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守山石

2017-11-16 07:11:11杨盛龙
民族大家庭 2017年5期
关键词:条石门楼石材

文 /杨盛龙

扼守山石

文 /杨盛龙

鄂渝交界的崇山中高耸着一座石山岗,山岗上的寨子叫“鱼木寨”,又叫“鱼目寨”,是高悬于云雾之上的“世外桃源”。鱼木寨地形像一条鱼,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四面绝壁,多为缓坡台地,有六七百亩田地,几百人在上面生产生活。往日鱼木寨仅有从南面高山坡地进出的一条独路,后来在寨北、寨东悬岩上开凿出两条石梯路。现今从两处石梯路下山过涧就是国道,搭车可到湖北利川、重庆万州。

冒着淅淅沥沥的阵雨,从寨南山头下山,沿着刀背岭上的独路行进。正好有一位回寨子的中年汉子与我同行,一路向我介绍鱼木寨的情况。

这条山脊路是鱼木寨老辈人一锤一钎开凿出的,2米多宽,约50米长。想想开凿前,走在刀背岭脊,近乎于走钢丝。好奇心驱使我停步,透过路两侧树木枝叶窥探,只见云雾缭绕,绝壁如削。往下看,峡谷深邃,深不见底,悬岩边不知名的野花舍生忘死地开得惊心动魄。

狭窄险要的刀背岭寨颈(又叫“金扁担”)悬崖脊上,一座六七米高的两层寨门楼高耸于云飘雾荡中。鱼木寨地形像鱼,也像蝌蚪,寨门楼建在蝌蚪尾巴中部。门楼外墙以厚重条石筑就,两侧墙脚与崖沿靠齐,楼借山势,山助楼威,巍然屹立,气势磅礴。寨门楼正壁中开独门,上方阴刻“鱼木寨”三个大字。寨门一关,内外两隔。楼上正壁有瞭望台,置两排射击孔,几杆枪即可严密封锁进寨路口。巍巍耸立的寨门楼雄奇险峻,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寨门楼外不远处,如同超长大型卡车般的一长方巨石横亘在路边山崖,小半段横伸出悬岩外,古树虬枝斜伸倒挂,云雾飘飘,冷风飒飒,不知是巨石在移动,还是寨门楼在走。

鱼木寨山坡台地拥戴着田地树木,坐落在这座山岗上。寨人依石而居,据石而守,錾石开路,凿壁为梯,石板铺路,镂石为碑,以维护生产生活,接通阴阳两界,寄托相思。满山岗的石材石艺,展现出厚重多姿的石文化。

鱼木寨的石文化表现出强烈的守卫意识。

这首先表现在寨名的传说。“鱼木寨”本是土家语的汉语记音,流传中音变,同音或近似音记代,后人已经弄不清最早命名的含义。这一带是土家族聚居地区,曾经持土家语,后来改持汉语,保留着许多土家语地名。鱼木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强烈的守卫意识将寨名流传成这样的典故。石柱马土司率兵征讨围攻山寨,欲使山上因粮草饮食断绝而缴械投降。谭土司率众坚守山寨,顽强抵抗。数日后,命人从山上扔下活鱼无数。马土司见鱼兴叹:“欲克此寨,犹如缘木求鱼也!”遂引兵退去,因此得名“鱼木寨”,传说的寨名彰显出厚重的抗击围攻的坚守意识。

鱼木寨四面绝壁峡谷,自然生成的城池胜过一些修建的城墙和护城河。一条独路进寨,刀背岭寨颈以高大厚实的寨门楼拦截守卫。无需开挖护城河,不用吊桥,关闭寨门,万事大吉。还在几个方向的岩口建筑几座寨楼、卡门,连接几段寨墙,将自然的悬岩补充加固,壁立堵截,严防死守,万无一失。

修建寨楼、卡门和寨墙是为了御敌于悬岩之外,并不是将自己完全封闭起来。鱼木寨建设坚固的堡垒,牢固强健的石文化中也渗透出对外开放意识。

鱼木寨南独路建寨门楼闭关御敌,开放通关,寨北、寨东绝壁上开凿两条人工石级,以便进出山寨。一条位于寨北“三阳关”,在刀切悬岩上略微鼓突处一锤一钎开凿,共开凿32步石级,每步宽约尺许,深约5寸,垂直向上,行人上下悬岩,手脚并用,攀爬石级,进出山寨,地名“手扒岩”。一条位于寨东,在二叠绝壁上开凿一长排方孔洞,每个孔洞1尺多深,将5尺长的厚条石如卯榫般一块块横插其中,建成28级悬空的石梯,呈一定的倾斜度向上,梯级斜上方凿有20多个浅石窝,以便手扶,一步步往上,地名“亮梯子”。现今从这两条石级下山,可到318国道,连接湖北、重庆,到外面的世界。从这两处上下悬岩石壁,青苔覆盖的梯级空悬湿滑,脚下悬岩深谷,奇特至极,惊险万状。

