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冬苓剧作中主旋律影视文化的构建与传播

2017-11-16 06:37梁园园
电影文学 2017年13期
关键词:母亲

梁园园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库尔勒 841000)

近年来,我国的主旋律影视剧越发受到市场的关注,关于主旋律的解释有多家之言:契合时代发展的即是主旋律;激人奋进之用的也是主旋律;能够反映当前社会本质的也可以说是时代的主旋律;还有说法是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题材的影视作品就是主旋律作品,包括革命题材、政治题材、英雄人物题材和主流价值观题材。因此,在以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题材为主旋律作品界定标准的情况下,赵冬苓的影视作品大多集中于革命题材和英雄人物题材的范围内,是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契合时代气质的主旋律作品。主旋律是站在民族和国家的高度上对影视作品的一种归类,也是一种赞誉,从民族和社会利益出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将主旋律影视作品作为国家的意识形态工具。21世纪以来,主旋律影视作品主要呈现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伦理的转化。在主旋律作品中不再将政治倾向和态度直接挑明,而是通过伦理叙事和英雄塑造等形式展现。二是英雄世俗化。将主旋律中的人物形象融入生活,打造平民和世俗化的英雄形象。三是弥补女性历史的空白。女性的发声是从女性编剧的崛起出现的,在政治话语和性别意识形态的控制下,社会女性的视角和态度逐渐受到重视。四是商业化与意识形态教育相结合。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不仅仅是逐利的需要,更是意识形态教育的需要,主旋律影视作品的主题定位和主导话语的表达都给影视作品的主题限定了范围,但是商业化的倾向可以成功地取悦观众,达到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

一、赵冬苓编剧及影视作品

赵冬苓编剧身兼多职,受到西方经典文艺作品的影响,她身上有明显的追求崇高的悲剧感。新中国成立后,女性独立主题意识的觉醒,知识女性的崛起让影视作品和主流意识形态表达里有了更多的女性视角,而赵冬苓作为一位优秀的女性编剧,所代表的是新女性对社会主旋律的理解。赵冬苓编剧的注重点集中在历史厚重的英雄人物题材,注重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思考,崇尚家国情怀和人文故事,以小见大的平凡写意,以女性的细腻和真善美将民族和家国的精神内涵抒写进作品中。在兼职山东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和山东电视剧制作中心影视创作部主任等身份的光环下,从第一部《大地缘》到后来的女性史诗般的作品《母亲,母亲》,赵冬苓是一位高产的影视剧作家,从《大地缘》开始,到2012年,赵冬苓有近30部作品编排播出,这些作品根据时间线连接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992—2000年,这一时期的作品是赵冬苓的早期作品,《大地缘》《军嫂》《孔繁森》《我的同桌老玉米》等。这一阶段的作品主要是以电影和短篇电视作品为主,在主题构建上赵冬苓主要响应主旋律的号召,从真实的劳模和时代人物中选取题材,注重精神领域的表达,从情感上抓人心。就如电影《孔繁森》,以共产党人为原型,展现其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平凡的工作表现,以孔繁森的真人真事为背景,注入伦理化和情感化的叙事手法,将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情怀表达得婉转沁心。

2000—2005年,这一阶段赵冬苓的作品集中在电视剧领域,主要作品有《至高荣誉》《天边有个威海卫》《满天星》《非常警示》等。电视作品开始涉及长篇,并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焦点和社会文化活动的时代背景下,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回归作为作品的主题,关注社会转型下的弱势群体。就如在作品《满天星》里,以女性的悲悯视角讲述社会猖獗的妇女儿童被拐卖问题,用社会现象表现女性的悲剧和自我救赎。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社会大众越发关注妇女儿童的保护问题。同时由于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在影视剧行业中,这一类作品越来越多。这种现象也反映了我国影视行业的发展与社会问题息息相关,体现出电影行业的人文关怀。赵冬苓编剧的一系列创作,也表现出她对社会、对女性的关怀,揭露出更多的社会问题,体现出人性美。赵冬苓这一时期的作品呈现出更为明显的女性特征,作品的风格和题材更加深入生活,更注重社会生活的小问题、小细节,却在内涵表达上力度更强。

