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与外语教学研究

2017-11-15 11:30曹景景
东方教育 2017年18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机遇

摘要:本文探讨了大数据时代下的慕课教学模式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并指出了由于慕课的诞生和发展给外语教学带来了挑战与机遇。

关键词:慕课;外语教学

一、在当今世界的发展中,大数据是趋势,慕课是热点,而外语则是国人追求与国际接轨必不可少的工具。大数据的发展引发了更深层次的信息化,信息化催动了慕课的诞生和发展,而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全面地整合,使其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使得这三大概念(大数据、慕课、外语)似乎又有了富有内涵的逻辑联系。本文将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重点讨论大数据与慕课的起源与作用以及它们对外语教学究竟意味着什么。主要回答三个问题:何谓大数据?何谓慕课?它们给外语教学带来了何种挑战和机遇?

二、大数据具有四大特征,分别为容量大(Volume)、种类多(Variety)、速度快(Velocity)、价值高(Value),俗称4V特征(Mayer—Schsnberger,2012)。大数据的应用必须先转化成信息,形成信息化的音、视频资源,这些资源在教育上为慕课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三、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大规模性。谈及慕课,必然要说说教育的现传统。众所周知,正规学校教育的授课传统始于夸美纽斯的教学理论,他的《大教学论》开创了在规模上(空间、时间、人员等) 有一定限制的课堂教学传统:课堂、课本、教师、学生。课堂有黑板和桌椅;课本是经过不断的编写提炼而成的知识结晶,面窄且千篇一律;教师讲学生听,灌输式授课。不少学者这样描述传统的课堂教学:现在的教育教学模式,包括大学在 内,是按照过去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设计的。教材千篇一律,要求学生像战士一样服从命令,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很弱。

而慕课是由若干个微课程组成,即在10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里,以视频的形式,对课程内的某个知识点、难点或者是重点进行讲解。由于慕课与传统课堂不同,不但可以走出课堂,走出校门,甚至可以通过互联网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此慕课的受众也会超出传统院校的范畴。慕课代替不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是传统大学的运作模式将会因此受到冲击和挑战。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慕课作为高校教育的新大陆,目前是各大高校提高学校国际知名度,展示本校教师综合实力,促进同行业教师交流,增加国内外学员最好的平台。作为高校教师,积极参与慕课教学或学习,都是一个提升自己的好的机会。

慕课的理念就是大数据、大学堂、创新且全面开放。应该说,慕课的灵魂就是其理念,是其大学精神,是其在大数据时代敢于面对社会转型的重大挑战。尽管人们对慕课的发展前景和影响力持有不同的观点,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慕课本身所传递的优质、开放、创新、自主的精神内核与人们对理想教育的追求高度契合”。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慕课的发展非常迅速。慕课由于其设计理念、传播范围、采用技术、适用对象以及教学目标设计的侧重等不同,衍生出许多种类,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最常见的是cMOO C,xMOOC,tMOOC等三类。

慕课,无论从其理念还是形式,都与大数据息息相关。慕课创造了一个前所未 有的网络大学堂,由此创生了教育工作者从未领略过的数据的海洋(大规模的学习者数据、海量的资源数据、庞大的学习者行为数据等)。这些大数据以及新的方法和理念无疑会促使外语教学发生许多变化,也会带来各种挑战和机遇。

四、对外语教学的挑战与机遇

慕课是大数据时代的产物,为人类的学习方式带来了新的理念和突破,以前难 以办到或想象的情景(如大规模的学员注册、大规模的交流平台、大容量的课程内容和种类、无限量的网络连接、翻转课堂内容等)因大数据而成为了现实。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处理变得容易而快速,人们能够在瞬间处理成千上万的数据。但当我们谈论能“说话”的数据时,我们指的远远不止这些,我们还必须直面大数据带来的挑战并寻求发展的机遇。基于大数据的外语教学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要转变人们在利用和分析数据时的思维方式,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个转变是,随机采样不再被依赖。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分析更多的数据,有时候甚至可以处理和某一外语教学现象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再依赖于随机采样。19 世 纪以来,当面临大量数据时,人们一般都依赖于采样分析。采样分析是信息缺乏时代和信息流通受限制的模拟数据时代的产物。以前我们通常把这看成了理所当然的限制,例如,在外语教学研究上人们通常在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过程中都十分注重数据的采样,这似乎已成了研究的定律。现在,大数据把这个定律打破了。高性能数字技术的出现让我们意识到,这其实是一种人为的限制。与局限在小数据范围相比,使用一切数据为我们带来了更高的精确性,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以前无法发现的细节,即大数据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样本无法揭示的细节信息。

第二个转变是,精确度追求不再是主要目标。研究数据如此之多,以至于我们不再热衷于追求精確度。当测量事物的能力受限时,关注最重要的事情和获取最精确的结果是可取的。如果在设计外语课程时我们不知道学生的确切情况(人数、背景、资源、需求等),课程设计就无法进行。但在基于大数据的外语教学中,我们应该意识到数据分析的这种内在差别。

第三个转变 因前两个转变而促成,即不再热衷于寻找因果关系。寻找因果关系是人类长久以来的习惯,即使确定因果关系很困难而且用途不大,人类还是习惯性地寻找缘由。相反,在大数据时代,我们无需再紧盯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应该寻找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这会给我们提供非常新颖且有价值的观点。

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基于大数据的外语教学同样也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基于大数据的外语教学使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其次,基于大数据的外语教学能够真正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基于大数据的 外语课程理念,强调的是学伴对学伴的联结与互动的结构并以此种方式管理规模庞大的学生群体。再者,基于大数据的外语教学使新型课程设计与混合式教学成为可能。第四,基于大数据的外语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团队建设。

大数据时代加速了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中国的外语教 学。因此,外语教学的实践者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迎接新挑战,寻求更好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陈坚林,张迪.外语信息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建设——一项基于部分 高校信息资源建设的涮查研究 [J].外语学刊,2014(5).

[2]何立新.信息技术教学与创新思维培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梅德明.大数据时代语言生态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4(1).

[4]朱永生.名物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

作者简介:曹景景,1991年3月24日出生,女,汉族,河南省洛阳市人,现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学科教学(英语)专业。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机遇
再见,机遇号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Washback Studies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A Rough Research on Numerical Cultural Connotation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机遇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