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青春电影中的青年亚文化解读

2017-11-15 23:15梁丽萍
电影文学 2017年18期
关键词:吉姆亚文化毒品

梁丽萍

(东华理工大学抚州师范学院,江西 抚州 344000)

亚文化(subculture)又被称为集体文化或副文化,它代表了一种非主流的,由某一特殊群体创造并坚持的社会文化现象,其中包括了具体的生活方式与观点信念,是人类文化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亚文化的发起者无疑是青年群体。在社会中居于从属、边缘地位的他们与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之间既有和解,又有冲突。美国青春电影以青年成长历程和心态为主要表现对象。在这一类电影中,主人公在青春期具有的特殊情绪,以及他们与美国社会结构、成人的期待之间的矛盾等,都得到了较为细致的体现。

一、美国青年亚文化与电影

即使青年并不被认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但青年离经叛道的思想倾向以及在冲击旧事物、旧传统方面进行活跃表达的欲望,使得他们往往站在社会变革的最前列。因此,青年亚文化可以被看作是社会的晴雨表,这一点在西方现代社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自20世纪50年代之后,“垮掉的一代”就直接催生了“嬉皮士”文化,而60年代以后,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错误决策,尼克松的“水门事件”等又导致了青年们掀起轰轰烈烈的性解放运动以及“朋克”运动等。

“亚文化是人们企图解决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各种矛盾时产生的,这些矛盾是人们共同经历的,并能导致一个集体认同形式。从这里个人会获得不是由阶级、教育和财富造成的个体认同”。由此可见,社会矛盾是亚文化产生的土壤。这种矛盾既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外在有如美国的对外战争和国内的麦卡锡主义等,这些矛盾引发的民众激烈性对抗是广泛的,站在政府对立面的不仅仅是青年群体;从内在的角度来说,青年具有先天的对成人世界的否定。青年亚文化的兴起,也使崇尚不同文化的群体形成不同的族群,如近年来兴起的,与消费时代紧密相连的“乐活主义”(LOHAS)、“波波族”(bobos)等。

青年群体并不在主流出版物或社会机构中占据有利地位,拥有亚文化群体的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更是受到来自社会关系和经济压力方面的种种制约,无法真实、彻底地表露自己的思想与文化气质。即使有大胆表露者,其观念和行为也往往会因为媒介传播的方式和范围所限,难以在小圈子之外的地方造成影响力。因此,长期以来,除个别如海明威等杰出性人才的涌现,使人们关注到了亚文化背后的思潮外,绝大部分的青年亚文化都鲜为人知。尽管在西方社会,对青年亚文化的研究已经有了卓有成效的美国芝加哥学派与英国伯明翰学派,二者对青年亚文化的起源和其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有了较为深刻的研究。但对于大众来说,在他们所接触到的文化交流传输空间中,尽管青年群体随处可见,但他们对青年亚文化的理解依然是模糊的。而当代电影伴随着网络以及产业化的迅猛发展改变了这种状态,青年亚文化不仅得到了多个角度的彰显,还在电影人这一批更为成熟、更接近社会主流精英的人的加入下,跨越了年龄代际的鸿沟,吸引了不同人生阶段的观众的思索和探讨。

用电影的方式来表现青年亚文化,体现了在一个文化多元的社会中,各种文化、各种群体之间的合理、良性的互动。青年亚文化在电影中的正面或负面形象,夸张、肆意地释放或含蓄地表达,也显示了美国社会的开明与宽容。众所周知的是,主流文化不可能对非主流文化进行清除、兼并,二者只能互相渗透和影响,因此电影人也很少对青年亚文化采取一种社会道德上的直接的抨击或否定,而只是以客观展示的方式,避免青年群体成为权威舆论之下得不到表达的沉默的“少数”。

