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锋锐++++++李鹏辉++++++王丽辉++++++黄群明
[摘要] 目的 探討社区个体服务计划管理模式对惠州市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推广个体服务计划社区管理模式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惠州市复员退伍军人医院精神科于2012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社区个体服务计划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9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按照常规的社区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干预时间均为12个月。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对患者入组时、干预后12个月的病情状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PANSS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PANSS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干预前GQOL-74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GQOL-74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GQOL-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实施个体服务计划社区管理模式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以及社会表现力。
[关键词] 个体服务计划;管理模式;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10(c)-0172-04
Effect of community individual service plan on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Huizhou City
WANG Fengrui1 LI Penghui1 WANG Lihui2 HUANG Qunming1
1.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516001, China; 2.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Demobilized Veterans' Hospital of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51600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community-based individual service plan (ISP) on the disease situation and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Huizhou, in order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promotion of ISP management. Methods 39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uizhou City and Demobilized Veterans′ Hospital of Huizhou City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al group, and given community-based ISP. Another 350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from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11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given conventional community management.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 (PANSS) and general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GQOL-74)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disease situa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12 months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 Before intervention,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tems scores of PANSS (P > 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items scores of PANS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After intervention, scores of negative symptom, positive symptom and total item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Before intervention,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tems scores of GQOL-74 (P > 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items scores of GQOL-74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intervention,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After intervention, scores of physical function, psychological function, social function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SP management model can improve the condition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and social performance.endprint
[Key words] Individual service plan; Management pattern; Schizophrenia; Quality of life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目前已经被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慢性疾病的基础护理康复逐渐向社区靠拢。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迁延性疾病,它具有高复发的特点,能够严重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和劳动能力。许多中断治疗后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功能不能再达到先前的水平,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1]。随着治疗理念的不断发展,促进患者社会功能康复成为精神分裂症治疗最重要的目标。在临床治疗中,医生应通过优化药物治疗方案、在康复期结合心理治疗、尽早进行康复训练等方式介入功能恢复,患者的功能水平才有可能恢复到最佳状态。本研究探讨社区个体服务计划(ISP)管理模式对惠州市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推广ISP社区管理模式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惠州市复员退伍军人医院精神科收治的实施社区个体服务计划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96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62例,女234例;年龄21~57岁,平均(40.11±15.38)岁;平均病程为(8.67±3.17)年。另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按照常规社区模式进行管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70例,女180例;年龄20~60岁,平均(41.45±17.22)岁;平均病程为(9.03±4.83)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的诊断标准[2];②年龄为20~60岁;③病程在3年以上;④患者服用药物维持治疗,病情稳定;⑤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总分在50分以内。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的躯体性疾病;②长期酗酒及酒精中毒;③无人监护的独居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模式,即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遵医嘱按时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注意环境因素变化对病情的影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社区个体服务计划,建立个体化服务档案[3]。首先,对患者讲清楚精神疾病的发作、治疗和康复的规律以及社会功能恢复的重要性。第二,要树立患者战胜自卑心理、恢复正常人的自信心。第三,行为训练要持之以恒,对待不同的患者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或力度。比如,鼓励外出,对原来朋友较多的患者鼓励他们与朋友联系、聚会;对于学生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或班集体活动,课余时间多和同学交流;对待以往朋友较少的患者,则可鼓励他们外出散步,在社区与他人交往。鼓励他们独自处理家中的事物,如独自去购买物品、交水电费等。在节假日加强与亲戚的来往、游戏等[4-7]。第四,加强心理教育和支持性治疗,传授有关精神疾病的性质、发展过程和治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行为技术包括社会技能训练,行为治疗集中在社交技巧训练、职业康复训练、自信社区治疗计划等方面,对提高就业竞争能力、降低再住院率及预防复发均有一定效果。家庭治疗包括家庭教育和社区家庭干预等,帮助家庭成员认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qualityoflifeInven-tor-74,GQOL-74)对患者入组时、干预后12个月的病情状况进行评估[8]。