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金宝:琴人合一的苏式理想

2017-11-17 06:12丁云
现代苏州 2017年21期
关键词:丁云古琴木头

记者 丁云

裴金宝:琴人合一的苏式理想

记者 丁云

每月第一个星期天的上午九点,除去一年中最冷一二月和最热的七八月,吴门琴社都在怡园有雅集。

1874-1882年才建成的怡园,被几代园主和伙伴们以涵养和品味衬托得光辉熠熠。逾百多年前的古琴雅集,光到会琴家的名字,就令人心驰神往。20世纪80年代,吴兆基、庄剑丞、叶名佩、徐正伟等先生,与身为吴兆基弟子的我,成立了吴门琴社。

修修补补,弹弹吟吟,千年时光在指尖流水般泻去,古老的琴能再现那些宫殿园林,山野农田,高山流水,悠然南山。而朝代在琴上留下了不同寻常的气韵。形,木,漆,断纹,木料碳化程度,以及琴面、琴腹内的铭文、刻书等,留下了辨识度。大概是制作起来太需要专业的精工细作了,才有了“斫琴”一词概括制作。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苏州太监弄松鹤楼对面原有一家门面朝南的旧货店。我收到一把破散的老琴,底板在,面板给虫子吃得只剩漆皮,18块钱,太不便宜了。我有不错的木工基础,自觉能修复。向吴兆基先生学琴前,我就修琴、制琴,但不学演奏,肯定做不好琴,懂得拿捏音色、音质,心中才有丘壑。

古琴长约120厘米,一头宽20厘米,一头宽15厘米,这是大概的方圆。但琴形已发展百余种,粗看差不多,无非是曲直变化。若说直线是阳,曲线是阴,但凡缺失部分,总会在某个地方补满起来,所谓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有损必有溢,有溢必有损,满则招损。没有必须,只讲相互契合、匹配。

古琴面板大多用桐木,底板用梓木,选材不是独一。现代更多用云杉。考究点,可以从拆除的老房找到宽长的大梁木头,放几百年不坏。原料从来不是问题。良材重要,良工更甚。

木头的每个节点有不同的声音,有的地方沉、闷、钝,有的地方清、亮、透,要敲音选段。用凿子斫琴面,感觉每一处质地的松紧。遇到疤节,紧实,声音听上去堵。我最早把疤节去了。后来换了,留着。木工上说,整块木头上的疤节是一体的,活节,不宜拿掉。存在必有其然。

我把节打薄,为声音开道。斫琴的功力也在这儿,挖深挖浅根据木质掌握。定音柱或乐栓装在声音不透亮的地方,震动起来。再加上木材本身,是一木一琴。斫琴就要理解木头,懂得声音,体会声音的震动,做出适合的样式。

斫琴周期很长,粗估至少两年。新木要朽,等待风干、处理,加上过程的细琢。完全照古法,或像我现在这样,不受限,照着心思走,要斫一把好琴,多久不好说。

抚琴像书法。近三百年前的《五知斋琴谱》里有一百五十多种指法,讲究技法的轻重收放,重如泰山压顶,轻如鹅毛扫雪。掌握了技巧,有了韵味,后面艰难而漫长。放下追名逐利的心思,放开心境,自由探寻。这种清微淡远,在中国古典乐器中,或许只有古琴才能做得最恰如其分。曲里有音,音里有意。

裴金宝 ,现代吴门琴家,吴门琴社发起人之一,现吴门琴社社长。精于斫琴和古琴修复。

猜你喜欢
丁云古琴木头
白露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古城西南两座桥
嘻哈跆拳族
嘻哈跆拳族
嫩芽
搬来搬去的木头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慢吞吞的云
刘鹗古琴藏品留传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