二、美国青年亚文化在电影中的内容覆盖

从内容的角度来看,由于美国电影人拥有较为宽松的创作空间,可以说美国青春电影对于社会上存在的青年亚文化的反映是极为全面的,基本上已经覆盖了后者的各个方面。

(一)毒品

带有致幻作用的毒品对青年来说,能提供一种暂时逃脱社会秩序的幻觉。在用毒品麻痹自己以后,吸毒者在药理作用下获得了一种自以为的“自由自在”,能够彻底沉浸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中。伯明翰学派的学者保罗·威利斯就曾经指出,毒品对于嬉皮士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嬉皮士们正是借助毒品来进入他们在思想和精神上的“彼岸世界”的。这也是嬉皮士文化饱受诟病的原因之一。而除嬉皮士文化之外,大量青年亚文化群体都不可避免地沾染毒品,部分人能从毒品带来的醉生梦死中走出,而部分则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例如,在斯科特·卡尔威特执导的,根据吉姆·卡洛自传体小说改编的《边缘日记》(1995)中,吉姆在自己的“篮球日记”中记载了自己逐渐堕落的过程。原本吉姆是纽约最棒的高中篮球队中的一员,然而在成长过程中,天主教学校粗暴的教育、家庭亲子关系的紧张以及篮球队队长的猥亵,导致了无所适从的吉姆选择与其他拥有不良嗜好的球员一起厮混,后来开始沉溺于毒品,为了获取毒资想尽办法。毒品带来的只是瞬间的解脱,而留下的却是长久的痛苦,吉姆后来不仅失去了自己的篮球天赋,还进了戒毒所,如果不是朋友的救护,吉姆早就死在了雪地中。值得庆幸的是,戒毒后的吉姆再遇到以前的朋友邀请他吸毒时,选择了拒绝。与之类似的电影还有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的《梦之安魂曲》(2000)等。

(二)滥性

青年由于性器官的成熟与荷尔蒙的分泌,有着生理意义上进行性接触的渴望,而在社会意义上,性行为是青年用来张扬自我、对固有教条说“不”的方式。“性是传统文化禁忌的对象,也是主要的青春禁忌,性的公开表达,本身就是对传统的叛逆;同时,性的表达作为一种叛逆,也隐喻了对其他社会禁忌的叛逆,它实际上打开了通向多重叛逆和颠覆传统禁忌的要道。”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中,性行为都是高度的隐私,并且是人们对他人进行道德水平评价时的重要参考标准,尤其是在基督教根深蒂固的美国社会中。然而基督教越是强调婚前守贞和一夫一妻制,青年就越要在性上违背这种成人施加的传统,再加上毒品、酒精等外物的刺激,性的解放很容易便导致了滥性。而滥性和毒品、音乐等其他青年亚文化之间,又经常是一个互为因果的关系,青年们通过这些亚文化迅速改变彼此的人际关系。例如,在《邦尼与克莱德》(1967)中,邦尼和克莱德仅仅刚认识,就发生了关系,从此结成了一起打劫的情侣。在《8英里》中,“兔子”吉米深爱的姑娘雅克丽斯仅仅为了能够出专辑就跟吉米的朋友——音乐制作人,在录音间发生了关系,吉米夺门而入将对方揍得鼻青脸肿。对于雅克丽斯来说,性只是一种交易手段。库布里克的《发条橙》(1971)中,阿历克斯更是在抢劫后当着男主人的面强奸女主人。性放纵带来的恶果之一就是疾病。如在拉里·克拉克的《半熟少年》(1995)中,下层社会出身的泰利以不断和纯洁少女发生关系为荣,玩世不恭的泰利常常早晨还在对一个女孩儿甜言蜜语,晚上又和另外一个女孩躺在一起。珍妮被泰利传染了艾滋病,惊恐的珍妮穿越整个城市去寻找泰利,结果却发现泰利又和另一个少女发生关系,崩溃了的珍妮索性在性上也自暴自弃。

(三)音乐

爵士乐、摇滚乐等频繁地出现在美国青春电影中。例如,达米恩·查泽雷的《爆裂鼓手》(2014)中,安德鲁的最大梦想就是成为顶级爵士乐的鼓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不断挑战自己体力上的极限,还放弃了喜欢的女孩子。《8英里》中的吉米作为一个白人街头少年,住在黑人区与白人区交界的“8英里”中,热爱黑人说唱和摇滚乐,他的朋友也是一群黑人摇滚混混,对他们来说,摇滚是他们建立“自由世界”的一种方式,是他们压抑扭曲青春的慰藉,歌词中也脏话连篇。即使是不直接参与音乐表演的青年人,也热衷于与其他爱好者一起在音乐会、狂欢节上共同放飞心情,享受发泄。如丹尼斯·霍珀的《逍遥骑士》(1969)中,比利和怀特骑着摩托车千里迢迢奔赴新奥尔良的狂欢节。舞蹈(尤其是街舞)也是青年亚文化的一部分,如在安妮·弗莱彻的《舞出我人生》(2006)及其一系列续作、肯尼·奥特加的《歌舞青春》(2006)等电影中,男女主人公总是凭借音乐相识相爱。

