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鸿敏
整体感知,是指读完一篇文章后产生的心理感触,是对课文的整体领悟,是阅读者通过直觉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课文要点进行大体上的领会和把握。它是阅读者着眼于全局,通过自己的主观认识,综合运用学过的各种语文知识和语感,对阅读材料进行宏观的理解。
在阅读教学层面,“整体感知”实际上是教师如何使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学生阅读进入“整体感知”并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从目的而言,“整体感知”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包括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从方法而言,具体的“整体感知”方法,应该是个案问题,不能定于一尊,如“诵读”,“情景教学”、“思路教学”、成功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比如要使学生进人“整体感知”,“诵读”当然是一种好办法,它能够使学生“整体直觉”地“体味”。但“诵读”的要义是“得他滋味”(朱熹语)。“诵读”重在“味”、重在“玩”,“须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朱熹语)。也就是说,使课堂教学情景中的学生阅读进人“整体感知”并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实质是用“整体感知”的方式让学生“得他滋味”。
作者的思路是无形的,但体现在文章中便是文章的线索、脉络。换言之,文章的线索是作者思路的外在表现。文章无非用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抒情、议论等,不管内容简单还是复杂,思路总是有迹可寻的。文章思路有纵式和横式两种。按时间顺序或人的认识发展来结构文章的思路,称为纵式思路。横式思路通常围绕一个中心,分别叙写数事。以空间位置的变换或材料的归类为线索结构文章,一般也属横式思路。横式思路主要有分合式、对比式、交替式几种。
刘勰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文心雕龙》)文章的作者总是先在生活中有所见,有所思,然后引起创作冲动,调动自己长期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从丰富多彩的素材中提取主旨,确定思路,安排结构,最后下笔成文。而读者的阅读则是一个相反的过程,只有循着文章的思路阅读,“遵路识斯真”,才能准确把握作品的主旨,品味作者构思的匠心和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功力。很清楚,就阅读教学而言,把握文章的思路是理解作品的前提、基础,否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教学中教师是否引导学生掌握文章思路,其效果可以完全不同。
有人担心抓整体可能会导致教学上的千篇一律,其实,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思路,此可谓“文无定法”。按不同的文章的思路组织教学,亦可谓“教无定法”。所以,按文章思路组织教学,反而有利于打破千篇一律的僵化程式。文章不是字、词、句、段的任意堆砌,而是按一定的逻辑法则组织起来的有机体。因此,文章思路也表现出一定的逻辑关系,如动静关系、主次关系、顺逆关系、详略关系、因果关系等。抓思路教学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同时,文章思路不是架空的,是由字、词、句、段显示,并在篇章结构中表现出来。但字、词、句、篇是“目”,而思路却是把“目”带动起来的“纲”,所以抓住思路就是抓联系、抓整体,抓思路就能纲举目张,带动字、词、句、篇的教学,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语文基础。
整体感知在阅读层面是从读者的角度来说,主要指阅读的方式。从认识的一般规律来看,认识发展遵循这样的基本顺序:首先形成对事物整体的笼统认识,然后进人到对事物局部或细节的认识,进而发展到对事物结构的认识,最后进人到在更高层次上的认识。所以从以往的阅读教学看,无论是阅读的顺序、方法、,还是阅读的结果,我们充其量只是抓了局部或細节,而丢了整体,这是违反认识的一般规律的。
我国的汉语文不同于西方语言,它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在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我国传统的文学批评的思维与方法,概括为“整体直觉”。“整体、直觉、取象比类”等,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以“比类”与“体味”为主要特征的“整体直觉”阅读方式,是汉民族主导思维方式在文学鉴赏领域的贯通与体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体现于文学批评便是将文学作品所有的各部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赏,泯去读者与作者的界限,充分地投人,体会其精蕴,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加以理解,作出判断。
毫无疑问,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优点以及源远流长的文学阅读方式,我们必须珍惜和光大。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以“整体、直觉、取象比类”为代表的经验综合的思维方式占主导地位,并不等于说,我国传统的思维没有分析。吾淳指出:“按照对立统一的法则,综合与分析应当是一对互相伴生的同构体,即它们总是相互依存的。”心理学讲思维过程,也离不开分析和综合。因此,提倡整体感知、整体把握,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整、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它绝对不是不要分析,而是反对单一肢解式的分析性阅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