鱼木寨坐落在大石山岗上,石山石头是历代鱼木寨人朝夕相处的朋友。他们依石而居,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在与险要地势的艰难险阻抗争中,靠山吃山,傍石用石,利用身边丰厚的岩石资源,创造出深沉厚重而又绚丽多彩的石文化。

鱼木寨人傍石而居,历史上大多数人住在岩洞中或偏岩下。到1949年底,全寨有120户或住在洞穴,或在偏岩下搭建“一面坡”式的半边偏屋,依岩而居,建台阶,砌岩墙,筑间隔,镶火塘,凿岩磴石级以连接上下空间;只有10多户富裕人家居住在台地上气派的木石砖结构房,以厚条石为基础,以厚条石作柱石、门框,铺院坝。历史上,富豪是农民起义杀富济贫的对象,是土匪抢劫的目标,鱼木寨易守难攻的独特地势成为富豪人家藏身守财的绝佳选择。那些穿斗式木构建筑老屋,有些始建于明初,多数建于清代至民国时期,后期建筑为木石砖结构。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布局越来越讲究,一个个天井相连,回廊相接,绣楼相望,翘角接天,气派越来越壮观,木石榫接,阴阳相扣,坚固牢实,古朴美观。

最大建筑“六吉堂”始建于清末,建成于民国九年,占地1000平方米,岩石坪坝大方整洁,条石阶沿庄重富态。老房子基座全用厚条石,主体为木石砖结构。各处大门以2米来高的厚条石构筑,显得雄伟气派。正堂高耸,飞檐翘角,两侧阶壁上镶嵌正楷阴刻“南阳柴夫子训子格言”,碑文280字,一文两碑,各长4米、高1米。这通俗的“劝学篇”,表达对文教的钦慕和倚重。楼台廊檐相接,镂纹雕花。两厢彩楼浮雕人物山水精细生动,技艺高超。

有人说,西方建筑大多用石材,东方建筑大多用木材。木质建筑显然没有石材建筑坚固耐用。鱼木寨的建筑以木石砖混成结构,巧妙而又完美结合,是东西方建筑的交融体。鱼木寨建筑以石材为基础,重要的关键部位用石材。以石板铺院坝,砌台阶,筑阶沿,建筑石栏、石廊。木柱下置的石磉磴,有鼓形、瓜形、覆斗形、须弥座等多种样式。有的磉磴演变为2米多高的柱子,以高长厚实的条石做门框、门槛,石门楣为半圆拱形或卷轴形,有的还镶嵌卷涡纹浮雕,大方美观,庄重气派。

鱼木寨深厚的石建筑文化不仅体现在居室建筑,还体现在诸多石用具制作、陵墓建筑,以及道路铺建。

石制用具制作和使用很普遍。走在连接几家的石板路,上下石梯级台阶,从室外室内看到,有很多石磨、石碾、石水缸、石盆子、石桌、石凳、石洗台、石猪槽等用具。大石脚盆凿得光溜圆润,做工精细。石洗台盛水面以及下面供站立处有不同的倾斜度,方便实用。石水缸造型别致,里面为平面贴墙放,外面为圆面,具有适用和审美等多重意义。

鱼木寨石文化在陵墓石碑建筑方面的厚重及艺术造诣令人惊叹。现存清代大型古墓10座,古墓建筑的碑坊有塔式、牌坊式、牌楼式、圈顶式等多种造型。有的很讲究,形成几进院落;有的紧邻居室,阴阳相邻,家里人从房门抬脚就迈进陵墓小院,后人坐在陵墓石台阶石栏杆上乘凉聊天,亦同先人对话;有的甚至建在居室内,后辈与先人共居,此世彼世其乐融融共处。

