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域下的《但丁密码》

2017-11-16 06:37
电影文学 2017年13期
关键词:兰登但丁密码

王 琳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上映于2016年的《但丁密码》(Inferno)是朗·霍华德继2006年的《达·芬奇密码》(TheDaVinciCode)、2009年的《天使与恶魔》(Angels&Demons)后,改编的又一部丹·布朗小说。这部小说在被搬上大银幕之前,已经有广泛的受众基础。电影改编一部作品的意义在于带给读者以重新审视整个故事的机会和新的角度。那么,如何发挥出电影与文字语言相比更具优势的一面,以另一种艺术形式,并富有新意地诠释出作品内容,是电影创作者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电影创作者在人物形象设定、视觉效果与剧情设计等方面,都力图使影片更具吸引力。本文以接受美学为视角,从以上三方面出发,讨论电影《但丁密码》的审美价值。

一、接受美学与《但丁密码》的人物形象

正如姚斯所指出的:“艺术接受的过程是整个艺术创作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环节,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读者才是文本意义的最终生成者和文本价值的实现者。任何欣赏者在欣赏艺术作品前,内部的心理世界都并非一张白纸,而是已经具有某种审美上的倾向性、审美要求和审美标准,这些又都同艺术欣赏者所拥有的审美经验、艺术素养和思想观念密切联系在一起。”接受美学充分强调文学艺术作品的另一个主体,即受众。一部电影审美价值是在观众具体的审美活动中得以实现的。同时,观众又并非被动的审美信息的接收者,而是主动的选择者和审美价值再创造的主体。对于商业电影来说,电影创作者若想获得高的商业回报,就必须考虑到观众的喜好,考虑如何调动观众的审美热情。人物形象是一部影片的灵魂,是呈现影片内容与思想的核心。《但丁密码》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与观众的审美期待具有一定的同一性,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观众的审美期待。

首先,二元对立的人物设计。二元对立是西方哲学中的重要范畴,索绪尔则将其运用到了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在索绪尔之后,二元对立进入到文学批评中,为结构主义学说沿用,成为一种分析文本,思考叙事作品创作的重要思路与批评方法。电影中人物设计的二元对立与哲学文学中的类似,即用虚伪与诚实、正义与邪恶等二分法来框定角色的定位,尽可能减少二者中的模糊地带,从而使观众看到泾渭分明的角色形象。片中,罗伯特·兰登教授无疑是正义的化身,他努力地尝试解开所有谜团。而兰登在完成自我救赎的同时,也完成了拯救人类的大业。影片一开场,兰登就面对着双重威胁,一是来自于自己对过去事情的失忆状态,使他无法清楚自己身在何处,将要面对什么;二是医院中出现的杀手显然是针对自己的,兰登只能逃亡。当兰登逐渐回忆起之前发生的事件,也发现了阻止大规模屠杀人类的病毒的钥匙就在自己的手中,他也铤而走险,在与各方势力较量的同时与时间赛跑,去完成对人类的拯救。片中反派的代表则是贝特朗·佐布里斯特,他制造出了超级病毒,并试图传播病毒杀死人类一半以上的人口。二元对立的人物设置,使观众更容易完成角色的带入,省去了他们费尽心力来进行是非判断的过程,从而使观众以从容的方式参与影片的解谜过程。

其次,在二元对立之外,影片设置了扑朔迷离的人物关系。并且,影片通过有限视角,使观众获得有限的信息,从而使解谜的过程变得复杂。片中的诸多人物在随着剧情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了不同的立场,这增加了观众解开谜题的难度。如,哈里·西姆斯是神秘的高端安保公司领导人,他的公司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是不存在的,他们只向一些高端客户提供隐秘、完善的服务。影片开场中刺杀兰登的女杀手,就是西姆斯安排的。但在知晓自己的安保对象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疯子时,西姆斯破坏了自己公司的保密原则,私自打开了佐布里斯特上传的文件,在第一时间得知了事情的真相。西姆斯马上采取行动,参与到对兰登的保护和阻止佐布里斯特计划实施的队伍中。西姆斯完成了华丽的转身,从一个只在乎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商人,变成了关心人类前途、与邪恶对抗的正义之士。类似的角色,还有西恩娜·布鲁克斯。西恩娜在影片的中前段,一直是兰登的重要伙伴,从观众得到的信息来看,西恩娜甚至是兰登的救命恩人。如果没有她的拯救,可能兰登在医院以及之后的几次冒险中早已身亡。但影片后半段,西恩娜在撇下兰登独自逃离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时,她的真面目才暴露出来。原来,她与佐布里斯特是恋人关系,在佐布里斯特死后,西恩娜要代替佐布里斯特完成他的心愿。影片中这种复杂的人物关系,得益于原著中的人物设置,这也是影片设置悬念的重要一环。

二、接受美学与《但丁密码》的视觉效果追求

由于对市场的依赖,娱乐性广泛存在于电影艺术当中。而电影娱乐观众的第一手段就是视觉刺激。视觉效果是衡量一部影片审美价值的重要标准,也是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的重要武器。在科技的支撑下,电影在今天变得越来越“好看”。21世纪以来,技术上的进步大大地提高了电影工业的制作效率和制造视觉奇观的可能性。如数字电子技术与CG动画、合成影像、抠像技术、动作表情捕捉技术等,都为电影(包括奇幻、历险、剧情、灾难等)创造出了摄影机所难以比肩的视觉效果。电影创作者不断进行着各种视觉实验,以期最大限度地满足和激发观众的视觉审美需求。具有鲜明商业诉求的《但丁密码》也是如此,影片中大量的全景镜头就是一个例子,这使影片具有风景片般的美感。

