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体质指数、代谢综合征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2017-11-14 19:34刘才华谷智明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26期
关键词:相关关系代谢综合征

刘才华++谷智明

【摘要】 目的:分析青年人群體质指数(BMI)、代谢综合征(MS)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为高血压制订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某省级医院体检人群中青年人27 043名,询问病史,测定身高、体重、腹围、血压,检验生化指标;按是否患有MS分为MS(+)组和MS(-)两组,按年龄、性别描述其血压和BMI、MS的分布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BMI、MS与血压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BMI、MS对高血压发病风险的预测作用。结果:青年男性BMI、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女性,男性和女性均随年龄段增加而呈上升趋势,男性高血压患病风险和MS患病率均高于女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BMI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呈正相关(r=0.460,P<0.01;r=0.462,P<0.01)。MS与收缩压、舒张压相关(r=0.388,P<0.01;r=0.400,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过低者发生血压正常高值、1级、2级和3级高血压的风险低于正常体重者,超重者发生上述高血压的风险高于正常体重者,肥胖者发生上述高血压的风险为最高;MS(+)人群发生血压正常高值、1级、2级和3级高血压的风险明显高于MS(-)人群。结论:青年人群中超重肥胖和MS(+)均会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时应更注重男性超重肥胖和MS(+)人群,从源头遏制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关键词】 体质指数; 代谢综合征; 青年高血压; 相关关系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BMI,MS and Blood Pressure for Young People/LIU Cai-hua,GU Zhi-mi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26):064-068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MI,MS and blood pressure for young people,aiming to provide scientific support for earl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Method:27 043 young people took physical examinations in a provincial hospital in 2015 were classified into MS(+) group and MS(-) group according to whether had metablic syndrome,recorded their height,weight,waist circumference,blood pressure,and biochemical indexes.The distributions of blood pressure and BMI,MS were described by age and gender.Pearsons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BMI,MS and blood pressure,a multinomial logistic model was used to forecast hypertension risk by BMI and MS.Result:BMI,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of young me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young women,and increased with age for both genders.The risks of hypertension and MS of man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woman.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BMI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r=0.460,P<0.01;r=0.462,P<0.01),and MS as well(r=0.388,P<0.01;r=0.400,P<0.01).The multinomial logistic model showed that the risks of pre-hypertension and grade 1,2,3 hypertension for underweight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normal weight group,the risks for overweight were higher than normal weight,and the risks of MS(+)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MS(-)group.Conclusion:Overweight and MS(+) can result in higher risks of hypertension for young people.Earl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should focus on male overweight and MS(+) to keep hypertension under control from source.

【Key words】 BMI; Metablic syndrome; Youth hypertension; Correlationendprint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in Shibei District of Qingdao City,Qingdao 26603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26.017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是重要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可伴多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5修订版)指出,我国人群50年来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有超过2亿的高血压患者,超重和肥胖是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增长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应关注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2]。高血压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licsyndrome,MS)是临床常见问题,这些患者常有多个危险因素聚集,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以往研究表明,MS组分中,以腹型肥胖合并高血压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最高(5.25倍)[3]。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改变,超重和肥胖人口呈显著上升趋势,高血压和MS出现低龄化倾向,而关于高血压和MS的研究多以老年人为主要研究目标,针对青年人的研究较为少见。为分析中国青年体质指数、代谢综合征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本研究总结2015年某省级医院成人体检的数据,按年龄进行分组,其中青年人27 043名,按性别描述其BMI、MS和血压的分布情况,采用相关性分析检验BMI、MS和血压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对收缩期高血压和舒张期高血压的预测作用,为高血压的早期预测及预防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某省级医院成人体检资料,去除体检资料不全者,其中青年人(18≤年龄<45岁)27 043名,男14 605名,女12 438名,平均年龄(33.40±6.76)岁,男性平均(33.53±6.80)岁,女性平均(33.25±6.72)岁。

1.2 方法 由经统一培训的医务人员询问病史并做相应的体检和实验室检查。体检项目:身高、体重、血压、既往史、家族史等。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葡萄糖氧化酶法),总胆固醇(CHOD-PAP法)、甘油三酯(法)、低密度脂蛋白(直接法)、高密度脂蛋白(直接法)、谷丙转氨酶(速率法)、尿素氮(脲素酶紫外速率法)、肌酐(肌氨酸氧化酶法)、尿酸(尿酸酶法)均采用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的试剂盒。

