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动画影片中的暴力元素

2017-11-15 15:54
电影文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观者暴力动画

常 婧

(周口师范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暴力的呈现是电影最为鲜明的视觉主题之一。它造就了一种消除历史分界和意义、以新的趣味和情感体验来表现生活状态的影像风格。在好莱坞,影像艺术中的暴力情景是极受欢迎的存在,动画片也同样无法摆脱暴力元素的渗透。美国是世界动画类型片的生产中心,其以制造梦幻、纯真、美好的想象性世界闻名于世。但就是这样一个专门讲述美好、给大众带去欢乐的电影类型,依然随时充斥着暴力元素,乃至有所谓“动画暴力美学”的存在。梦工厂的《花木兰》里,导演借主角之口信誓旦旦地宣称“我们只能以暴制暴”,无疑可视为一种暴力美学的揭示。从深层心理而言,动画暴力美学的形成和反复出现,是美国社会心理、社会问题的隐形表现,是一个国家、族群心理情结的表征,其题材与艺术形态组成的叙事也凸显出美国社会永恒性的困境和悖论,它所牵涉到的是美国民众内心的迷思。所以,对其动画片中的暴力元素尝试论析,并探讨潜藏其间的“集体无意识”特征,无疑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

一、暴力镜像:消解杂糅与喜剧性呈现

约翰·贝儿顿曾经对美国动画的暴力展现做出简要的分析,认为其最富活力、最具观赏趣味之处在于“笑、打、闹”。其意思归纳而言就是动画制作中暴力情景设置具有明显的喜剧性特征,是其叙事中普遍存在的独特况味,并且呈现消解、杂糅的风格与作用。喜剧因素的加入,一定程度上缓冲、消解其动画叙事中暴力情景冷酷、血腥、残忍的一面,使得暴力元素成为童趣叙事的一个有效的视觉穿插,呈现方式也变得更有情趣。童话主题、暴力元素、喜剧呈现三者相杂糅的镜像呈现方式,是美国动画极力迎合社会公众的流行趣味,满足大众的消费欲望,避免话题过于沉重,而乐于制造热烈刺激与轻松内容的一个表现。《牧场是我家》中,小母牛在与反派周旋时,始终一副玩世不恭的嘴脸,在结尾和通缉犯的打斗高潮中,一边拳打脚踢,一边不忘不断地拿对方的生理特征取笑,就是典型的好莱坞动画暴力元素的呈现方式。

首先,在视听语言构成上,通过特有的剪辑方式,形成浮夸的、滑稽的喜剧画风。他们在打斗画面中,极端重视声画对位的合力,音效和动作夸张,往往为了求刺激和梦幻效果远超生活真实,但凡出拳必然虎虎生风,但凡击打必然啪啪作响,力求对故事情景和人物心态的明晰判断,强烈并强制性地引导观者的情绪,运用声音、动作配合画面造成喜剧感,体现出直白粗俗的不羁活力和浮夸的喜剧效果,让观者在哈哈一笑中得到满足。《狮子王》的野猪彭彭被对方的铁器击中脑袋,发出打铁般惊人的声音,却只有头皮屑脱落纷飞;《猫和老鼠》中的猫几乎无时无刻不经历暴力摧残,受尽折磨乃至痛苦变形,其身体各个部位经常性地被碾平、扭曲、撕长、夹住,或者被塞进物体,或者被充满空气,不停歇地遭遇重创、打击、重摔,几乎都是人类想象力所能达到的“酷刑”。但导演在暴力元素的肆意展现中辅以恰到好处的音效、浮夸的音响、天马行空的创意、精彩的细节营造喜剧感,消解其残酷性,满足观者恶作剧般的内心欲望,不觉压抑,反倒会心一笑。

