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桂芳
【摘 要】我国素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古代文献中家庭教育的事例记载众多,并有大量的家教著作。如魏晋南北朝的《颜氏家训》,唐代的《大众家教》宋代的《家范》及《蒙童须知》,近代陈鹤琴的《家庭教育》都说明了家教之必要和重要。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兴趣爱好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家长的任务就是要在孩子的爱好基础上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4-5岁幼儿处于学前期,即幼儿中期,此时期幼儿体重已达到出生时体重的5 倍,大脑继续发育,大脑皮层的功能日趋成熟,动作协调,精力充沛;在语言方面,4岁幼儿掌握的词汇1600-2000个,5岁增加2200-3000个。此时期是人一生中词汇增加的最快的时期。更为明显突出的是开始提问为什么?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思维处于具体形象阶段。
1 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孩子身体健康
良好的身体是发展的前提,只有强壮的身体,才能为今后得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首先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建立良好的“平衡饮食”。几年前,曾有研究者对4500多名5岁以下儿童进行检查,发现身体内含锌量低于正常值的儿童有3000名,大约是3个5岁以下儿童中有两个缺锌的。儿童正值长身体的时期,“吃好的”是保证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给孩子调配饮食应标准化,满足各种营养的需要。在中国最早的医药典籍《皇帝内经》中指出了:“五谷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膳食原则。其次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和进餐时保持愉快的情绪,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耐力差,容易疲劳,4—5岁幼儿需睡11—12小时,作为家长,应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并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睡眠条件。
2 创造一个平和愉快的环境是孩子获得健康心态的重要因素
儿童出生的第一个环境就是家庭,继而才是其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对于4—5岁幼儿来说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因此,家庭应成为良好的育儿环境,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精神营养。
4—5岁孩子最需要的是成人的理解与鼓励,充满爱的关心与引导,创造和谐的生活氛围,和他们一起度过快乐的时光。
3 培养独立性
引导孩子逐步建立自信与自卫能力。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最可靠的安全,在他们眼里,父母是最有力量的,最有办法的,他们可以保护自己免受一切的打击与伤害。4—5岁幼儿需要在这样的心理安全网是的保护下,逐步建立自信与自卫能力,最终脱离父母的安全网,成为一个有心理防护能力,有独立性的人。
孩子所做的许多事情都是为了让父母知道,满足自己对父母的一种心理愿望,有的孩子努力表现自己,为了让父母看到自己的成功,但也有孩子则拼命捣乱,因为怀疑父母对他的爱不够深厚。4——5岁幼儿对这些还是比较模糊的,但是他将大多的情感寄托放在父母身上,如果已有的恐惧不能及时克服,就会毒化孩子的心灵,他就会渐渐丧失乐观与开朗,心态会变得格外脆弱,经受不了意外的打击。
4 重视心理卫生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行为研究所在1948你对上海市3000名4岁半至5岁儿童进行身心健康调查,发现儿童躯体健康状况一般很好,有严重躯体疾病的仅占被调查对象的1.3%,出现程度不同的心理偏异症状的儿童却占被调查对象的约20——30%;另一个对581名5——7岁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中发现,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幼儿检出率为18.33%。两份调查中都发现幼儿心理偏异占首位的是神经功能障碍,其次是行为习惯上的不良表现。
重视心理卫生。首先应注意孩子性格角色的培养,人们希望男孩子多些阳刚之美,女孩子多些文雅之气。可是有些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却忽略了孩子性别角色的培养。随着,人们家庭生活条件的优裕,独生子女的增加以及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使得为数不少的孩子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好孩子”性格,做事扭扭捏捏、胆小、缺少男子气。由于家长对孩子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家长必须按照性别给孩子穿不同的衣服,剪不同的发式,买不同的玩具,选择不同的游戏和娱乐方式;比如给男孩子买玩具就应该是刀枪、飞机、汽车多于布娃娃;给女孩子买玩具就应该是七巧板、积木、布娃娃多于飞机、坦克、火车;家长还要注意对孩子进行性别角色差异的教育,平时应该鼓励男孩子勇敢坚强,爱护和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如果孩子喜欢爬高,家长遇到这类现象不要大声吓唬:“哎呀!别摔下来!”这样会使孩子的胆量越来越小。相反,如果表扬孩子的勇敢行为,同时讲清在大人保护下爬高更安全的道理,这样就会保护孩子勇敢无畏的精神。其次正确的心态对孩子过失;没有谁比父母更能影响他们的成长,要想使孩子有健康的心态,父母首先要学习如何理智地对待孩子的种种关系,保护良好的情绪,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处理好抚育儿女过程中的无数问题,尤其是他们所犯的错误。
5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发展智力是很重要的,有的孩子智力平平,可是他(下转第125页)(上接第119页)的学习习惯却很好,结果成绩突出;而有的孩子很聪明,由于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成绩反而不高。所以,作为家长,应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5.1 集中注意习惯
4——5岁幼儿注意的范围更加扩大,但是无意注意占优势。他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游戏)能够较长时间的保持注意,而且集中的程度很高,被一件事情吸引时甚至对别的事都置若罔闻,培养注意从客观来说,要有一个比较安静,干扰较少的观察环境;从主观上要引导孩子学会慢慢控制自己。因此,培养注意要尽量用鲜明生动、直观形象、活动、多变的事物以及与他们的经验有关、符合他们兴趣的事物。
5.2 善于思考的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这就告诉我们,学习如不动脑筋,就会感到迷惑。学会思考是学习的重要前提,有的孩子能在自己学习时提出一些不懂得问题,这就是孩子动脑筋的表现,家长应急时表扬,绝不能责怪孩子,有的家长一遇到孩子不会的作业,特别是在家长给孩子讲了以后孩子还不明白时,就骂孩子“笨”等等,这是不对的,要知道孩子能提出问题,他是动了脑筋的,家长一定要加以鼓励,千万不要把孩子刚出现的动脑筋思考的好苗头给“扼杀”掉。
5.3 按程序学习的习惯
家长要配合老师帮助孩子养成按一定程序学习的习惯,这就是说,孩子的学习要有一定的章法,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所以,家长要帮孩子在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要养成按程序学习的习惯。
无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是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最好的办法是反复不断的加以训练。从心理学角度看,习惯是通过长期训练,培养而成的一种条件反射,它能使一系列的行为细节形成一套自动化行为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就会自动出现,这就是平时所说的“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好习惯,就可使在今后教育中用较小的力气获得较大的成就。
良好的家教是孩子将来成功的保障,这就取决于家教实施的科学性,取决于家长对教育规律的深刻认识与正确使用。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于学习习惯,对今后孩子的发展真可谓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刘海华.家庭教育中巧用童话培养幼儿的创造性[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27(06):38-40.
[2]邬春平.浅谈幼儿的家庭教育问题[J].学周刊,2013,(24):102-103.
[3]陈露露,袁鲁.谈论幼儿的家庭教育[J].文学教育(中),2011,(01):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