促进了保留木的生长,森林的生态功能,固碳效能进一步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5.4 综合评价
森林抚育建设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它对于加快岫岩县森林抚育,提高森林总量,改善生态环境,扭转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局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意义。
作者简介:纪桂胤(1976-),男,辽宁岫岩人,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调查规划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