2009—2012年是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的作品也是集中在长篇电视剧,作品当中的情怀表达和主题意蕴从上阶段的细微之处显伟大的“以小见大”转变为宏大的历史事实叙事。主要作品有《叶落长安》《南下》《新小小飞虎队》和《母亲,母亲》,这些作品以女性主义视角和大众化的语言形式将英雄形象以女性视域表现出来。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现实,男性视角和男性视角下的文学创作也会有很多的不同。在女性编剧的笔下,更能够将女性的人性之美体现出来,彰显出不同的时代讴歌。

二、赵冬苓影视作品的主旋律特点表现

(一)真实:作品的生命

在赵冬苓的众多作品中,最大的共同点是从故事的取材到情节的设定,或者在人物传记的叙事上,赵冬苓都将“真实”置于主旋律作品其他所有要求之上。赵冬苓作为优秀编剧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所写的对象应是真实的,不能将其虚化或美化。坚持将自己体会到的情感抒写出来,才能是打动人的属于自己的东西。赵冬苓的作品在故事情节上都表现出强烈的主题色彩,任何故事在细化之前都是具有明确的主题的,这也是创作剧本之前的必要前提。而这个前提即主题的确定都来源于赵冬苓编剧的真实情感体验和真实故事,在现实人物为原型的基础上进主旋律作品的改编。从人物传记《孔繁森》《郑培民》《民警程广泉》中可以看到,这些人物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时代先锋,都是《新闻联播》里出现的先进典型。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灵感,以女性独有的细腻情怀将真实的时代主流之美写进剧本。我们总说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现实,但是如果不是对社会现实、社会中的真实故事有着深刻的体验,也是难以创作出具有内涵的作品的。

赵冬苓对于真实的追求还体现在作品中人物角色的情感与动作的表现上,作品中的主角有明显的赵氏风格:“大时代下的小人物”“以平凡见伟大”。力争真实,还原生活,赵冬苓作品的人物创作中都是在被赵编剧认可、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创作的,得到编剧认可的人物性格和人格,这些角色的真实性就更能够得到保证。如电视剧《南下》中的玉秀,这一人物的性格塑造和情感表现与一般作品中的人物设定区别甚大,也颇受争议。玉秀的“过于凶悍”“太自私”在成为县长夫人之后,并没有得到改善,长期饱受压迫和屈辱的成长经历,让“玉秀”的思想被禁锢在愚昧和狭隘的牢笼里,不能自拔。而这种有悖于故事情节发展的执拗和不通情达理,使得观众对这部剧的期待没有顺其自然地得到满足,因而颇受争议。但这就是真实的“南秀”。一个童年不健康的人是难以脱胎换骨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的,这种难过的责任不在于玉秀,而是在于她生活的环境和社会,透过真实的玉秀来表现过于世俗的社会环境。

(二)虚构:商业化的手段

在影视作品中,主旋律的构建和叙事被严格的意识形态束缚,以娱乐化和通俗性为特点的大众文化占据着影视商业的领地。在这种影视文化语境背景下,赵冬苓顺应商业口味,将主旋律影视作品进行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情节建构,从女性为主体角度和情感出发,对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的理念进行商业化和娱乐化的表达,以便观众的娱乐性和教育性都能得到满足。

传奇的人物离不开英雄的事迹建构,在对商业化的影视作品的借鉴上,采用了主旋律叙事情节建构的传奇书写。在电视作品《母亲,母亲》中,为了强化金国秀的母亲身份,赵编剧增加了收养弃孤和开办孤儿幼儿园等虚构的情节,加重英雄色彩,在对母亲主角的女性尊严的底线挑战和母性美德及英雄主义的伟大形象进行美化的同时,完成剧作主角的传奇性书写和整部作品的主旋律构建。这种主旋律的建构创作手法,既能满足当前影视商业化发展需求,也能更好地凸显出剧中人物特色。

