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特工队》的人物设定分析

2017-11-15 17:07:21张慧成
电影文学 2017年20期
关键词:特工队冰棒头脑

张慧成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河北 黄骅 061199)

电影是一门叙事的艺术,除了单纯展现自然风光的影片外,人物往往是叙事的推动者。一部影片的人物塑造是否成功,关乎影片的成败。彼特·道格特执导的《头脑特工队》是一部合家欢式的动画电影,影片以充满想象力的创新方式,将人类的五种典型情绪人物化,而大脑的内部世界则实体化,让观众体验了一场梦幻之旅。影片上映后获得了高额的票房收益,同时也赢得了学院派的认同,将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奖收入囊中。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人物塑造十分成功,观众在观影后,还会津津乐道于五种情绪的呆萌形象。文章即以此入手,从人物形象的审美特征、人物设定与主题、人物设定与叙事三方面,分析《头脑特工队》的人物设定。

一、人物形象的审美特征

电影中的人物,首先要带给观众清晰的形象,这样才能使观众记住其角色,以及进一步理解剧情。因此,人物塑造要具有典型性,使观众容易分辨。在动画电影中,角色的外形塑造与真人电影有很大的不同,动画电影大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从而创造出现实生活中完全不存在的角色,这在《头脑特工队》中尤为明显。影片中架构的世界体系,将现实世界划分为脑外的宏观世界和脑内的微观世界,微观世界中人物的行为会对宏观世界中人物的情感产生作用。

在宏观世界中,影片主要刻画了小女孩儿莱莉·安德森一家三口,而莱莉则是当仁不让的主角。她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儿,从出生开始,就带给了这个家无限的欢乐。但影片重点刻画的,无疑是脑内的微观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大脑总部位于中心位置的高塔上,其四周是深不见底的黑暗的记忆垃圾场。而总部内部,则是负责控制莱莉主要情绪的五个人物:乐乐(代表快乐)、忧忧(代表忧伤)、怕怕(代表害怕)、厌厌(代表厌恶)、怒怒(代表愤怒)。由于这五种情绪彼此是泾渭分明的,所以其形象也有着巨大的反差。影片利用观众在日常生活中对色彩的情感经验,设计了五种鲜明的色彩,对应不同的情绪角色。乐乐的主色调是金黄色,耀眼悦目;忧忧则是深蓝色,其忧郁的情绪挥之不去;怕怕是淡紫色,他时刻保持着警惕性;厌厌是绿色,与莱莉最讨厌的西兰花的颜色一致;怒怒则是红色,碰到事情就爱发火,头上甚至还能蹿起火苗。通过人物的外形,观众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到角色的性格特征。而且,不同的视觉形象具有很高的辨识度,这使老人或孩子这一年龄层的观众欣赏电影更加方便。

此外,人物的行为也是诠释性格的重要手段。行为是人物心理的外化,有的时候,虽然人物没有对白,但其动作就是他内心的流露。在《头脑特工队》中,乐乐是最先出现在大脑总部中的人物,而莱莉此时的情绪也只有快乐。在33秒后,忧忧出现了,莱莉也在忧忧的影响下,开始哭泣。之后,其他几种情绪也依次出现。在五种情绪中,乐乐是团队的核心,她掌握着大脑的中心控制台,而其他人也乐于让乐乐来进行控制。乐乐总是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当莱莉滑冰的时候,她也会随之滑动,而莱莉的情绪下降的时候,她总是能想出点子并飞一般地跑到控制台边,仅仅是几下轻快的按键,就使莱莉又恢复到高兴的状态。当忧忧等人出现错误时,她也会马上安抚,使他们重新投入工作。但乐乐也有她不成熟的一面,例如,在莱莉转学的第一天,乐乐为了确保莱莉以饱满的状态面对新学校、新同学、新环境,将忧忧叫到一边,还用白色粉笔在地上画了一个圈,劝说忧忧不要走出这个圈,从而将悲伤的情绪都留在圈内。她的做法虽然是为莱莉的“大日子”做充分准备,但对忧忧来说,未免过于武断,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不可行的。可见,影片中,通过对人物行为的设定,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二、人物设定与主题

