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检修质量问题的分析

2017-11-16 14:45王少林
中国科技纵横 2017年20期
关键词:输电线路问题分析

王少林

摘 要:作为连接发电厂与配电网(用户)的重要桥梁,输电线路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影响电力的可靠供应,需在预定时间内排除故障以恢复运行,因此输电线路的检修作业就显得非常重要,检修质量的高低决定了线路投运后的可靠性高低,然而在实际检修作业中,总会有一些原因最终影响了检修质量,威胁到线路的安全运行,文章分析了检修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关键词:输电线路;检修质量;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TM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20-0104-02

常规的输电线路检修多采用周期性检修。随着对供电可靠性和用电需求的不断增长,该模式已不适用于电网的需求。无论何种检修方式,鉴于线路道路远、工作多、地域广、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安排不能完美,人员疲劳作业,检修质量不高。本文先分析线路检修现状及存在问题、常规检修方式,然后分析影响输电线路检修质量的原因及改进方法。

1 线路检修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1 输电线路的检修现状

我国输电线路多是架空线路,长期暴露于户外,常遭受外力的破坏,一旦故障就会造成电力供应中断,因此线路检修是检修公司的一项重要工作。社会的发展促进线路建设,电压等级也不断提高,且离道路越来越远,档距加大,使检修工作难度陡增[1]。

1.2 输电线路检修存在的问题

(1)距离远、地域广,分配工作很难完全均衡、避免重复,使得任务重、疲劳作业,难以避免违反安规的现象发生,甚至发生事故。(2)周期性检修使得可靠性得不到保障,缺陷设备维修不及时,严重时造成设备损坏,进而增加了故障发生的可能;同时线路运行环境不可控,如雷击、外破,致使发生不可预料的情况。(3)传统检修模式需要投入较多的人、财、物,运行成本高,资金短缺、任务重成为常态。

2 常用检修方式

2.1 周期检修

传统输电线路检修采用以时间为基础的周期性检修。过去输电设备较少、科技含量低、对可靠性要求不高,周期检修足以应对,但是水平较低,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且缺乏科学依据,已不适用于科技兴企的新要求。

2.2 状态检修

状态检修是以状态检测和诊断技术提供的设备状态信息为依据,判断设备的异常,预知故障,在故障发生前进行检修的方式。资金投入较大,相关规程需修订,均不能一步到位。虽要积极,也要慎重,控制故障率。

3 输电线路检修质量分析

3.1 责任心

有的成员只能看到检修工作的本身,联想不到线路为国民生产带来的巨大作用,责任心薄弱,对于工作只是一副浑浑噩噩的状态,没有设备主人的意识;有时现场技术人员对信息归纳不完整、传递上报延误,影响了检修的有序、顺利开展。导致质量难以提高、效率低下。遇到这种现象,需引起高度重视,加快宣传和教育培训,培养出热情、耐心、认真负责的良好习惯,并持之以恒。

3.2 技能水平

缺陷的发现和处理质量依赖于班组人员的技能。但现实是人员普遍起步低、层次良莠不齐,技能水平也相差甚远,有刚入职的新员工,也有奋战一线十余载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提高检修人员整体素质最快捷、高效的手段是通过教育培训,对停电、带电作业、线路验收等基本检修技能进行加强培训,做到轻松应对线路常见缺陷处理方法、熟知线路运行要求,选拔适当人员进行强化训练,提高综合素质、达到高技能水平。通过学与练相结合的方式,将理论用于实践、从实践中得到提高,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使检修人员的整体素质得以显著提升,达到技能全覆盖、技术有保障的良好态势,以一支一流的队伍建设一流的检修公司。

3.3 检修时间与工作量

随着状态检修的陆续开展,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试用逐渐增加,检修任务较为繁重,时间要求高;随着经济发展,大量新建公、铁路,迫使线路改造,其突出特点是时间紧、任务重。面对紧迫、繁重的检修任务,问题重重:人员短缺,能力不均,分配任务时很难完全平衡;检修人员接连数日忙于检修作业,时间长后耐心也随之消耗殆尽、作业时安全意识削弱,违章行为频发;长时间、高强度的连续作业使得检修人员的体能消耗过大,带着疲惫的身躯应付检修工作[2]。这些因素导致的最终后果是给检修作业带来了潜在的隐患,检修质量也得不到保障。在检修时间安排和任务量分配时,需兼顾检修人员的特长、轮休、体能状态等,及时调整检修计划、灵活调配人员,做到尽可能均衡分配。