其次,在镜像风格上,以杂糅式的多元化处理,将暴力引向轻松欢乐、喜感绚丽乃至浪漫的情调。美国动画片的暴力元素设置,和一般影片营造真实效果,一味追求感官刺激不同,其主要用意是将暴力打斗引入梦幻叙事之中,从而能够既刺激又独具风格,给予观者感官和心理的双重愉悦。所以,其惯常的镜头处理就是刻意地既浮夸喜感,又浪漫唯美,强调真善美的统一。《风中奇缘》中印第安人和白人对决时,场面安排依然是暴力的,各种器皿乱飞、桌椅翻倒、跌倒、爬起、砸头、撕扯等暴力元素不吝展示,但是在战斗方酣之际,纷飞的白鸽突然说话劝架,就明显有了神话般的诗意、浪漫,血腥的画风急转为喜感、优雅。《怪物史莱克》拯救公主那个桥段,暴力的施行过程几乎都做了特写,甚至有身体被四分五裂的恐怖场景,但通过镜头转换,择取俯拍、升格与音响渲染,并以极端恶搞来出奇制胜,制造狂欢和笑点,暴力元素反倒成为美好的、梦幻的布景。尤其在最后的打斗中,导演刻意将镜头转向公主关切、爱恋的眼神,伴以温情搞怪的音乐,浪漫诗意更加浓厚,视听的美感、情节的欢畅、氛围的和谐,令观者不由得心醉。暴力元素的镜头设置,也展现了美国文化快感至上、积极进取的大众化特点。

二、暴力隐喻:现代情感与危机性表达

美国的动画片向来被称为“梦幻的艺术”,但它依然是以现实为参照,其魅力也来自虚构和仿真共建的悖谬性空间。这样的悖谬空间可被解读为由叙事的虚构性和物象的仿真性在观者的心理层面所引发的张力场。它们在这些导演的操作中既展现为一场真诚的梦魇,也是一次可以操控其叙事结果、增强叙述效应的美学尝试。制片人屡屡借助激烈的身体语言和意象化的叙事空间,以乌托邦的、梦幻的、童真角度或写意的方式完成对时代情绪的回忆与重述,并参与现代人精神状况的叙事建构,从而实现梦幻语言和集体经验之间的有效转换。其叙事逻辑所展现的深层意蕴,则是现代情感的危机化表达。当《圣诞惊魂夜》一反惯常的美国动画叙事,以黑色幽默的基调讲述一个暴力的、诡异的、恐怖的“绑架圣诞老人”童话时,其实就是最直接的危机性表达。

第一,对家国想象的暴力性构建,展现出“现代性的大屠杀”式的精神不安。好莱坞动画是一个纯真世界的展示,但是沉迷于游戏般的、虚幻的世界,在给大众带来心理快慰的同时,若把此种快慰无限度扩大,那么,虚拟的“非常美”就会变成真实的“非常罪”。“非常罪”的集体意识在美国动画中最普泛化的展现就是,但凡涉及家国想象,都是诉诸暴力性的构建。美国动画叙事的永恒模式:平静的家园或家国,突然遭遇侵袭,英雄奋发而起,通过暴力的手段以暴制暴,最终赢回家园的平静。在这里,暴力的元素成为叙事的重点,它的使用遵循影片的叙事逻辑,成为家园建构想象的必要手段和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暴力的展现不是莫名其妙地突然出现,而是心理压抑的最终爆发。《黑神锅传奇》里塔蓝为了维护家园,对抗魔王,带领自己组建的群体和对方的军队对抗,镜头中明确地描写了战争的残忍和恐怖,展现了暴力血腥在守护家国中的直接作用;《魔法英雄》里,硝烟弥漫的动物村庄里,一群反派正在四处逡巡,寻找遗漏的猎物,他们先是旋开一个洞口的盖子,发现里面满是绝望的动物群,毫不犹豫地张开了血盆大口,吞噬的场面给予了长时间的特写,显得十分恐怖和残酷……暴力叙事的渗透相当于美国文化中理性之幕上家国想象的一个破绽,用索布切克的话说,是“家国想象的恐慌,是道德痉挛的意义和内涵”。

第二,对人际困境暴力化解决的渲染,呈现了现代文明压抑下的人类生存状态和心理危机。美国动画所展示的梦幻世界,实际上也是人类现实世界的拟化,在这个童真、纯洁的乌托邦世界里,其叙事依然是通过戏剧冲突、社会价值冲突、人物情感冲突等一系列要素来开展的,而冲突的解决之道,几乎毫不犹豫地择取了“暴力的快速完成之道”。这其实也是美国社会乃至人类社会人际困境的动画拟设。《功夫熊猫》中的阿宝本是一个懦弱的、胆小的懒熊猫,但在波谲云诡的环境和与对方的角力中,其领悟到要解决群体和平共处的困局,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功夫”这样的暴力手段,其身上的暴力意识也逐渐苏醒,通过对力量的追逐和崇拜完成了自身的重塑。因此,当结尾处主角孤独地挺立在树下沉思的时候,已和开篇判若两人。《机器人瓦力》中的伊瓦是个机器探测人,冷酷无情,不需要朋友,也无须温情,只信奉暴力来解决人际冲突,一旦发现有可疑的对象就直接举枪射击,暴力的直接化展示、鲜血的四溅镜头显示出原始的、压抑的、沉重的气息……突破自我、征服他人的叙事渲染,是对现代社会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冰冷的社会规则的潜意识反映,寄寓着对暴力解决人际困局引发负面作用的反思。

