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晨玲
现代婚礼的流程既不同于传统社会以民俗形式表现出来的“三书六礼”,也不同于近代社会动用国家符号作为象征的“文明婚礼”。改革开放之后,国家仅提供婚姻合法性的证明,婚礼几乎完全变成了个人私事,婚礼流程进一步简化,主要包括:
(1)自由恋爱。男女双方确定恋爱关系,这一阶段的起点是明确的,男女都清楚彼此之间的关系。
(2)与对方家长见面。尽管现在大多数父母都不干涉子女婚姻,但父母的意见对他们而言仍旧非常重要,并且,他们的小家庭也需要在多方面获取父母的帮助和支持。
(3)双方家长见面并筹备婚礼。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双方父母都要在子女结婚前见上一面,这也意味着婚礼筹备的开始。此时的交谈不再限于客套,更多的是对未来小家庭的规划。
(4)结婚典礼。越来越多新人倾向于把婚礼交给专业的婚庆公司来操办,他们追求展示时尚个性的过程,结婚典礼越来越像庆祝表演活动。
(1)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新人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顾及婚礼中的琐碎细节。简单快速的婚礼流程虽然满足了现代人对快生活的需要,但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婚礼展示社会道德、强化社会秩序的功能。
当前的结婚典礼虽然强调个人与社会的融合、人情化以及交际功能,却弱化了对当事人的教育和身份的过渡。而仪式基本功能的消失,直接导致了许多青年家庭责任感的缺失,不仅很多事情都依靠双方家长来协调处理,更引发了离婚率的不断增高,对下一代的培养和教育更是缺乏正确和完善的引导,如此循环往复,带来的社会问题是不可估计的,对国家的长远发展和影响也是不利的。
(2)现代多元的文化传播以及西方深层次的价值观渗透,引起了国人文化身份的混乱。如今的世界是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跨文化的交流下,不免出现一些盲目追求西方文化的倾向。再加上中国传统曾经遭遇过断层,文革期间破除四旧,也给了西方文化发展的机会。婚礼在中国人看来是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事情之一,如果连如此重要的场合都不注重应有的仪式感,那么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认知以及对自己文化身份的认同都将会是一个摆在中国社会面前的大问题、大难题。
(3)功利主义色彩过于浓重,市场对现代婚礼仪式的冲击和影响太大。近几年来,豪华婚礼的举行总能引起社会舆论的热议,特别是不少明星、公众人物的世纪婚礼,“排场”似乎成了一种定义婚礼是否成功的标志。还有不少人举行婚礼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收取礼金,大额巨额的礼金越来越成为一种结婚送礼的趋势,礼金的多少也在某种程度上作为衡量彼此间关系好坏的标准之一。在利益和市场面前,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1)现代人在举行婚礼时,已经很少去探究仪式背后更深层次的意义了。古人“沐浴焚香,抚琴赏菊”,这是怎样一种美好的仪式感,在这背后,除了对生活深深的热爱也必然少不了清雅高洁的文化内涵。仪式在很大程度上是某种文化内涵的体现,但是现代人的问题在于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空有仪式却没有了仪式感。传统礼仪的确存在许多繁复冗杂的问题,但只要适当的化繁为简,以当下中国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人们的生活,就能更好的发挥仪式背后更深层次的作用。就算是生活中平常的小事,带着仪式感去做,也能体会到不同的意义。
(2)全球一体化是必然趋势,多元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正视这种现象,不能一味抵抗,这也不符合一个大国的气度。面对国外的“软实力竞争”和国内多元多变的社会思潮,我们更应当回望历史,深入挖掘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内涵,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坚定自己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同时吸收借鉴优秀的外来文化,去粗取精,融会贯通,为我所用。用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去丰富仪式的内涵。
(3)现代中国婚礼的发展离不开市场,但不能完全市场化。一个社会的文化需要通过市场来和广大群众接触,婚庆公司的出现和发展是正常的结果,迎合了现代化的需要。但仅仅依靠婚庆公司千篇一律的婚礼流程,依靠充斥西方文化内涵的婚礼方式,依靠利益至上的婚礼形式是无法赋予现代中国婚礼丰富且深刻的内涵的。任何的创作和文艺形式只有注入了情感才能赋予它灵魂,才会充满生命力,婚礼也是如此。
当代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来的,是我们炎黄子孙的精神追求和文明标识,仪式感的缺失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亟需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婚礼实践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华夏文化符号,抵制陋俗、恶俗、低俗,营造中国婚礼特有的严肃感、庄重感、责任感已迫在眉睫。
[1]李彪.中国婚礼仪式的变迁与国家在场[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3(4):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