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丹 刘淑梅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提出文化这一概念,并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习语不同程度地承载着文化。文化中的很多因素影响着习语的意义及使用。这些因素包含地理,农业,文学,艺术,历史,宗教,社会习俗等。例如,我们熟知的地理方面的习语“大江东去”,“付诸东流”。
习语(idiom)作为语言的精华,它集中体现出语言的民族形式和各种修辞手段,是经过长期反复使用后形式固定、言简意赅的词组或短语。严格意义上来说,习语是指那些我们不容易从字面含义上理解的表达。习语有四个明显的语义特征:语义的完整性,结构的固定性,音韵的和谐性,以及语言的形象性。
语义的完整性主要表现在习语约定促成地用整体来表示意义,是完整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而不是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就像是一个单词单独起作用。因此,我们切勿望文生义,“pull one’s socks up”的意思是让人振作起来,切不可认为它就是提起自己袜子的含义。结构的固定性,是指习语具有凝固性(Structural institutionalization)和不可替换性(irreplaceability)。习语是规定的词组和句子,不可以拆开或者替换,习语内部结构形式相对固定,特别应注意冠词和数词的使用,不能随意更改变换。例如,“by twos and threes”(三三两两);中文的“三从四德”不能随意变换数字及词序。音韵的和谐性,从读音美感分析,这类习语对称、押韵,往往运用头韵、尾韵、重复、语音语调等技巧。如英语中使用头韵的“Saints and sinners”;汉语中的“三个臭皮匠, 赛过诸葛亮”等等。语言的形象性。大部分习语运用比喻的技巧或是引用史上名人或典故,用它们来说明事理,可谓既简单明了,又形象生动。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刻舟求剑”,“画蛇添足”;“as timid as a rabbit”(胆小如鼠),这些习语具有具体、活泼、优美、幽默、简洁的特点(平洪,张国扬,2000)。
英汉习语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总的来说,习语中的文化背景越是丰富,另一种文化中的对等越是困难。下面就文化对等层面来对英汉习语进行对比分析。
由于人类对于世界的经历和探索在很多方面都相似,或者一段时期语言融合,一种语言借用了另一种语言的表达方式,能够发现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很多在形式和意义上都对等的习语。通常来说,它们从字面上就能看出意义,可以逐字翻译,言简意赅。
“Constant dropping wears the stone.” 滴水石穿。
“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一石二鸟。
“一石二鸟”是一句相对新的汉语习语,它是从英语中借过来,和“一箭双雕”是一个意思,现在汉语习语中有很多用两个习语来表示同一种含义。
两种文化中不同的经历和社会习俗使得英汉习语中也有很多是意义相同,形式不同。由于中西文化差异,不同语言在不同文化中就产生了很多半对等的习语。中西习语中的喻体不一致,但实际表达出的含义却是相同的。
例如:
for语句中三个表达式可以为空,但分号符一定要有,如果表达式2为空,那么就假定该循环条件为真。for语句中变量初始化工作在程序开始时完成,只运行一次,表达式2用于判定循环是否继续执行,若为真,则执行循环体主体语句,然后再更新表达式3,进行下一次条件表达式2的判断,若条件表达式为假,则整个循环结束。
“Better be an ass head than a horse tail.” 宁当鸡头,不做凤尾。
“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fence.” 这山望着那山高,隔岸的风景好。
英汉有些习语表面上看起来是一模一样,但实际有各自独特固定的意义。不能望文生义,否则会造成错译等。如:
“To wash one’s hands of”vs“洗手不干”英文中这句习语表示“拒绝承担责任、退出、不再参与、不再顾问,与某事脱离干系”的含义。而中文里的“洗手不干”是指“抵制自己的恶行,改邪归正、洗心革面”, 这两个英汉习语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英国民俗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说过:“语言深深的植根于社会生活之中,不了解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就无法理解这种语言的确切含义”(顾嘉祖,陆升1996)。这些非对等习语往往文化背景太强,来源于各种不同的文化因素,如不同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神话,价值观。单单从字面上几乎是完全看不出它们的具体含义。因此,在翻译时,我们不应该去照着字面死译,硬译。
中国文化起源于长江和黄河,并且以农业为主,因此,有很多习语也由此产生,例如:“泾渭分明”,“气吞江河”,“口若悬河”,“五谷丰登”;而西方多国临海,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捕捞业和航海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尤为重要,由此产生出大量和海洋方面词汇相关的习语:“ fi 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head”( 上梁不正下梁歪),“all at sea”(不知所措)。
风俗习惯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群体共同创造的。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饮食习惯与动物寓意方面。
中西饮食习惯不同,也对很多日常习语流传产生影响。
例 如, 面 包(bread), 牛 油( butter), 果 酱(jam) 和奶酪( cheese) 是很多西方人喜爱的食品。因此,以这些食品为主,产生的习语广泛应用在生活中,“Earn one’s bread”意味养家糊口。中国人以米,饭菜为主,喜欢喝茶,因此就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粗茶淡饭”等习语。就某些动物喻意方面来看,中西方审美视角极为不同,这在情感意义的表现上尤为明显。如看待“狗”这一动物时,东西方的态度迥异,这展现了相同的动物在中西方文化内涵不同。
宗教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中西方不同的宗教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英汉两种语言中,英美国家信奉基督教,反映宗教文化,有浓厚宗教色彩涉及宗教典故的习语及其丰富,常会出现“God”,“church”,“cross”,“heaven”等,如“go to hell/heaven”(下地狱/上天堂)。
佛教传入我国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影响深远。汉文化中,佛教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习语中的很多词语也会和佛教有关,例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远看菩萨,近看泥巴”,“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借花献佛”等等。这些习语的流传,渗入社会生活失去了原有的佛教意义而有了新的社会含义。
尽管中西文化价值系统中都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上,但对人的理解却不同。西方文化强调人的自由意志,要求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凭借人的智慧征服自然。“self-made man”( 白手起家),“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同时西方的个人主义加深了对权力的崇拜和经济的追求,形成了功利主义价值观,如“ money talks”( 金钱万能)。
中国传统文化侧重自身与他人、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以和为贵。把人理解为类的存在物,重视人的社会价值。人的价值因群体而存在并借此体现。因此产生了“知足者常乐”,及“众志成城”,“众人拾柴火焰高”等褒扬集体主义的习语。
综上所述,英汉习语之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并且是我们在跨文化学习和研究中必须重视的内容。通过对英汉习语特点的分析,对比其文化差异,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在语言层面上的认识,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跨文化意识。
[1]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顾嘉祖,陆升.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黄永红.跨文化交际学教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4]梁英.英语饮食习语及其文化内涵[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5]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