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静,吕 捷
(南京市佑安医院(青龙山精神病院),江苏 南京 210000)
精神康复中心对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的积极作用
于 静,吕 捷
(南京市佑安医院(青龙山精神病院),江苏 南京 210000)
目的探讨精神康复中心对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精神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100例。常规组在出院前给予常规指导,研究组设置精神康复中心并针对回归社会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实施干预。对比两组顺利回归社会率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顺利回归社会率为98.00%,远高于常规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等级与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设置精神康复中心有助于精神病患者顺利回归社会,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
精神康复中心;精神病;回归社会
精神病属于一种功能性精神障碍,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以情感、意志、思维和行为障碍为主要临床特点,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目前,我国各类精神病患者的总数已超过1亿,重症精神病患者也超过1600万人,且该病的发病率随着人们社会压力的增加不断增高。研究指出[1],精神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住院接受治疗,很多患者甚至不得不面临“出不去”的现象,难以顺利回归社会。鉴于此,我院特建立精神康复中心并针对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实施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医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精神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均处于恢复期,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100例。研究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2.7±11.6)岁;疾病类型:焦虑症23例、抑郁症21例、躁狂症18例、躁郁症20例、精神分裂症16例、其他2例。常规组男54例,女46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33.1±12.3)岁;疾病类型:焦虑症22例、抑郁症20例、躁狂症17例、躁郁症21例、精神分裂症15例、其他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常规组在出院前实施常规指导,由医护人员告知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详细讲述医嘱内容并提醒患者按时复诊。
研究组设立精神康复中心,包括运动区、读书区、美工区、聊天区、休息室等,每个区域均配置专门的医护人员负责各项事务;此外,还需设置精神康复中心每天的主题活动,周一鼓励每位学员(包括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协作,做好精神康复中心环境的维护工作;周二根据每位学员的喜好进行自由区域活动,鼓励学员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周三组织全体学员分组活动,可以设置小游戏、小比赛等,如运动起举行歌舞比赛、美工区比赛十字绣等;周四、周五针对每位患者回归社会后的需求开展教育活动,如计算机软件开发、英语、烹饪等;周六、周日组织全体成员开展社会活动,包括组织郊游、帮助孤寡老人、户外运动、为社区打扫卫生等。
对比两组患者顺利回归社会率及满意度。将出院后能够与家属、亲朋好友顺利建立正常的社会关系,且无任何不适表现为顺利回归社会;满意度采用卫生部满意度调查表评定,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共3个等级,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一般满意度。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和Z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顺利回归社会率为98.00%(98/100),高于常规组的82.00%(8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00,P=0.000)。
两组患者满意度等级与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精神康复中心集情绪疏导和康复训练为一体,能够通过丰富精神病患者康复期的社会生活经验,帮助其活跃思想,增强沟通技能,以便能够顺利回归社会。与常规干预方法相比较,精神康复中心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干预更具有针对性,并且质量更高、内容也更为精细化,能够从各个方面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解决患者由于长时间与社会脱离导致的脱节和不适应的问题[2]。本次研究中,医院设置的精神康复中心包括运动区、读书区、美工区、聊天区、休息室等多个区域,且在不同时间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提升精神病患者的社会技能,通过增强其沟通技能、人际关系维持与处理技能等保证患者能够更为顺利地回归社会;此外,精神康复中心还可丰富患者各个方面的社会活动经历,使其能够体会到社会的温暖。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顺利回归社会率为98.00%,高于常规组的82.00%,且满意度分布及总满意度优于研究组(P<0.05)。说明对处于康复期的精神病患者设置精神康复中心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能够保证其顺利回归社会,并且还可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方法。
综上所述,建议各个医院尽快设置精神康复中心并为精神病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保证其能够顺利回归社会,可有效提升满意度。
[1] 冯瑶瑶,韦德光,杨盛银,等.海南省精神病患者临床及康复治疗现状分析及建议[J].海南医学,2016,27(19):3242-3243.
[2] 徐良雄,高 卉,刘祖松,等.音乐治疗联合行为疗法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6,31(3):232-234.
R749
B
ISSN.2096-2479.2017.42.142.02
本文编辑:张 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