PANSS包括30个条目,其中阳性和阴性症状各7个条目,一般精神病理症状16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7级评分,主要评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兼顾了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性症状。评分越高,表明症状越重。GQOL-74: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4个维度,前3个维度各有5个因子,物质生活状态维度有4个因子,采用1~5级评分,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1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PANSS評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PANSS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PANSS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GQOL-74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GQOL-74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GQOL-74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疾病,复发率高,对患者的社会功能和劳动能力有严重损害,中断治疗后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功能较先前缺失,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数据显示,我国用于精神分裂症治疗的相关费用3年高达107.9亿元人民币,高于糖尿病治疗费用的2倍多。高昂的住院及治疗费用使精神分裂症的疾病负担在所有疾病中排第五位。为了减轻社会以及医疗系统过重的压力,国际精神卫生机构的发展逐步向减少住院患者、加强社区医疗服务的模式转变。在我国,原卫生部大力推广的“686”项目提出建立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加强社区对精神类疾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充分发挥社区医疗机构、患者家属以及社会的力量,帮助患者早日回归社会[11-12]。endprint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首次发作时功能就已经受到了损害。而以往很多医生往往只重视症状的控制而忽略了功能的改善。当患者功能受损时,社会所赋予的角色和社会关系就会逐步丧失。比如,就业能力和机会低下;病后结婚少,离婚多;社交网络缩小或绝迹;独立生活能力低下等。世界生物精神病学会联合会(WFSBP)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已将社会功能改善作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最终目标。当患者的社会功能得到改善时,不仅能缓解病情、缩短病程、改善治疗结局,而且可大大减轻社会和患者家庭的负担,真正使患者重返社会。这也是我国精神卫生机构服务转型的目标,促进患者回归社会[14-17]。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功能恢复的干预越早越好。在过去,功能康复往往隐藏在症状背后,常常被临床医生所忽视。随着治疗理念的不断发展,促进患者社会功能康复成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最重要目标。在临床治疗中,医生应通过优化药物治疗方案等方式早期即介入功能恢复治疗,使患者的功能水平恢复到最佳状态[18-25]。个体服务计划是精神病患者全程服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患者回归社会的实际通道和阶段路标[26-30]。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个体服务计划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以及社会表现力。提示社区个体服务计划不仅能减轻患者精神症状,对其恢复自知力、促进社会功能和交往能力也有较为显著的作用。同时,研究中发现除医务人员积极护理干预外,患者家属参与到整个康复过程有利于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改善疾病预后。另外,社区志愿者的参与,可使患者增强被认同感,从而促进和维持患者良好的心身状态,在社区形成有利于患者康复的社会环境,提高其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社区个体服务计划是按照程序对精神病人个体实施全程康复服务计划的模式,通过专业康复团队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家属的密切配合实施全程个体服务计划,可改善患者病情,提高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 彭晶.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影响的1年随访[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4,24(2):136.
[2] 世界卫生组织.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3] 金凤仙,赵建利.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2013,34(20):3217-3219.
[4] 刘寰.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1):149-150.
[5] 兰建萍,郑顺.认知行为干预联合阿立哌唑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4):300-303.
[6] 顾红瑛.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7,15(7):824-826.
[7] 龚春娣,易红玉,翁晓丰.全面护理对衰退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效果[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22(3):164,封3.
[8] 康兴芹.综合护理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43-44.
[9] 李遵清,韩鹏,仇爱玫.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1098-1101.
[10] 張宇.延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J].淮海医药,2017,35(1):104-105.
[11] 常艳.社区综合护理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7,30(1):2811,2813.
[12] 孙丽丽,周郁秋,孙玉静.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情绪管理测评与干预模式的研究现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6,42(5):299-302.
[13] 谢红涛,陶梅芳,贾颖婕,等.主动式社区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及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1):114-117.
[14] 吕红霞.心理社会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3,19(1):后插12-后插13.
[15] 黄海晓,金玉莲,陈瑶偏,等.集束化干预策略对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z1):46-47.
[16] 耿在香,王艳红,杜爱英,等.群组管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 36(8):1109-1111.
[17] 赖小玫,秦千子,李爱平,等.社区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6):4303-4305.
[18] 周红丽,钱红蕾,黄凌娟.延续护理对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上海医药,2017,38(10):59-62.
[19] 徐良雄,孙晓璐,熊昌娥,等.康复干预项目措施对10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25(1):1-4.
[20] 文艳,郝军锋,熊令辉.医院-社区-家庭康复模式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探讨[J].临床护理杂志,2017,16(1):29-31.
[21] 陆红英,袁勤,陶丽,等.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3):202-206.
[22] 陆慧芳,金国英,陈丽丽,等.全程系统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7):506-508.
[23] 郑宏,陈思路,牛昕,等.社区综合服务团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 16(1):90-92.
[24] 徐奇,姚志珍,吴留发,等.社区日间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4, 17(19):2287-2290.
[25] 鲁国芬.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管理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4):453-455.
[26] 黎艳芳,陈志明,蔡守彬,等.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料者负担与生活质量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 5(14):109-112.
[27] 邱金妙.社区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病情控制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2):1747-1749.
[28] 孔繁晔,王明明,雷洋,等.性激素水平检测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性科学,2016,25(2):65-68.DOI:10.3969/j.issn.1672-1993.2016.02.022.
[29] 邓娟,梁凤珍,卢勇花,等.个性化护理在促进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6, 6(21):128-130.DOI:10.3969/j.issn.2095-0616.2016. 21.036.
[30] 陈琼妮,刘莉,张丹,等.社会支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 24(1):185-187.
(收稿日期:2017-05-18 本文编辑:程 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