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管理模式设计

2017-11-15 10:08傅静
东方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管理模式高职院校设计

傅静

摘要:本文结合多年学生职业竞赛管理工作实践,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管理的组织管理框架、竞赛级别分类设置、立项管理、经费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了细致设计。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管理模式;设计

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是高职院校强化育人功能的重要举措,“加快了由模拟、仿真实训向生产性实训的转变”[1],能够有效激活学校教学,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能力,是“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提升职业教育竞争力的重要保证”[2]。本文结合多年学生职业竞赛管理工作实践,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管理的组织管理框架、竞赛级别分类设置、立项管理、经费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了细致设计,以期对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管理有借鉴作用,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管理水平提升。

一、组织管理框架

为强化组织管理保障,设计组织管理框架,明确分工职责。

(一)成立由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教务处、学生处和各教学单位相关负责人组成的职业技能竞赛指导委员会,负责学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整体规划和统筹领导。

(二)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职业技能竞赛的管理工作。具体职责是:组织技能竞赛申报项目审核和评定,落实相关竞赛经费,整理、归档竞赛相关资料等。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成员由教务处的相关人员组成。

(三)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单位成立相应的竞赛组织委员会,具体负责相应竞赛的筹备、组织和实施,制定相应的竞赛实施方案。竞赛指导委员会由二级学院教学单位负责人以及有关学者专家组成。

(四)职业技能竞赛按职业技能归口单位进行划分,各二级学院负责选定和指派参赛学生及指导教师、制定和实施培训辅导计划、组织和监控竞赛准备以及实施具体过程,各单位如需学校统一协调组织的,及时向学校请示汇报情况。

二、竞赛级别分类设置

为便于区分管理,根据竞赛级别,分为五个层次类别职业技能竞赛。

(一)校级职业技能竞赛:指以学校名义组织的或协会、行业、企业等举办的全市范围的职业技能竞赛。

(二)市级职业技能竞赛:指市级政府部门举办的全市范围的或协会、行业、企业等举办的全省范围的职业技能竞赛。

(三)省级职业技能竞赛:指省级政府部门举办的全省范围或协会、行业、企业等举办的全国范围的职业技能竞赛。

(四)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指国家级政府部门举办的全国范围或协会、行业、企业等举办的全球(或亚洲)范围的职业技能竞赛。

(五)国际级职业技能竞赛:代表国家参加的世界技能组织举办的世界职业技能大赛。

三、立项管理

技能竞赛的开展以立项的方式进行,具体包含四个方面的管理措施。

(一)由相关教师根据竞赛要求填写《学生职业技能竞赛项目申报表》,提交给二级学院领导审核,经审核批准后再流转到教务处分管技能竞赛的领导审核批准。

(二)经审批立项的竞赛项目,立项参赛单位制定竞赛实施方案,内容主要包括参赛项目、组织机构、参赛人员及培训指导教师、培训辅导计划、经费预算及来源等。

(三)各立项参赛组织做好参赛人员的遴选工作,通过班级(专业)—(学院)—学校层层筛选和选拔,确保参赛学生和作品的质量,并组织好学生赛前的各项培训。

(四)加强立项指导和提供立项所需,各二级学院要建设具有高度责任心、较高业务水平和相对稳定的技能竞赛指导教师队伍,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及其它参赛所需条件。

四、经费管理

细化管理措施,增强经费管理的激励作用。

(一)学校设立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专项经费,纳入学校财务预算,经费由教务处统筹管理。

(二)专项经费用于经学校批准立项的各类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活動所发生的费用。其中:(1)对立项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含省选拔赛),可以申请以补贴教师工作量代替资助经费,并制定补贴最高学时。(2)参赛报名费、差旅费等由学校据实报销。比赛所需的原材料、设备从各二级学院实训经费中支出。(3)获奖学生及其指导团队、参赛单位的奖励等费用由学校按标准统一发放。

(三)参赛费用报销的程序:参赛部门申请——参赛部门领导审核——教务处审核——财务报销。未申请和批准立项、未上交竞赛实施方案和参赛后的总结汇报材料的竞赛项目,不予报销经费。

(四)用学校经费制作的竞赛作品,其知识产权归学校所有,作品由参赛单位负责妥善保管,必要时,可移交学校档案室存档。若获奖作品发生专利(技术)转让,其转让费的30%可用于奖励。

(五)对在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及其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对在政府部门举办的比赛中获奖的学生,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获奖级别,制定明确细致的奖励标准,并及时发放。

(六)无论个人获奖还是集体获奖,均按项目进行奖励;同一项目在不同的级别的竞赛中获奖,只按最高等级奖励,不重复计算。对以团队方式参赛的项目,按团队成绩奖励,竞赛中设置的个人奖项不进行奖励;对设置了若干项总分评奖的,只对竞赛总分获奖进行奖励,对单项获奖不进行奖励。[3]

(七)学校每学年评选出优秀组织奖若干名,对在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成绩突出的学院给予表彰,并给予获表彰单位一定物质奖励。

“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就是注重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就是注重职业教育的育人质量”[4],组织管理框架、竞赛级别分类设置、立项管理、经费管理等环节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的关键,希望更多的学者专家能对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管理模式进行探究,推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管理更科学更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小菊:浅议职业技能大赛对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J]《教育探索》,2008年9月

[2]桂小敏:职业学校技能竞赛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12月

[3]黄亮:职校技能竞赛选手心理技能与训练策略研究 [D]青海师范大学,2015年5月

[4]崔英泽:职校生职业教育论纲[M]科学出版社,2013年7月endprint

猜你喜欢
管理模式高职院校设计
BUBA台灯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