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7-11-15 17:03夏其表尹建新易晓梅刘颖
东方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学习

夏其表+尹建新+易晓梅+刘颖

摘要:本文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课程课时少、实践要求高的特点,提出“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的培养方案,通过改变传统的理论+实验授课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自主学习;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1 引言

《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课程作为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其影响力和重要性都是非常巨大的[1]。如何更好的上好这门课程,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也如何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应该讲,我们在门课程上面也确实是花了不少的精力,也确实是做了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但从实际反映的效果来看,成效还不是很显著。我们觉得除了学生和老师的自身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以外,这门课程本身的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确实还存在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和实践的地方[2]。具体表现在,一是这两门课程的考试通过率都比较低,以2013级的《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课程全校的平均通过率不足70%;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学生和老师们也经常反映《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课程的上机课时相对不足,学生在学计算机的时候不能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等。

2 原因分析

我校2012级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考试,全校参加考试学生为1230人,总评不及格学生数为370人,不及格率达到30.1%。其中文化学院2012级参考学生不及格率39%,人文学院2012级学生不及格率36%,……最高不及格率的班级是艺术学院的艺术设计专业达60%。

不及格率高的原因何在?经过全体老师的深入调研(含与学院相关领导及教师的沟通、研究)认为有如下因素:

(1)主要原因是与该课程教学的安排以及学生上机机会太少而又不熟悉考试系统有关。在12级学生时,《办公自动化高级》课程的总计课时为56,其中理论为32学时,实验为24学时。理论授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实验指导在机房进行,两者相脱节,很多学生反映理论知识不容易理解消化,实践操作又时间较短,不能够很好消化。同时,由于学校当时比较重视计算机等级考试,机房空余时间被大二学生大量挤占,大一学生挤不进去,不太有时间进行课后练习。再加上2012级学生的上机考试系统为新购买的测试系统,学生对系统的熟悉程度不高,导致很多学生因操作不当而失分。

(2)其次与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薄弱和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指导认真程度有关。同时也和学生自身的努力程度以及班级学生等因素相关。

3 改革措施

鉴于上述情况,经过大量的论证和实践,从2013级学生开始,我们对《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课程已经制定了初步的改革措施,即由原先单纯的教师在理论课上讲解理论,在实验课上指导学生上机的教学方式进一步的改革成为,由教师同时在实验机房进行理论讲解和实验指导的教学方式。由此,学生和老师之间能更好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沟通,学生能进一步地增加上机练习的机会,进一步的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也能更好的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起来,从而也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3]。

其次,增加实验机房,对现有机房加强管理、合理安排等级考试其他辅导安排,尽量延长机房的开放时间,便于学生练习;建议各学院及图书馆机房也安装上与计算机相关的软件系统,供学生学习;在教学上,提倡集体备课制度,要求教师备课充分,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认真耐心的指导和教育学生;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工作,要求努力学习,认真操作等;在课余时间,多安排老师到机房进行答疑指导等。

在教学上,我们采用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主要设计的案例包括Word图文混排-黑板报制作、Word高级应用-毕业论文排版、毕业论文PPT制作、Excel财务管理系统、成绩管理系统制作等。在设计实验任务时,我们提出验证型实验、设计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相结合的实验安排。

4 成效

经过一些列的改革,《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反映在学生的考试情况看,2013级学生参加考试人数1301人,不及格人数为200人,不及格率为15.4%。14 级学生参加考试人数为1316人,不及格人数为91人,不及格率仅为6.9%;15级参加考试人数为1321人,不及格人数为93人,不及格率为7.0%。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采取教学改革的2013级和2014级、2015级学生中,《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课程的考试不及格率有了明显的下降,说明我们采取的改革措施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夏其表,王洁,尹建新.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课程多元化立体化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4.1(2):79-81.

[2]夏其表,王洁,张广群.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12(24):82-85.

[3]卜晨月.計算机公共基础“课堂.实验.课外”三位一体自主学习培养方案研究[J].科教文化,2012.10:161-162.endprint

猜你喜欢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学习
和谐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谈外科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嵌入式系统课程“中断、异常与事件”教学实践及启示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