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希利尔 文 柳术军译
走,去莎士比亚家里喝喝茶
[美]希利尔 文 柳术军译
你一定知道鼎鼎大名的莎士比亚吧?要知道,他可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这一次,我和咖啡猫要去他家里做客了,为了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渊博的学识,我提前在网上找到了图片,这些房子一下子吸引了我,它们几乎都是带有尖顶的小楼,而且一座连着一座,看起来既古朴又优雅,为什么要把房子设计成这样呢?
这就要从英国的建筑风格谈起了,据说,这种建筑叫“都铎式”建筑。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奇怪的名字,这就要从许多年前说起了……
我认识一个小男孩,他没干什么坏事,却莫名其妙地被锁了起来,你能想象这是什么样的场景吗?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事实上,他只是去了一家大博物馆参观一些绘画作品,却不小心被锁在了屋里。那时的他穿过一间又一间画廊,走得浑身酸痛乏力,突然看见有间屋子里有一个舒服的沙发,就坐上去休息。沙发实在太舒服了,再加上他非常疲惫,不一会儿就坐在沙发上睡着了。等他醒来时,天已经黑了,他开始有点害怕了。接着,更恐怖的一幕发生了——小朋友惊慌失措地跑到门口,却发现门被锁住了,而他的周围竟然全是高大的古埃及国王的石雕像!在黑暗中影影绰绰,阴森恐怖。
他不停地喊叫,用力捶门,但没人听到他的叫喊,因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早就下班了。这个可怜的小朋友只得整晚都待在里面了。第二天早上,当守门人打开博物馆的大门,看到门口有一个又怕又饿的小朋友等着出去时,感到十分诧异。
听完这个故事,你是不是和那个小朋友一样,觉得博物馆住起来很不舒服,哪怕就待一晚也不情愿呢?事实上,我们在杂志中介绍过的许多建筑都不适合居住。你想想,谁会喜欢住在冷冰冰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摇摇欲坠的比萨斜塔里呢?
在很久以前,人们就开始修建自己的住所了,那为什么这些房子没有像前几期提到的那些建筑一样,在建筑史上占据重要位置呢?
那是因为人们修建的住房通常用木头建成,渐渐就腐朽了;有些房屋像鞋子、衣服那样磨损了;有的旧房子被拆掉用来修建新房子;还有一些房子被烧毁了,不像神庙或者大教堂那样保存那么久。因此很难找到一栋像古希腊庙宇那样古老的住房。
但是住房通常要比蜚声中外的建筑更有趣,一般人肯定也会更喜欢普通住房。以英国为例,人们对普通住房的要求就远远超过各种著名的大型公共建筑。下面我就给你们介绍一下英国的建筑风格吧。
英国的建筑风格一直在变化,起初是以尖顶为重要标志的哥特式建筑,在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时期,英国统治者都来自都铎家族,那时英国的建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原来的哥特式风格大相径庭,所以人们就给这种建筑风格起了另一个特别的名字——“都铎式”建筑。“都铎式”建筑是英国所有建筑中最具英国特色的,兼具哥特式建筑与文艺复兴式建筑的特点。
都铎王朝时期,中世纪城堡的地位渐渐被庄园取代了。庄园的墙壁上通常有高大的凸窗,突出于墙壁之外,有些甚至有三层楼高。都铎式建筑的窗户通常是平顶,设计非常简洁,主要用作舒适实用的住房。都铎式房屋不仅外观漂亮,而且非常舒适温暖。修建这种建筑用的材料像石块、砖头或木头和石灰的混合物,全都可以在邻区找到。所以这些房屋和周围的环境看起来非常和谐,毫无突兀之感。
既然都铎式房屋主要用作住房,内部肯定要比外部更重要了。都铎式房屋的外观非常不起眼,都铎式庄园的一层通常是一个大厅,第二层通常是一个横贯整座大楼的大厅或一条长廊,长廊将二层所有的房间连接在一起,上面通常挂有家庭成员的画像。
都铎王朝时期,除了大型庄园外,还留下了许多小型房屋,一层通常由砖块砌成,更高几层则用橡木做支架,里面塞满了砖块和石灰。黑色的木支架衬托着白色的石灰墙,非常醒目。小朋友喜欢把这种上面有横条纹的房屋叫作“斑马房”,事实上,它的学名叫“半木结构建筑”。
半木结构在英国很常见,许多看起来有趣的小旅店或者酒馆都采用这种结构。这些老旅店的名字非常奇怪,像熊猫、狐狸、丑小鸭、羽毛,以及小孩和鹰旅店等等。驿站的马车过去常在这些地方停留,经过整整一天的奔波,旅客会觉得这些小旅店格外温暖舒适。
在英国,有两座半木结构的小房屋非常受欢迎,一座是莎士比亚故居,还有一座是莎士比亚的妻子安妮·海瑟薇的故居。瞧,下面就是莎士比亚位于斯特拉福德的故居,他就是在这儿出生的。
英国的房屋朴实、舒适,像画一样漂亮,你喜欢吗?
现在,我迫不及待地来到了斯特拉福德镇,这是大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故乡。经过多年的开发和保护,这里还保持着几百年前的样子,同样风格的建筑一座挨着一座,几乎每一栋房屋的顶层上方都带有一间小小的尖顶式阁楼。
半木结构建筑看起来结实又漂亮,大剧作家莎士比亚之所以能写出这么多精彩的剧本,优雅的居住环境显然也为他提供了许多灵感吧!唯一的问题是,这里的人实在太多了,我顺着人流漫无目的地走,差一点儿被挤成了“咖啡饼”!
我跟随人流走进客厅,灰暗的木柱,粉白的墙壁,对比强烈。房屋的一侧有石砌的壁炉,所有的家具都是16世纪时的式样,有桌椅板凳、镜子、玻璃瓶和水壶等。里面还有一张小木桌,原来这是莎士比亚在镇上小学念书时使用的课桌啊!
1564年,莎士比亚在这里呱呱坠地。大约在1587年,他离开故乡,独自一人去伦敦谋生。他先后当过马车夫、演员和编剧,随剧团奔走四方巡回演出,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写出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等剧本。1613年左右,他返回故乡,住在他舒适的小房子里,直到52岁与世长辞。
在莎士比亚的故居兜了一大圈儿之后,我发现自己爱上了这种温暖的小房子。将来,我希望自己也能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对了,在靠近屋子窗户的桌上还有一本厚厚的签名簿呢,游客可以在上面签名。我自然也毫不犹豫地留下了自己的“爪印”。以后大家来这里参观,也许还能看到我想对莎士比亚说的话呢!
选自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希利尔讲艺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