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成像诊断子宫内膜癌分期

2017-11-17 12:58朱曼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7年10期
关键词:肌层磁共振例数

朱曼

(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永城476600)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成像诊断子宫内膜癌分期

朱曼

(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永城476600)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90例,术前行磁共振成像检查。比较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肌层浸润程度的诊断差异。结果: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分期诊断准确率高于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浅肌层和深肌层浸润准确率、灵敏度以及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和肌层浸润程度等方面的诊断准确率高于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

子宫内膜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成像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原发于子宫内膜上皮,发病率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0%~30%,好发于绝经期或绝经后期的妇女[1]。近年来由于普遍应用更年期激素替代疗法,发病率逐年上升[2]。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此应提高子宫内膜癌分期和肌层浸润度程度的诊断准确率[3~4]。本研究选取9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通过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磁共振动态增强(DCE)成像两种诊断方法进行检查并比较两者在诊断分期和肌层浸润程度方面的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90例,所有患者已经过病理确诊。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51.3±2.1)岁;其中绝经期妇女23例,绝经后妇女67例。所有患者均无磁共振检查禁忌,未患肾炎、肝病和其他类型的妇科肿瘤等疾病。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检查方法 选用CE公司的Signal.5T磁共振扫描仪,利用MadradSS300高压注射器注射0.1 mmol/kg的钆喷酸葡胺造影剂注射液。患者取仰卧位,且膀胱处于轻度充盈状态,扫描水平骶髂关节至耻骨联合下的位置。平扫:横断位和矢状位进行T2WI扫描、横断位进行速T1WI扫描,根据患者情况的不同做冠状T2WI扫描。DWI成像:先进行校正,进行平面二维成像扫描,根据T2WI的参数进行定位,厚度5 mm,层间距1 mm,扫描视野为36 cm×36 cm,128×128矩阵,激励 4次,扫描 48 s。DCE 成像:分别在20 s、60 s和120 s进行扫描,采用矢状面和横断面成像,矢状面的扫描视野为36 cm×36 cm,256×192矩阵,横断面扫描视野为36 cm×36 cm,320×224矩阵,矢状面为4 mm的厚度,1 mm的层间距,横断面为5 mm厚度,1 mm层间距。

1.3 判定标准 检查结果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联合诊断观察,根据FIGO分期法判定分期和病理情况:盆腔侵袭情况、宫颈肌质浸润、阴道侵袭情况、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和附件转移情况等。浸润程度的判断标准[5]:病变厚度大于50%为深肌层侵犯;小于50%为浅肌层侵犯。灵敏度=筛检阳性例数/确诊阳性例数×100%;准确率=诊断准确病变例数/确诊阳性例数×100%;阳性预测值=真阳性例数/全部阳性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磁共振DWI和DCE成像对整体分期的判断子宫内膜癌分期DWI正确判断77例,准确率为85.6%,DCE成像正确判断为64例,准确率为71.1%。DWI分期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DCE成像(χ2=7.02,P<0.05)。DWI与病理结果比较 Kappa为0.870>0.75,表示一致性较好;DCE成像与病理结果比较Kappa为0.567<0.75,表示一致性一般。

2.2 DWI和DCE成像对肌层浸润程度情况比较DWI深肌层和浅肌层的准确率、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DCE成像,P<0.05。见表1。

表1 DWI和DCE成像对肌层浸润程度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一般好发于绝经期和绝经后的妇女,临床表现特点为绝经后仍然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未绝经的妇女出现异常经量和经期改变现象。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首选手术治疗,但其预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准确评估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术前分期、宫颈受累情况和肌层浸润深度对其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报道[6],肌层浸润>50%的转移率显著高于肌层浸润≤50%,且影响患者5年生存率。MRI在诊断软组织时分辨率较高,可准确判断肿瘤是否侵犯肌层、结合带、宫颈及宫旁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现象等,对于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术前分期及手术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时T2WI开始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癌,检查时一般和DCE同时使用,进行读片时可明显提高肌层浸润程度的诊断准确性,有研究报道称其准确率达到98%。但对于单独使用DCE成像进行诊断尚存在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其诊断准确率较低。DWI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肌层浸润程度诊断的准确率已从62%提高到90%,有研究表明DWI优于DCE成像,这一研究已被得到验证。研究者还发现评估肌层浸润程度时,利用T2WI和DWI及DCE成像联合使用,比单独使用时诊断效果更好。对肌层浸润程度的评估一直受诸多因素影响,常见因素主要包括子宫腺肌病、连接带缺失、子宫肌瘤和较差的肿瘤肌层比较。此外,采用DCE成像时,连接带缺失会影响肌层浸润程度,可造成检查医师意见不一致;而利用DWI进行诊断时往往可达成一致,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DWI的整体准确率显著高于DCE成像,且DWI的浅肌层和深肌层的准确率、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DCE成像,说明DWI对子宫内膜癌的分期及肌层浸润程度的诊断价值高于DCE成像。且DWI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也显著高于DCE成像,其中的原因可能是DWI可有效消除相关混杂因素。综上所述,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应用DWI评估子宫内膜肌层浸润和分期诊断均显著优于DCE成像,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

[1]安奇,杨靖,朱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增强扫描在早期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2,34(5):486-491

[2]刘兆恩.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探究[J].当代医学,2013,19(24):145-146

[3]邢庆娜,张小安,赵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价值比较[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8(1):113-116

[4]赵修法,徐巧燕.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21):3220-3222

[5]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8

[6]邓凯,张成琪.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1):6843-6845

R445.2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10.069

2017-09-01)

猜你喜欢
肌层磁共振例数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更正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