三、暴力价值:形式美感与内在评判

美国的动画生产,其叙事组建较之其他动画生产大国如日本等,有更多暴力元素介入,毋庸置疑,是契合西方大众市场和观者内在心理需求的策略。其中暴力的动作、惊险刺激的镜头、酷炫凌厉的风格,可以形成明显的跌宕,使得暴力和影像动画浑然一体。而在展现动画梦幻特征的同时又强化它的现实性,造就“有意味的形式”,不断地补充着动画因为题材的幼稚性而导致的认识和审美功能的不足。从动画接受角度论,暴力语言显然是一种国际化的语言,无须更多的国家、民族、文化等背景的解释,更容易取得世界上最大多数观者的认同,同时借以传达动画一般的“惩恶谕善”主题,寄寓社会评判、哲学思考和人性挖掘。这正是美国动画暴力元素参与组建的艺术价值。正如《驯龙高手》的导演所讲的,“童话世界里不会没有暴力。我们的动画是乌托邦王国里的警察,耍酷只是偶尔,我们的主旨是通过展现暴力来反对暴力的”。

首先,形式上,暴力元素直接推动了美国动画片技巧的创新与发展。为以动态影像为主要表现形态的好莱坞动画贴合了电影的视觉本性,其出现产生了梅因斯坦所说的“直接导致了制作者们在电影动画的表现形态上的持续探索与创新,体现出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的追求,极大地提升了动画的形式美感”。而好莱坞动画在创始之初,从《花与树》《白雪公主》到《木偶奇遇记》《幻想曲》等,也一直在寻求创新和变革,在叙事与形式技巧上不断翻新变异。1942年《小鹿斑比》因为展现了一些打斗镜头,初次使用了多层摄影机,使得动画的空间效果摆脱了单一的平面化,极富视觉感染力,无意识中提升了迪士尼动画的品位。再如近年来出现的《冰河世纪》《海底总动员》等,为了营造宏大壮观的打斗场面,对固有的酷炫暴力场景继承发展的同时,从动作设计、动画特技、镜头运用、剪辑组合等方面都加以改进,极大地丰富了动画语言表现力,制造出一场又一场的视觉奇观,充分发挥动画的娱乐功能和造梦使命。

其次,在意蕴上,借助暴力的外衣,传达社会评判、哲学思考及人性反思,在给予儿童良好教益的同时,也给成人世界带来自省。《机器人瓦力》就是明确地表示希望通过伊娃及其群体暴力的画面、行为、思想,让观者反省、体会其反暴力的思想,视角独特。在如今社会戾气日重的现实下,也有着很深刻的象征意义,寄托着世界和平、人际和谐相处的激励精神。《异星战场》就被当时的评论者认为其暴力镜头是对当下社会现实,诸如校园枪击、种族冲突等现象的一种尖锐化、儿童视角化的反映,直面人类内心深处的劣根性,而非仅仅是一部“少儿童话”。《功夫熊猫》系列也是通过暴力、打斗等表面的肆意张扬,借助熊猫阿宝师父之口,直接表明让观者看到他们对社会、道德与人性的质疑。

几乎在所有的美国动画里,其对暴力的描写,甚至有时血腥的刻画,从其制作者本意来讲都不是在宣扬暴力,而是试图唤醒我们对于暴力的反思,传达社会人性的思考。因此,暴力元素,既是“美国大众好动、好刺激的民族性习气”的展现,也寄寓了其文化基因中一贯的批判和反思色彩。

猜你喜欢
观者暴力动画
反性别暴力
做个动画给你看
端午节观龙舟赛
动画发展史
“暴力”女
暴力云与送子鹳
光影行者
心中的景致
我是动画迷
向暴力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