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
根据台湾地区教育部门2015年底的统计,从1994年起,岛内共有18.5万人取得教师证成为合格教师,在合格教师中,仍有8.1万人未取得正式教职,而其中有2万多人目前担任代课教师。据报道,公立学校教师甄选录取率都只略高于10%,有人连考5年约150次仍名落孙山,教育甄选考试的不易,造成“流浪教师”满街跑的现象。不仅如此,不同科目也有录取率差别,一般来说,数理科目取得正式教师较易,而中文、音乐、美术类则较难转正。
笔者认为,造成台湾“流浪教师”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师资培育供需失衡。自1994年台湾出台新的《师资培育法》后,合格教师由计划制改成储备制,非师范大学也可以培育教师,由此培养出大量兼具教师资格及专长,却无法进入教职一展长才的待业准教师,师资供过于求。
二是少子化冲击严重,教师职缺急剧减缩。台湾已成全球出生率最低的地区之一,人口锐减冲击着教育市场。例如大学就学人数(一到四年级),预估将会从2015年的103.5万人,下滑到2020年的85.7万人,将致使大学里的143所科系停招,当中有56个科系将完全消失。对此,台湾教育部门预估,未来8年内若有60个学校退场,也就等同于高教师资面临失业危机,到时恐怕有1.2万名老师失去工作。
中小学亦然,许多学校面临减班并校的危机。面对裁撤的学校或班级,在职教师甚至要做好减班调校的准备,更遑论进一步开拓出新进教师的职缺。不少学校为了防范减班,便于管控师资,往往大量聘用代课教师。台湾“监察院”2016年底的报告显示,为了节省经费,所有初中、小学的每6个教师当中,就有1个是非正式教师(包含代理、代课、兼任老师)。近3万名非正式教师中,大部分是没有正式教师资格、月薪低于2.2万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4800元)、来来去去的“钟点教师”。负责中小学师资的地方政府为了节省经费及防范少子化,让非正式教师顶岗的状况严重。
三是民进党推动的军公教(军人、公务人员、教师)退休年金改革,更加深了教师职缺的稀少情况。因为教师退辅基金即将用完,民进党当局要求现职老师延后退休,让教育市场的新陈代谢陷入停滞,更对年轻教师进入教职的渴望造成直接冲击。
在多重压力下,还有一部分已取得教师资格的“流浪教师”在多年不能入职的情况下,选择不再为教师资格证续期。因此,“流浪教师”的数量实际上要比官方统计的还多。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一家亲,让台湾年轻人回到大陆就业是近年两岸工作的重点之一。可考虑支持台湾有教师资格的“流浪教师”来大陆择业、就业,一来可以进一步促进两岸同胞融合发展,二来可以带动经济发展。
目前,台湾教师虽然可以到大陆的大学任教,但作为引进人才,集中在拥有博士学位的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三高”人员中,而在高中以下尚无法任教。
为此笔者建议,进一步放宽大陆中小学教师资格,在政策上创造条件,让台湾“流浪教师”可以到大陆从教,甚至还可以考虑逐步向下开放至幼儿园层级。其次,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在解決现有代课教师问题的前提下,鼓励台湾“流浪教师”到大陆农村、乡镇从教。当前,乡镇尤其是农村地区,普遍因为缺乏师资力量而缺少美育、艺术教育、国学教育等师资人才,这恰恰可以成为台湾“流浪教师”主体的出口。当然,未来到大陆从教的台湾教师,应当遵循和满足大陆《教师法》对上岗教师的相关要求与条件,并了解和遵守其它的政策与法律法规,做好长期执教的心理准备,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作者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