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焦虑宝宝吃的时候,我们究竟在焦虑什么?
很多时候父母得到了专家的支招,确实能够暂时缓解焦虑。但是,那些焦虑并没又完全消除,它们过段日子会像鱼儿一样,一个接一个伴随着各种问题继续浮出水面。因此,我们并不满足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式地解决父母的焦虑,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反省看到焦虑,看到即疗愈。治愈焦虑的秘密就在这里。
很多时候,父母的焦虑来自于对未知的不确定的伤害的恐慌。就像那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咕咚来了》。小动物们听到了咕咚一声响,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恐慌一再传染,就连老虎也害怕而逃走。场景中的很多父母的故事就是这种想象中的伤害,一旦拥破肥皂泡,看到真相,焦虑和恐慌自然消失。比如,成品辅食中,添加剂和防腐剂是父母对食品安全的不信任想象出来的,成品辅食最大的问题不是添加剂和防腐剂的问题,而是大量盐和糖等的超标,不容易培养孩子家庭的口味,并且食物种类单一。如果父母能够对事情有全面的认知,去看看“咕咚”究竟是什么,也许就能够不再执着海淘或者有机食物,而知道这只是一种选择,但不是唯一。
“保证100%正确地带孩子”是很多“80后”“90后”父母的“执念”。所以,他们常常会看大量的书,听专家的意见就回家照做,照着书本养孩子。对错误零容忍让他们遇到小挫折、小失误就会非常焦虑。牛牛妈妈和小虎妈妈都是如此。可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专家给的方案并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而且,这世界上根本没有十全十美、完全正确的事情啊!期望的落空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焦虑。
父母不妨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承认自己也可能犯错。犯错没有关系,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事情。这样的态度反而更能让父母从焦虑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接受现实的情况,有机会活在当下。只有与当下有联结的时候,才可能看到资源。比如小豆子爸爸只有接纳了现实,奶奶不可能被改变,他才能摆脱对抗的心态,站在老人的角度,从现实出发去解决问题。比如,奶奶喜欢做面条,就事先做好馄饨,煲好高汤,让奶奶做面条随手放几个小馄饨,或者自己事先准备好蔬菜碎,让奶奶做面条的时候放进去。
父母曾经的创伤经历会影响他们对情景的判断。父母如果没有处理好自己的创伤,很容易带着困扰去养育孩子,这种心结容易转化成焦虑,让父母在育儿中走极端或者较劲。琪琪妈妈因为小时候胖嘟嘟的,受到嘲笑,因此在吃饭问题上,她特别在意少吃,似乎多吃一口,就会变胖,就会被嘲笑。但实际上,这样的情镜关联是琪琪妈妈的主观感受,并不是客观存在。客观事实是,孩子很苗条,很可爱。最重要的是,孩子并不是妈妈,孩子对食物有她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妈妈带着自己感受和看法做的决定——少吃一口,实际上扰乱孩子自己与食物,与自己的需求建立连接的过程。此时,琪琪妈妈如果看到了这一点,就能够划清界限,将孩子的需要与自己的需要划分清楚。她就能够放下自己的焦虑,支持孩子找到适合自己需要的食物量了。
其实,父母有焦虑很正常,而且很必要。适度的焦虑甚至可以成为成长的内驱力,调动全身心的能力,让我们变得更好。有研究显示,适当焦虑的考生成绩更好。
但是,很多焦虑的人,往往会陷入一个怪圈,他们会焦虑自己的焦虑,然后让自己更焦虑。比如,本来一个人睡不着,如果听点音乐,泡泡脚,放松一些就能够入睡。可是,焦虑的人会不停地想自己为什么睡不着,睡不着特别不好,告诉自己一定要睡觉……如此下去,睡不着的人会更加的难以入睡。
所以,我们说,焦虑并不可怕,这种对焦虑的评判,才是对父母最大的伤害。比如,一个妈妈选择在工作繁忙的时候购买辅食,她并不会特别焦虑。但是,如果她对这件事情有评判,认为给孩子买成品辅食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继而评判自己不是一个好妈妈,焦虑就会无限升级了。但是,倘若她肯坦然接受自己工作忙,不能每天给孩子做辅食的事实。那么,她的观点也会松动,她会认为,做不到这样,我还可以做那样。我仍然可以给宝宝爱,仍然是好妈妈。在行为上,她也更能够自如地处理,做到在有时间的时候尽自己努力给宝宝做辅食,没有时间的时候给宝宝精挑细的成品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