《头脑特工队》是一部关于成长的故事。影片中的主人公是11岁的小女孩儿莱莉,在明尼苏达州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当一家人因父亲的工作搬到旧金山后,莱莉不适应那里的生活而产生了离家出走返回明尼苏达的冲动。当然,莱莉后来选择回到父母身边,并与他们达成了和解,而莱莉也完成了阶段性的成长。而影片对这段故事的诠释,则是通过另一个层面来完成的。影片通过脑内世界的混乱以及秩序恢复过程,形成了与莱莉的情感崩溃到愈合如初的一一对应,人物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莱莉的成长也对应着情绪角色乐乐与忧忧等人物的成长。以忧忧为例,她是负责忧伤的角色,因此整天郁郁寡欢,她能想到的有趣的事情,也只是“小狗死了的喜剧”。而且忧忧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被她触碰过的记忆球,都会变成代表悲伤的蓝色。莱莉与家人在巨大的恐龙模型前拍照的开心时刻,在忧忧的触碰下,也变成了悲伤时刻。不管乐乐如何擦拭,也无法使记忆球变回原来的金色。而忧忧下意识地碰触,也使莱莉的转学第一天就出现了无法控制的状况。同时,这还导致了乐乐与忧忧被吸入了记忆球处理通道,二者被丢进了莱莉大脑内部的广阔区域,远离了的她们岗位——大脑总部。在二者迷失在脑内世界时,经常阅读思维手册的忧忧发挥了作用,她成了乐乐的活地图,不管走到哪里,她都会告诉乐乐这里是大脑内的何种区域,有着什么样的功能。但是忧忧存在的问题就是她始终无法正视自己的存在,她认为悲伤是不该有的情绪,而自己做什么都是错误的。在莱莉的脑内世界中寻找回去的路时,忧忧渐渐意识到自己具有安抚人心的能力,但她仍然认为莱莉没有她会过得更好。再回到大脑总部后,这里的情况已经失控,而中心控制台也变成了灰色,莱莉失去了所有情感。在众人都没有办法的时候,忧忧被委以重任,她拔出了控制台上将莱莉引向明尼苏达的控制灯,由此点亮控制台,莱莉又可以感知到情绪了。忧忧也意识到了自己有其他情绪角色无法替代的一面,她可以从容地胜任自己的工作了。而外部世界中,莱莉也回到了父母身边,哭泣的她完成了阶段性的成长。可见,外部世界中主人公的成长,是与脑内世界中情绪角色的成长分不开的。

其次,莱莉的成长离不开来自他人的无私的爱,这种爱在外部世界中来自父母、朋友,在脑内世界中,则是各种分工协作的人员,他们协调着脑内世界的和谐运转,共同服务于莱莉的大脑总部,使各种情绪可以发挥正常。值得一提的是脑内世界中的“冰棒”,这是莱莉幻想的好朋友,他的身体大部分是棉花糖,外形像一头大象,却有着猫的尾巴以及海豚的声音。他十分胆小,对陌生事物很害怕,因此当乐乐二人出现在眼前时,冰棒吓得马上逃跑。冰棒现在比较失落,因为莱莉已经慢慢将这个小时候的幻想朋友遗忘。而冰棒的梦想就是乘坐他的扫把火箭车带着莱莉去月球。在乐乐与忧忧尝试回到大脑总部的过程中,冰棒一直在提供帮助。当乐乐与冰棒掉进记忆垃圾场(这里称得上记忆坟墓,灰暗的记忆球一个个消失,而周围都是万丈高崖,无法出去),冰棒更是舍弃了自己,帮助乐乐抵达垃圾场上方的平台。冰棒是莱莉大脑中的工作人员的集中体现,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才造就了莱莉的健康成长。

三、人物设定与叙事

电影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叙事产生了关联,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虽然不具有完整意义上的叙事意义,但已经可以展示出火车进站时的情景以及工厂大门在上下班时间的忙碌。在电影叙事中,人物一般是叙事的核心,人物的行为动作推动叙事的展开。