三、赵冬苓影视作品中主旋律文化构建与传播

(一)英雄主义构建

1.民间英雄。在主旋律作品中的英雄主义的定位是基于二元对立的划分方法,也就是军队与地方,男人和女人等角度确定的军队、男性和政党的叙事主体地位。而赵冬苓的主旋律叙事作品里,将政党和军队的主旋律主题降低于民间原生态的“百姓”意义,传统阶级视域下的民间百姓群体成为赵冬苓剧作中的革命中坚力量。在所谓的“民间百姓”群体里包括传统阶级的贫苦大众,也包括被剥削的群体,例如,作品中的二发爹、赵老嘎、李忠厚等;也包括民间的“有产阶级”,如金国秀、李忠奉;还包括非主流的军阀和国民党成员,如李继周、侯志宏等。这种人物的范围扩展到了民间百姓的各个群体,同时也相应地展现了民间原生态的真实影像。如电视剧中的国民党官员李继周,在不顾乡亲情谊时的逐利嘴脸,而在抗日时的大义大恨,都凸显了民间阶层内心蕴含的爱国主义热情。

2.女性主义。赵冬苓作品中的女性主义视角将女性叙事与家国叙事并行,在宏大的家国主题叙事框架下,女性叙事摆脱掉男性权威话语的束缚,以女性的细腻和悲悯来审视真实历史境遇下的女性形象。家徒四壁的高尚母亲、现代精神感召下的新女性、情感和道德碾压下的悲剧女主角等,这些形象将男权秩序中的女性生存困境展露无遗。以女性对于命运的抗争来凸显伟大的家国情怀,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相融合。如《母亲,母亲》中的金国秀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其能够支援前线、收养遗孤、追随共产党,在自身命运多舛的时候懂得追求进步。将金国秀塑造成为一个个体母亲、社会母亲和民族母亲的高大形象。这种赵冬苓式的女性主义视角完成了母性英雄主义的道德化、崇高化的书写和构建。

(二)精神向导式的文化传播

1.男性权威。赵冬苓的主旋律影视作品中,知识是一种理想和时代精神的象征。虽然作品中主要是以女性身份进行叙事书写,但不能否认的是,在情节和细节叙事上也充斥着对男性权威主体的重复和稳固。通过男性形象来呼唤民众的革命觉醒,就如电视剧《母亲,母亲》中的祝宇中的角色设置就是以男性个体的成长暗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成长。通过祝宇中的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情怀的表现来显示革命理念的成熟和壮大,从少时迷茫到走出国门,寻求民族复兴的道路,祝宇中是一个革命成长式的标志。就连主角金国秀的思想蜕变都是在男友、祝宇中等男性的精神指引下一步步完成的,男性权威的精神力量塑造了女性的民族意识和家国情怀,这种男性权威的指引强化了男性权威的文化构建,主导价值和主流文化观念的构建离不开男性权威的话语和引领。这是一种男性社会的权威精神向导式的文化传播。

2.女性向导。当然,在赵冬苓作品中最为主要的仍然是以女性精神的视角来叙事,女性个体的情感体验和诉求,将自由和爱情升华为女性个体的追求生命和自我价值的权利。在女性独立主体意识的建立和思想叙事方面,这些女性思想的醒悟和崛起必然是依靠知识权威性的指引,但是在赵冬苓作品中这种指引性的精神向导不再局限于男性权威,而在指引性的向导角色中知识女性和外来女性的角色设置正是对女性向导意识和女性情感的群体意义的表达。如《沂蒙》中的罗宁、夏阳和钟慧,罗宁对于民间女性的启蒙是革命女性表现出来的高尚情怀和家国观念。罗宁等新女性对传统伦理的挑战和对女性独立价值的追求是新女性精神的价值传播。

猜你喜欢
母亲
母亲的债
母亲树 五章
母亲点亮了我的一生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