1.3 诊断标准 (1)超重肥胖:BMI(kg/m2)=体重(kg)/身高2(m2)。根据《中国超重/肥胖医学营养治疗专家共识(2016年版)》的标准,BMI<18.5 kg/m2为低体重,18.5 kg/m2≤BMI<24 kg/m2为体重正常,24.0 kg/m2≤BMI<28 kg/m2为超重,BMI≥28.0 kg/m2为肥胖。(2)高血压采用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方法指南(修订版)》的标准,收缩压(SBP)≥140 mm 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 Hg或有高血压病史服用降压药者。高血压分级:正常血压为收缩压<120 mm Hg和舒张压<80 mm Hg,正常高值为收缩压120~139 mm Hg和

舒张压80~89 mm Hg,高血压为收缩压≥140 mm Hg或舒张压≥90 mm Hg,1级高血压(轻度)为收缩压140~159 mm Hg或舒张压90~99 mm Hg,2级高血压(中度)为收缩压160~179 mm Hg或舒张压100~109 mm Hg,3级高血压(重度)为收缩压≥180 mm Hg或舒张压≥110 mm Hg。(3)代谢综合征(MS):参考2005年4月国际糖尿病联盟(IDF)颁布的MS的诊断标准,符合下列3项或以上者:①腹围,男≥85 cm,女≥80 cm;②TG≥1.7 mmol/L;③HDL-C,男<1.0 mmol/L,女<1.3 mmol/L;④收缩压≥130和/或舒张压≥85 mm Hg;⑤空腹血糖≥5.6 mmol/L或有糖尿病[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计算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CI)。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龄、性别患者一般情况 27 043名青年体检者身高、体重、BMI、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67.35±8.14)cm,(67.64±14.13)kg,(24.00±3.84)kg/m2,(112.02±13.38)mm Hg,(75.94±9.93)mm Hg,男性上述指标均高于女性。男、女性平均身高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男、女性平均体重、BMI、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见表1。

2.2 不同性別BMI、MS分布及高血压分级情况 青年男性以超重人数最多占40.88%,青年女性以体重正常最多占64.95%,男性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MS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达到血压正常高值为52.37%,远远大于女性的29.18%;男性1级、2级和3级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青年男性MS患病率为25.03%,远高于女性的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2.3 BMI与血压相关性分析 男性除低体重外,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组的血压正常高值患病率均高于50%,女性正常高值患病率随BMI增高;1级、2级、3级高血压患病率在男性、女性中均随BMI增高。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者的平均收缩压分别为(103.05±10.07)、(107.56±11.40)、(115.47±12.57)、(122.11±13.76)mm Hg,平均舒张压分别为(69.54±7.72)、(72.55±8.42)、(78.58±9.26)、(83.48±10.21)mm Hg;相关分析结果显示,BMI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呈正相关(r=0.460,P<0.01;r=0.462,P<0.01)。endprint

2.4 不同BMI青年人发生高血压风险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重过低者发生血压正常高值、1级、2级和3级高血压的风险低于正常体重者;超重者发生血压正常高值、1级、2级和3级高血压的风险高于正常体重者;肥胖者发生血压正常高值、1级、2级和3级高血压的风险最高。见表3。

2.5 MS与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者的MS患病率分别为0.07%、2.41%、24.49%、47.73%。MS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相关(r=0.388,P<0.010;r=0.400,P<0.010)。见表4。

2.6 不同代谢状态青年人发生高血压风险的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MS(+)组发生血压正常高值、1级、2级和3级高血压的风险均高于MS(-)组,见表5。

3 讨论

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不断升高,从2010年公布的25.2%上升到2014年公布的27.2%[4]。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死亡中有2/3与血压升高有关,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脑卒中冠心病占总死因的40%以上,高血压已经严重危害我国居民的健康水平,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国家造成沉重负担,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5]。随着高血压发病年龄的年轻化,对青年高血压的研究也越来越有必要。

本研究对成人体检人群中27 043名青年人进行调查发现,随年龄增加,男、女性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随之增加[6],均在36~44岁达到最高。体检人群中青年人的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分别为(112.02±13.38)mm Hg和(75.94±9.93)mm Hg,

低于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数据收缩压(130.8±21.3)mm Hg,舒张压(80.4±11.7)mm Hg,应与研究目标人群平均年龄较低有关。各年龄组男性BMI、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女性,提示男性高血压患病率普遍高于女性,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7-8]。本研究中高血压患病率为11.22%,男、女性高血压的患病率分别为17.18%、3.47%,低于全国的27.2%,应与目标人群是青年有关。