最大的陵墓建于清朝同治五年的成永高夫妻墓“双寿居”,三门两院,占地240平方米,墓四周建护墙,前面和左右墙上端镂空雕花,后墙上端起垛,青石铺地,围墙、院落、门窗、陵墓相连,层层递进,俨然一座宫殿。头院左门上方匾阴刻“自在宫”,配以众多抬轿、吹鼓奏乐的人物造型浮雕组成“迎亲图”;右门上方匾阴刻“逍遥亭”,有众多人物举旗扬幡、扬鞭跃马的浮雕 “荣归图”。二院门上方阴刻“万年芳”,间墙正中飞檐三层,门侧两厢呈八字形展开,有凤凰牡丹、打虎图、征战、对弈、八仙故事、忠孝故事等浮雕。墓碑高5米多,碑前置石雕供桌。碑和牌楼、门枋雕刻各种人物花鸟、龙飞凤舞、场景故事,碑石窗棂镂空,石门帘飘垂,雕以细致精美的图案。当年,几百工匠雕凿3年,雕出6出戏剧故事500多个人物造像。碑林院落雕刻精美,技艺高超,陵墓院落豪华气派,富丽堂皇。

据寨上老人介绍,鱼木寨还有一座向光柏墓及碑林,代表鱼木寨碑刻艺术的顶峰,巨石雕砌,几进院落,为一座地下宫殿,20世纪50年代被毁,拆毁的墓碑石材堆积如山,修筑成一座小型水库堤坝。

宏大气派的木石砖结构建筑终止于20世纪40年代末。多家富户的老屋分给穷人,各家住了些年以后,到八九十年代,各自拆下老屋,将原来可继续用的木料和砖瓦续用,再增添木料,修建新屋,原来老屋豪华而厚重的条石用不着了,砌作牛栏、猪圈。走在山寨石板路上,见到许多以厚重条石修建的牛栏、猪圈,暗自感慨:鱼木寨的牲口住的是宫殿石材啊。

游览鱼木寨期间,一直下着小雨,云雾朦胧。游览完各景点,雨停下来。云雾在山谷间飘忽不定,一会儿露出鱼木寨以及对面山船头寨,一会儿又拉上雾幕遮盖住。鱼木寨门楼悬岩两边的深谷时而露出,时而被遮蒙,无限风光在我眼前慢镜头展现。

走出鱼木寨门楼,上行一段坡路到坡头,在停车场等车期间,我走进一户客栈人家的客厅,主人热情招呼。我将雨伞倒立在墙根控水,把背包里被雨水浸湿的纸张等东西掏出来,扔到字纸篓。经问询攀谈得知,他是“连五间”老屋大户的后代,生于1945年,上学到初中毕业。1948年,他们家买下“连五间”老房子,买了一些田地。土改时,田地被分,“连五间”2个天井几十间房屋分给十几户穷人家,给他们自家留了4间。土地承包到户几年后,他以9万元买下一户人家的5间房。20世纪90年代末,政府部门为了发展旅游,动员鱼木寨各处老屋各住户搬迁,住在“连五间”的十几户人家都被收购房屋。他家9间房屋,得到补偿款39万元。他家在停车场对面新修一幢4层楼房,约480平方米,修建花费45万元。经营餐饮住宿服务,到了暑热天,从武汉、重庆等地到这里避暑游览的游客特别多。

我这个独行客游览了听闻30多年而今终得见的神奇的鱼木寨,了却多年的夙愿。游览鱼木寨之后,回到生养我的湖南龙山县水杉坪山乡,那里有一个叫“坡脚寨”的地方也有如鱼木寨类似精美的历史建筑,我特意去瀑布边外寨察看,那老屋场院楼台的地基都不见了,那些厚实的台阶和天井条石一块也看不到。回想和对照鱼木寨有些老屋的基座石材被用以修建牛栏猪圈,有的古墓碑石用以修建水库堤坝,剩下一些老屋建筑和古墓,现今用以吸引游客发展旅游,而老家山乡的老屋却不见了踪影。

责任编辑:邱杨杨

猜你喜欢
条石门楼石材
拴马石
门楼
幼儿100(2023年33期)2023-09-22 07:17:44
太谷明清民居门楼类型特征浅析
2020年《石材》目录
石材(2020年12期)2021-01-15 00:16:34
为何石材难以大量飞入寻常百姓家
石材(2020年7期)2020-08-24 08:27:54
石材洞采风险预防
石材(2020年6期)2020-08-24 08:26:52
2019年中国石材贸易仅86亿美元,再次表现深幅下挫——中国石材贸易已经失去多个世界石材第一
石材(2020年5期)2020-07-27 01:50:06
芦果漫游数题国之四层金字塔
前门楼子九丈九
广东沿海驯养条石鲷的全人工繁育及苗种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