除此之外,暴力、滑板、文身、赛车、网络语言以及特殊的服饰等也属于美国的青年亚文化,在尼古拉斯的《无因的反叛》(1955)、查尔斯的《网络暴力》(2011)、克拉克的《板仔玩转》(2005)等电影中也有所表现,在此不赘。

三、美国青年亚文化在电影中的形式表达

电影所要表达的文化与其表达方式有着必然的联系,恰当的形式才能传达出创作者所要表述的内容。而在具体的表达方式上,美国青春电影则体现了不同导演各自的艺术风格以及他们对青年亚文化的不同理解。

(一)冷静的客观呈现

有的导演采用冷静的、零态度的方式,默默地给观众揭示社会的一角。例如,在《半熟少年》中,主人公和大量游手好闲的青少年一起待在街心广场,街心广场成为青年亚文化的汇聚点。这也是他们在经济条件受限的情况下无可奈何的选择。这里有各种肤色和性别的青少年,他们混迹在这里一起聊天儿,讨论与女孩儿的性关系,分享大麻,有时则会因为冲突而打架。暴力和性是他们挥洒青春能量的方式。又如,在《边缘日记》中,电影跟随无家可归的吉姆展现了纽约街头毫无尊严的形形色色的穷困者,让观众得以理解青年亚文化的产生与社会的黑暗有关。

(二)真实的主观视角

有时电影会采用主观视角的形式,让观众进入这些青年的“身体”中,与青年亚文化近距离接触。如在罗伯特·泽米基斯的《云中行走》(2015)中,电影大量使用主观视角来表现主人公菲利普·帕特从世贸双子塔的钢索上向下看的画面,当时雾霭弥漫,微微有风,钢索在高空中晃动。这一视角使观众能感受到帕特站在云雾缭绕之上的惊心动魄之感,从而发自真心地为帕特坚定不移地从事高空行走这一事业而感动。

而有的电影则采取了一种更为极端的主观视角,即运用不同的手法来表现处于非常态的主人公,让保持清醒的观众理解已经进入梦境或神志迷狂的主人公的思维。如在《边缘日记》中,吉姆在上课的时候因为困倦而进入了梦乡,因为他是半梦半醒的,因此他的梦又是与现实有关联的。他看见自己穿着黑色风衣,拿着冲锋枪走进教室冷酷十足地开枪,下面坐的同学有的高度兴奋,有的则十分恐惧。这一段画面是用慢镜头来表现的,以突出吉姆内心世界的极度非理性。而在表现已经受毒品支配的人物时,部分导演则偏向于使用快镜头,让观众感受到人受到毒品刺激以后的狂乱与病态。例如,在《梦之安魂曲》中,一群青年吸完毒以后开始跳起舞来,这时候的快镜头让人物的动作极为扭曲、迫切,兴奋异常。这样一来,观众就可以理解为何主人公已经因为吸毒而导致胳膊溃烂,但依然无法戒毒,因为毒品给他带来的兴奋已经让人无法自拔了。

在美国青春电影中,各类与青春性相关,在青年生活中占有一定地位的青年亚文化被展示出来,青年亚文化通过电影这一媒介,与它既对抗又妥协的主流社会达成了沟通。

猜你喜欢
吉姆亚文化毒品
销毁毒品
抵制毒品侵害珍惜美好年华
原始魅力——吉姆·科普
火烧毒品
吉姆餐厅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亚文化
让身体从纸中穿过
小区域内亚文化区划分路径研究——以重庆市区域内亚文化分区研究为例
“腐败亚文化”何以挥之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