本研究中BMI与高血压有相关性,BMI对收缩压的影响均小于其对舒张压的影响。既往研究显示BMI和血压水平呈正相关,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均随着BMI增加呈线性增长的趋势,但BMI对收缩压的影响要大于对舒张压的影响[9]。结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青年人的大动脉弹性比较高,顺应性良好,与老年高血压患者相比,血管壁老化和动脉硬化病变程度较轻,大动脉壁弹力纤维与胶原纤维比值较好,心肌收缩时,大动脉可有效膨胀,缓解较高的动脉壁承受的压力,使收缩压无明显升高,但由于外周阻力未得到有效缓解,则突出表现舒张压升高[10]。文献[11-13]报道血压水平与体质指数(BMI)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BMI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中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BMI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随BMI增高罹患高血压的风险随之升高,与Lee等[14]研究结果一致。因此改善生活方式、增加体育锻炼,积极控制体重,减少超重和肥胖人群,能有效干预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减少其他相关心脑血管疾病。

本研究中MS患病率在全体、男性和女性中分别为16.11%、25.03%和5.63%,而徐少勇[15]的研究中经过年龄标化的MS患病率在全体、男性、女性城市人群中的分别为25.9%、27.6%和24.4%,黄贤等[16]的研究表明MS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普遍存在。本研究中男性发病率与前期研究基本一致,女性发病率明显低于前期研究,可能与青年女性更关注身材,超重与肥胖发病率较低有关。本研究中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MS与高血压发病风险密切相关,与前期研究情况一致[17]。张磊等[6]研究表明代谢综合征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黄贤等[18]的研究表明MS在高血压人群中普遍存在。MS各异常成分可能协同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发生[19]。本研究以青年人群为研究目标,讨论不同代谢状态高血压发病风险,结果表明MS增加了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低体能的工作方式、高糖高脂的精细化饮食和超重肥胖人口的不断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不但将持续增加而且出现明显的低龄化倾向。同时因为高血压起病隐匿、病程长,尤其是青年患者早期多无症状,因此青年患者的识别和早期治疗尤为重要,以避免进一步的靶器官损伤,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尤其是青年高血压是迫在眉睫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公共卫生宣教方面,要提高全人口健康意识,尤其是要加强青少年的健康教育,改善饮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降低青年人群中的超重肥胖比例,從源头上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1]霍勇.原发性高血压//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57-269.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19(8):701-743.

[3]施海明.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降压治疗[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20(11):1011-1012.

[4] Sirdah M M,Abu Ghali A S,Al Laham N A.The reliability of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s adult treatment panel Ⅲ(NCEP/ATP Ⅲ)and the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 definitions in diagnosing metabolic syndrome(Met S)among Gaza Strip Palestinians[J].Diabetes Metab Syndr,2012,6(1):4-8.endprint

[5] CSC 2016: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问题的解读[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9):24.

[6]张磊,李永春,王馨,等.高血压患者不同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比较[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11):1596-1599.

[7]李镒冲,王丽敏,姜勇,等.2010年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情况[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5):409-413.

[8] Wang J,Zhang L,Wang F,et al.Prevalence,awareness,treatment,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results from a national survey[J].Am J Hypertens,2014,27(11):1355-1361.

[9]马玉霞,张兵,王惠君,等.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与城乡居民血压关系的研究[J].卫生研究,2012,41(1):70-74.

[10]马一鸣,韩菲,赵丽,等.青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及心电图特点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6,18(1)18-20.

[11]刘剑峰,刘湘琳,吕淑荣,等.江苏省居民血压变化趋势及与BMI和腰围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6):792-795.

[12]贺媛,曾强,赵小兰.中国成人体质指数年龄与血压水平相关性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6,32(1):69-72.

[13]闫金玉,姚华峰.青中年人高血压病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9):145-146.

[14] Lee D C,Sui X,Church T S.Changes in fitness and fatnes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 hypertension, metabolic syndrome,and hypercholesterolemia[J].J Am College Cardio,2012,59(7):665-672.

[15]徐少勇.中国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及其相关问题的流行病学研究[D].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16.

[16]黄贤,盘庆飞,谢凯胜,等.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比较[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6,18(4):313-315.

[17]劉亚星,楚兰,刘伟民,等.社区人群高血压及代谢综合征与脑卒中患病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9):961-964.

[18]黄贤,盘庆飞,何秀丽,等.不同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在高血压人群中的比较[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3):377-380.

[19]赵晏铎,张永莉.代谢综合征各组分与高血压关系研究的进展[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5,24(1):110-112.

(收稿日期:2017-06-16) (本文编辑:康玥)endprint

猜你喜欢
相关关系代谢综合征
地区公路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探究
血清脂联素、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社区代谢综合征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评估
代谢综合征文献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以数据新闻获奖作品探析数据新闻特征
基于信息网络平台对代谢综合征健康管理的胰岛素抵抗评估
脂肪肝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异常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与信息披露透明度相关性分析
大学生复原力与负性生活事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小檗碱的临床新用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