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昌景
翻转课堂因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个性化学习、同伴互助学习和课堂问题解决针对性强的需求,引发了广泛关注。在高校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学涉及面相对较广,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更是力主根据校本实际适度引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考核方式下,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多针对课堂活动进行;翻转课堂模式下,课下自主学习较以往被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因此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所含各项之间比重需做出相应调整。而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活动中更加注重研讨式学习,同伴互助学习与教师引导下的研讨学习活动占课堂学习活动比重较以往有较大提高,学生课堂主动参与度相应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考核方式理应避免评估过程流于形式,而应该切实提高其对教学活动的引领性与针对性。探讨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匹配的考核方式,是切实提升学生职场环境下英汉双语交互能力的重要举措,对此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及实现校企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均具有多重理论和现实意义。
时下,大学英语教学考核方式依然同质化较为严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或与非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学一样只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能力的提升而忽略学生职场环境下的英汉双语实战能力,或以提升学生职场环境下的英汉双语实战能力为目标但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方式,使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流于形式,其考核方式存在如下三个方面问题:
首先,考核方式与日常教学相对脱节,对日常英语教与学工作引领作用不明显:(1)考核方式的拟定大多取决于教学经验与教师研讨,未经过科学论证,缺乏科学依据。(2)考核方式采用统一考查或考试形式,采用统一试卷或内容,未充分考虑各专业学生具体英语水平和专业英语需求。(3)因授课班级规模相对较大,教师无法对学生学习过程实行有效监控,唯结果论倾向严重,无法对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和有效反馈,考核对学习和授课反拨作用较弱。(4)考核方式偏重对学生技能考查忽略学生基础知识输入。
其次,师资结构相对不合理对考核方式的执行存在负面效应:(1)部分教师教学理念相对陈旧,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转变的适应过程相对较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形势下教学和考核过程有效执行(曾爱华,2016)。(2)部分教师或对新的信息技术和设备有抵触情绪,甚或产生新技术和设备恐惧症,抵触和排斥新的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大学英语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信息技术的习得和掌握程度。如何构建有效的信息技术传承机制,使处于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团体之间实现有效沟通和相互交流,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考核方式有效执行的先决条件之一。
再次,考核方式执行的保障相对缺乏:(1)资金支持相对不到位。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配套相应的考核措施,需要专项资金对任课教师进行系列培训;同时需要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的额外工作量进行适当补贴;此外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过程需要更为专业的应用进行统计和监控,此类应用往往耗资不菲,令部分院校望而却步。(2)配套制度姗姗来迟。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及相应考核方式的有效执行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师资培训、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更新、教学设计调整、学习环境构建、教师绩效调整等一系列环节,各环节工作都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可以遵循,而多项配套制度的拟定需要不断研讨与修订,初期对教学的反拨作用不甚明显。(3)课下自主学习环境构建困难重重。翻转课堂实施初期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料缺乏系统化,对学生课下学习借鉴作用甚微;部分学生学习模式由被动学习切换至主动学习过程迟缓;因地区和家庭差异,部分学生不具备相应学习设备、网络化学习必备技能和新环境下的学习习惯等。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考核方式的拟定与执行,需要着力解决传统考核方式所存在的上述问题,同时新形势下对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的几项要求:
首先,制度保障:(1)学校层面特别是教务部门要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7)》(以下称《指南》)做好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顶层设计,为院系工作开展提供依据。以学校教务部门为主导,以大学英语教学部门为主体参与的顶层设计,无论是对大学英教学改革的推进,还是对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考核方式的拟定,都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2)大学英语教学部门应该根据《指南》和学校顶层设计拟定适合校情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考核方式的配套制度。(3)学校层面还应该出台相关的院系间横向交流制度,确保大学英语教学部门更好了解各专业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的预期与要求,以最大限度实现学生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学习的无缝对接。
