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店最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上海的人民广场相继开了两家网红店,一家是来自广州的“喜茶”,另一家则是来自北方的“鲍师傅”。这些网红店开业至今3个多月,由于排队的人越来越多,催生了“排队黄牛”。
喜茶的一杯茶饮从20元炒到了上百元,还限购。很多“黄牛”全家出动排队,一天居然能挣千把块。喜茶刚入上海2个月时,就连开3家店,店店火爆。这火爆场面,只有当年“徹思叔叔”的芝士蛋糕能与之相媲美了。
上海滩上的热门小吃店年年有,如今的网红店为何如此受关注?
商品投放前做足了广告
喜茶来上海之前,就在上海本地知名、且侧重介绍吃喝玩乐的自媒体上打足了广告,转发量超过10万,这就招揽了潜在的10万本地消费者。
无论鲍师傅还是喜茶,都是开在上海最市中心的人民廣场,而且商家会有意无意地鼓励消费者在大路上或者购物中心的中庭排队,长长的队伍吸引好奇的路人拍照留念,上传微信朋友圈,达到加速传播的效果。
鲍师傅开业时,正值上海入春的下雪之日,当时零下3度的气温,堪称整个冬季最冷的几天,但也挡不住热情的人群排出长长的队伍,当时成了沪上颇为引人注目的一景。
商品新奇且物美价廉
喜茶在上海来福士门口的大块招牌上,贴着“一天只卖3000份”的通告,老板解释说,为了保证品质,20-30秒制作一杯喜茶,因此售卖数量有限。
这与苹果店的营销模式相同。苹果的每一代新品,分批进入渠道和零售门店时,门口都会排起等候购买的长队。饥渴营销对于新品而言,屡试不爽。
无论喜茶还是鲍师傅,其商品单价并不是很贵,性价比极佳,比起星巴克动辄30元的饮品,喜茶只要20元。相比现在沪上各大品牌那些制作精美、价格却匪夷所思的蛋挞,鲍师傅的蛋挞只要3元。
商品的性价比和稀缺性,形成了虹吸效应,导致这些网红商品被追捧的热度经久不衰。
消费者的“晒”和新闻的传播
高颜值、性价比极佳的商品,让消费者拍照留念后有炫耀感,也就是“晒”。
如今的“晒”,出于不同的传播群体,也分为好几种。
一种是最常见的消费人群的“晒”,所用的媒体以前还有微博,现在大部分是微信。在网络社交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当下,这种朋友圈里“晒”照片的行为,满足了很多喜欢炫晒、追求“好玩儿”的年轻消费者的心理。
另一种是自媒体从业者追热点式的传播。近年来,各种社交平台积累了大量的自媒体从业者、知名大V进行微博微信直播,这些自媒体从业者需要采集内容,而当下最热门、最新奇的餐饮或玩乐,无疑都成了极佳的素材。这一传播途径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还有就是新闻媒体的报道,和一些好奇路人“抓拍”式传播,对事件起着放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零售的“场、物、人”还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热闹路口的场地,性价比极佳的商品再加点饥饿营销,吸引爱“晒”的年轻消费者,线下也同样能做“爆品”,不是么?
然而,对于想要长久经营的零售商,“爆品”也会带来诸多的隐患,毕竟“徹思叔叔”当年在沪上的火爆,似乎是刚刚发生的事情。上海人“人来疯”似的热情,让品牌方极其容易失去理智,迅速增开新店、增加原材料采购、扩大招募店员,这些都对品牌方想要长久经营的发展计划埋下了不少“定时炸弹”。
要知道,把一种饮品或者餐点,做成消费者不可或缺的饮食习惯,决非是一两年的热情消费所能培养的。相比于各种新式的西式面包糕点,生煎、油条、豆浆无疑是一时无法替代的传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