3.4 环境因素

架空输电线路常位于环境恶劣、无人居住的偏远地区,地理跨越范围广,有地处高寒区域的内蒙古、新疆、东北等地区;也有极度高温的南方省市,因此根据线路所在地区气候不同有时需要在高温、严寒环境下进行检修,特别是在严寒、高海拔地区的线路检修工作,检修人员需要顶着5级左右寒风在零下10~30摄氏度的野外高山工作数小时,这是对人类忍耐力极限的挑战,在这种极端环境下完全依靠输电人不服输的意志在战斗。目前这种条件下作业没有配备足够的御寒衣物,由于线路远离人口集中区得不到良好的食物补给,通常是白水就馒头,给检修作业的质量画上了问号,检修人员受寒冷、饥饿影响手脚冰凉,难免造成动作缓慢或走样、精度降低,不仅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检修质量也大打折扣。在面对此类问题时,安排检修任务需要综合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尽量避免极端天气下的正常检修作业,在遇到突发缺陷、事故必须马上处理时,需要改善装备、后勤服务等,确保检修人员以良好的身体状态进行作业[3]。

3.5 技改验收质量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线路技术改造,为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在竣工验收前先进行自检,然后通知运行单位进行竣工验收,检修人员在施工方的配合下进行质量验收、缺陷消除。在输电线路技改工程承包给外单位时,由于施工单位是其他企业,通常技改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以恢复送电。施工方为赶工期,难免会使得质量降低,这对验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熟知输电线路验收标准、快速发现缺陷、正确无误判断缺陷,通常检修班组中这样的精英较为有限,最终造成了技改验收质量难以提升,线路带着大量遗留问题匆匆投入运行,无疑给以后线路检修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3.6 工器具

检检修用的工器具先进与否也间接决定了检修工艺水平的高低,对检修质量造成影响。不能因为习惯了现有事物、不了解新设备而对一切新事物予以否认和质疑,采取逃避政策,只有通过实践和尝试才能判断哪些工器具需要改进,诸如一些采用仿人体学设计、省力构造、高精度、高强度及减轻质量、缩小体积但同时保证或提高标准的新型工器具如:数显扭矩扳手、电子游标卡尺等,这些工器具的加入減轻检修人员工作强度的同时,同时很大程度上提高检修效率、检修质量。不能闭塞消息、盲目排外,收集整理国内外新设备,及时引进先进、成熟的设备应用于检修作业中,成倍的提高工作效率,检修质量达到更高的标准,为建设先进的企业开拓道路。

4 结语

分析得出:检修人员的责任心直接决定了检修质量的好坏,通过宣传和培训造就一支爱岗敬业、有热情、认真负责的队伍;工器具的影响属可控因素,要建设一流检修公司工器具的配备首当其冲,高标准、高精度的工器具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检修结果。客观方面:通过培训提高技能水平;检修时间安排和工作量可以通过调整检修计划和增加人员调配从一定程度上解决;环境条件影响归结为不可抗力因素,只能通过装备、后勤保障的改善来缓解;技改验收质量不到位属于历史遗留问题,需要检修人员以身作则,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包容心排查隐患,将历史问题全部消除,恢复线路可靠运行。本文着重从以上六个方面分析了目前输电线路检修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得出只要找出问题所在并对症下药,线路的检修质量可以得以提升,更好的保证线路的运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李秀标.浅谈输电线路的维护与检修[J].科技与企业,2012,(18):114.

[2]胡浪.输电线路检修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机电信息,2011,(18):202-203.

[3]陈洋.输电线路检修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低碳世界,2015,(23):36-37.endprint

猜你喜欢
输电线路问题分析
谈数学建模时的问题分析步骤
数据通信网络维护分析及网络安全问题探讨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输电线路运行事故及其解决对策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与措施
110kV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研究
浅浅输电线路安全运行影响因素及保护措施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