在《头脑特工队》中,叙事采用简单的线性结构。叙事的线索有两条,一条是外部世界中莱莉的表现,一条是脑内世界中从秩序井然到失衡再恢复秩序的过程。两者之间具有相互关联性,即脑内世界直接决定了莱莉在外部世界中的行为。脑内世界是影片叙事的核心,片中的第二条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乐乐与忧忧在大脑世界的冒险历程,乐乐在其中承担了核心角色。在大脑总部,乐乐是各种情绪的总管,在她的管理下,莱莉度过了快乐的童年,莱莉的核心记忆球都呈现为金色。忧忧的“误操作”使莱莉形成了一个蓝色核心记忆球,乐乐则尝试阻止这个记忆球进入记忆平台,并与忧忧形成了争抢,这也导致了二人被吸入回收管道并被送到了长期记忆区,她们被迫开始了在脑内的探险历程。在这场旅程中,乐乐看到了忧忧并非一无是处,而是具有安抚人心的力量。当乐乐掉进记忆垃圾场以为无法出去时,自己的忧伤情绪使她对蓝色记忆球中的回忆形成了新的看法。那是莱莉所在的“土拨鼠”队输掉了大型季后赛,而莱莉则错过了制胜一球,是忧伤的情绪使父母以及队友来到莱莉的身边,使她重拾了快乐。乐乐由此也明白忧忧所说的“哭泣能帮助我慢下来,不被生活的逆境压垮”的意义。因此,在回到大脑总部后,乐乐将核心记忆球都交到忧忧的手中,包括引起二人争端的那枚蓝色核心记忆球。乐乐与忧忧达成了和解,大脑总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核心记忆球的颜色也不再限于金色,而是成为各种颜色的集合体,各种情绪各司其职,莱莉也从单纯快乐的童年迈向了具有复杂情绪的青少年。

《头脑特工队》的叙事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这与其中的人物设定也是分不开的。以头脑中的想象之地为例,这里充满了奇思异想,稀奇古怪的人物也层出不穷。例如,在云朵镇中,到处都是云朵,有云朵做的房子,还有云朵构成的人物。乐乐见到了云朵镇十分高兴,她拆下了一块墙壁然后坐上去体验软绵绵的舒适感,冰棒见状也拆下了一块墙壁上的云朵。这时,从房间中飘出了一个云朵叔叔,他厉声对冰棒说:“最好把墙给我修好,不然你麻烦大了!”冰棒则用他的长鼻子喷出一口气,然后若无其事地走开了。而云朵叔叔顷刻间烟消雾散,只留下一副眼镜掉落地上。传送带上一座巨大的机器上,可以生产出莱莉的假想男友,帅气的金发小伙子高呼着“我愿意为莱莉去死”的宣言。想象之地中这些人物,构成了叙事上的前后对照,使观众惊叹于编剧构思的缜密。在乐乐从记忆垃圾场中返回并追逐忧忧来到了想象之地,云朵叔叔的妻子正在控诉她的丈夫被一头大象吹跑了,而头脑中的警察询问“大象是否有同伙”时,忧忧从云朵夫人的身边掠过,云朵夫人告诉警察就是她们,结果狂奔过来的乐乐来不及躲闪,与云朵夫人撞个正面。云朵夫人也像她丈夫一样,瞬间消散了,只留一副眼镜掉在地上。而莱莉的假想男友也派上了用场,乐乐用机器重复生产的众多假想男友叠成了人桥,帮助乐乐完成了重返大脑总部的跳跃。可以看到,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角色设定,使影片的叙事更加吸引观众。

综上,《头脑特工队》的人物设定可以说是十分成功的,不但人物自身特色鲜明,而且很好地服务于影片的主题与叙事。在好莱坞的工业化流程下,美国动画电影从人物设定到叙事模式以及后期的市场营销等,都形成了规范化的操作方式。《头脑特工队》的人物设定既承接了好莱坞的工业化模式,从而保证了最广大范围的受众,又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其充满想象力的人物绝非大规模工业可以产出的,这体现出创作者的匠心所在。我国的动画电影相对美国好莱坞而言,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头脑特工队》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国电影人借鉴。

猜你喜欢
特工队冰棒头脑
头脑对对碰
头脑对对碰
头脑对对碰
头脑特工队
头脑对对碰
头脑特工队来袭,请接招
学生天地(2020年3期)2020-08-25 09:04:20
《豚鼠特工队》:身怀绝技的动物007
巧用冰棒棍
冰棒的由来
冰棒哪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