其次,物理环境:(1)智慧教室建设。智慧教室可实现教学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有效融合,也可更好地为更多的手持设备实现无线接入,为翻转课堂活动的进行提供必要的物理基础;若不具备建造智慧教室条件,学校至少需要提供一定量的网络终端和配备路由器增强器的无线网络全覆盖。(2)翻转课堂监控与评价系统建设。此类系统可对学习者学习情况的跟踪与监控,以及对教学情况的数据统计与反馈,并由专人负责系统运维。信息化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不仅仅需要教学院系为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提供科学的配套制度,同时也需要配套APP的综合利用,以实现对学习过程的有效跟踪与监督,以及对学习结果的及时与有效的统计,以此对教学活动产生及时的和有效的反拨作用。(3)活动场所建设。学生课下大学英语学习处于“散养”状态,由于没有固定自主学习场所,同时缺乏系统化的管理与引导,学生对英语自主学习往往处于可学亦可不学的状态。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课下英语学习活动需要由专业和专门的团队老师进行引领和指导。(4)教学资源建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学资源建设应该进一步系统化,由专门教学团队负责建设工作。与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不同,“翻转课堂”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应进一步加强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建设,基于“翻转课堂”理念梳理出与校情和学情相匹配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适介度,并据此分类进行课程资源建设,以满足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的需求。
再次,拟定依据:(1)大学英语课程定位、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课程结构(通用英语课程+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考核方式均要以《指南》对为根本依据。(2)以学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定位拟定考核方式,着力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和学术交流、从事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学术和职业素养。(3)以校本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为重要依据。(4)以一定的定性或/和定量研究为依据,确保考核方式的科学性。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考核方式的拟定,不能仅凭经验,而要依托一定的教改项目进行,使其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最后,定向培训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考核方式的拟定与有效实施的决定性因素是参与其中的人,对参与人的定向培训对整个教改方案的执行具有重要作用:(1)学校层面尤其是教务部门人员对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起到顶层设计的作用,鼓励学校教务人员定期参加翻转课堂相关培训,对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程具有重要推进作用。(2)大学英语教师位于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考核方式执行一线,是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与考核方式的具体操作者和执行者,但大多不具备计算机专业背景或相关学习经历,对其进行信息技术素养提升专项培训迫在眉睫(王艺芳,2016)。(3)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受众来自各个教学院系,具备不同的家庭和地域环境、不同的教育背景以及不同的学习习惯,对于学习模式的相对统一、学习资料的有效获取等,学校和大学英语教学部门应该加以有效和及时引导。
鉴于现行大学英语考核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新形势下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新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考核方式应该以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基本定位,可包含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大模块:
形成性评价模块又可分为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两个部分。线上评价部分多涉及课下在线自主学习和在线提交作业等部分,依托一定在线学习系统可对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和在线提交作业进行有效监控、评价和统计。线上评价可一方面减轻教师对规模班级学生日常学习监控的压力,使教师分解出更多时间和尽力进行教学设计和教研工作,另一方面亦可更大程度地确保对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和质量统计的客观性。形成性评价线下部分是对线上统计的有效补充,主要涉及课堂个人/小组展示、课堂研讨参与、阶段性测试等。线下评价部分可避免线上评价的维度单一性和机械性,可对学情进行及时和有效反馈。在形成性评价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线上和线下评价的优缺点,结合被评价内容的特定进行整体设计,既要避免为减轻工作量过度倚重线上评价,亦要力戒因教师不与信息技术同步发展而全部采用线下评价。
终结性评价模块既可采用线上评价方式或线下评价方式,亦可采用线上评价和线下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只是手段,目的是要提升考核的信度与效度,进而对后期的大学英语教学产生积极的反拨作用。一方面,终结性评价要避免“一卷定终身”现象,既要对语言基础知识进行考查,又要对语言技能进行多角度评估,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可能仅靠一张试卷决定终结性评价结果;另一方面,终结性评价内容要与形成性评价内容一脉相承,终结性评价不仅仅是为了给出分数,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加强日常学习的复习与巩固,对其语言基本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进一步加以提升。
此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构成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考核方式,二者所占考核方式比重以及二者内部各要素所占比重也是探索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考核方式必须慎重考虑的要素(田昌景,2015)。
对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考核方式的探索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考核方式必将对大学英语教与学各个环节产生积极的反拨作用,为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撑。
[1]王艺芳.地方院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与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5):147~152.
[2]曾爱华.英语翻转课堂:模式、评价及优化[J].大学教育科学,2016(1):56~62.
[3]田昌景.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J].华夏地理,2015(6):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