首先,《但丁密码》将现实与梦幻结合,构造出亦真亦幻的影像,从而将现实题材的影片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魔幻色彩。片中,在兰登的脑海中经常会出现一个城市中血流成河恍如地狱的场景,充满着恐怖的气息。城市里到处都是火焰和烟气,街道上有戴着鸟嘴面具的黑衣人,到处走动着无脸人,有的人脸孔被扭曲到颈部的反面,一个男人摘下头套后露出满是毒瘤的脸,而一个黑袍罩住全身的女子则向他发出警示:“去寻找、去发现。”对于观众而言,电影以图像的方式来讲述一个故事,其表意看似比文字更为清晰,然而图像的欺骗性也随之增强。当导演有意识地转换人物视角时,观众未必能够在第一时间认识到这种转换。当导演以外焦点进行叙事时,图像所记叙的事件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一旦进入内焦点叙事时,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界限就变得模糊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图像就成为需要破译的密码,观众有可能会误以为只存在于剧中人物精神世界之中的情节是确确实实发生在现实世界之中的。兰登的梦境就是以内聚焦的形式呈现的,其与但丁所设定的地狱场景吻合,这既带给观众一定的暗示,同时逼真的场景又可以乱真,从而使影片具有宗教般的神秘感。而在现实中,众多知名的艺术品中隐藏着解开谜团的密码,教堂中的神秘通道等,使现实同样具有神秘感。片中现实与梦幻的结合,使观众沉浸在影片设定的悬疑、恐怖氛围中,与兰登一起享受冒险之旅。

其次,影片利用碎片化拼贴与晃动镜头,带给观众一种后现代的纪实感。影片中大量插入了佐布里斯特的短片,从而使电影具有画中画的拼贴效果,而这实际上是为影片的真实性提供服务的。如,兰登和西恩娜通过投射装置中的图画,找到了佐布里斯特的名字,并通过互联网进行搜索,此时画面上弹出了佐布里斯特的资料以及一段视频。视频中,亿万富翁、生物学家佐布里斯特正在大学进行讲演,而其演讲的核心内容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全球灾难,其预言在40年后,全球将有高达320亿的人口,他们为生存而斗争。而人类正处于崩溃前的最后时刻。佐布里斯特的演讲一方面为影片的背景提供了注脚,一方面也增强了影片的现实感。此外,晃动镜头也是影片增强真实感的利器。以医院追杀一段为例,兰登刚从昏厥中醒来,就面对着杀手的追杀。兰登与西恩娜一起逃亡,镜头则追逐着二人不停晃动。这种手持镜头的晃动,带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压迫感;同时,镜头的晃动也带给观众一种头晕目眩的感觉,与兰登当时的情况类似。霍华德这些独具匠心的镜头手段,使影片的视觉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观众也体验到了类似于纪录片的真实。

三、接受美学与《但丁密码》的情节设置

从叙事上说,《但丁密码》可归为悬疑电影之列。这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电影类型,在黑白默片时期,悬疑电影便已经出现在大银幕上。20世纪20年代的先锋电影运动中,印象主义、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影片,如,《贝壳与僧侣》(Lacoquilleetleclergyman)、《一条安达鲁狗》(Unchienandalou),以及《卡利加里博士的小屋》(DasCabinetdesDr.Caligari)等,这些电影艺术家着迷于表现变幻莫测的精神世界,使得影片充满了神秘、诡异和恐怖的气息,这些影片与现代悬疑电影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丁密码》作为现代悬疑电影,其对传统既有继承,也展现出了一定的突破。

悬疑电影常常将悬念保持到最后才解开,这使观众在观影时一直保持着精神的高度集中,《但丁密码》继承了这一点。影片中最大的悬念,就是佐布里斯特的超级病毒最终能否释放成功,这一点也一直保留到了影片的最后。《但丁密码》在影片的结尾处上演了好莱坞惯用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的戏码,兰登与西姆斯、伊丽莎白·辛斯基结成的正义同盟与西恩娜等反派展开激烈拼抢,在最后时刻,将病毒封在密封箱中,没有使其泄露。多条线索并置也是悬疑片中常用的手法,在《但丁密码》中,明线是兰登的逃亡以及对回忆的寻找,而暗线则是西恩娜与佐布里斯特预先设计好的阴谋,引诱兰登参与其中。同时,影片还设置了伊丽莎白所代表的国际卫生组织、西姆斯的安保公司、特工克里斯多夫·布吕德等多种力量,使事件变得复杂化,悬疑性也大大增强。影片在一些细节处运用一些较为明显的伏笔和悬念,通过对观众心理预期的把握,巧妙地设置悬疑点,有效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在充分调动其观影乐趣和积极性同时,真正实现片内探险、片外猜谜。

《但丁密码》对传统悬疑片也有一定的突破,影片将悬疑推理与宏大叙事相结合,从而使影片兼具宏大叙事的雄伟壮丽以及悬疑推理的缜密紧凑。佐布里斯特的超级病毒与现代科技有关,而佐布里斯特将病毒藏匿的线索隐藏在艺术品和宗教图画中,这就将宗教、科技等互不相融的范畴融为一体,从而更加贴近现代观众的生活。而影片中涉及的环境保护、人口危机等宏大的内容,则使影片的视角站得更高。兰登等人成功阻止病毒扩散,等于拯救了人类一半以上的人口,这无疑是一项壮举。

综上,从人物、视觉效果与情节设计方面来看,《但丁密码》的电影创作者都力图增强影片的审美接受性和吸引力。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影片延续了小说浓郁的悬疑色彩,并融宗教传说、科学幻想、冒险与灾难等类型片元素为一体,但总的来说,与前两部改编作品相比,影片对观众审美期待的迎合过多,突破与创新略显疲弱。

猜你喜欢
兰登但丁密码
密码里的爱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密码抗倭立奇功
“杀手”也有名字
夺命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