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娇娇
摘要:在中职人才的培养体系中,审美教育是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因如此,审美教育一直受到高度的重视。本文分析了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对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审美措施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促进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一、概念解析
(一)中职院校
中职院校,即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其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包括具备与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员。从教育阶段来说,中职教育的本质就是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主要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技术性人才,从根本上提升我国劳动者的素质。
(二)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语文教学为依托进行审美教育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中职院校语文教育者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引入美学内涵,在指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鉴赏和创作的过程中强调文学作品的美学要素,并在充分考虑中职学生审美水平的前提下,指导学生以美学的视角审视文学作品,追求语文教学的美学视角。
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审美教育会对他们的思想产生重大的影响,使得学生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更为真实,也更为生动,审美教育的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最大程度地保证素质教育的开展。在接受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养成正确的审美观点,让他们充分观察到自然美,正确体会到社会美。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中职院校的审美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学创造能力。因此,学生学会必备的艺术知识、懂得各种艺术的表现方法和特点、掌握唱歌、绘画等艺术表现形式就极为重要了。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策略导向
(一)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时候老师是出于主导者的地位的,老师的任何教学行为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中职老师需要不断学习,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掌握充分的语文教学方法,不断加强语言学习,提升自己的文学涵养。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需要把工夫花在平时,坚持学习,保证一定的阅读量,锻炼自己的语感,而不是单纯地应付工作。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不管是什么教学活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生兴趣、锻炼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适宜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会达到最优状态。因此,在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保证营造良好的审美教育氛围,老师要注重语言的引导性作用,充分借助语言和表情动作,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促使其积极地参与到语文教学过程当中,主观上接受老师讲解的内容。相比于传统的“一言堂”式教育,这种教学方式充分运用了审美教育的趣味性,使得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其中,一改传统语文教学课堂枯燥无味的局面,既提升了中职院校学生的语文水平,又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方式生活化
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缺乏必要的重视,因此相关理论的发展还有待优化,这也就造成了现阶段我国拟职业教育教师数量少、教学水平不高的不利局面。多数老师拘泥于教材,对教育理论的研究不够深入。其实,语文学科和生活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现行的诸多语文教材当中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形象或者是优美的意境等都是现实生活的真实体现,可以说语文是来源于生活的。这样一来,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语言内容的分析还是教学形式的设计,都可以依托现实生活,从生活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加以适当改造,利用好生活中丰富的素材,将生活元素贯穿语文教学过程。在这样的现实要求下,中职院校语文老師就必须放眼于日常生活,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生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
(四)鼓励创造,激发学生创造力
现阶段,大多数中职院校的语文老师对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仍然缺乏必要的认识,使得语文教学具备很强的功利性。以具体的一堂语文课为例,针对每一堂课,老师都会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相应的知识点,这就使得学生抱着完成教学任务的心态去上课,而不是用在审美的态度去审视文学作品。因此,目前中职院校语文教育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把功利主义的影响降到最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推动学生的主动发展,在学生与语文学习内容之间构建美学联系,促进学生的主动求知。
(五)引导学生的审美想象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文学作品时,审美想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之所以能在语言的刺激下形成画面,进而对文学作品有直观的认识,就是依靠审美想象,这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在众多的审美实践中,信息经过无数次的输入以及转化,构成整体运动。这一点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有很大差异,符合学生审美心理的发展,因此在审美想象的基础上开展审美教育活动必然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李建林.论语文教育的审美心理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01
[2]陈桂梅.审美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3,(02):96-98
[3]刘淑芳.浅谈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贯彻与实施[J].教育革新,2009(06):6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