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纱笠
(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质量改进(持续性)的效果观察
代纱笠
(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目的观察持续性质量改进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施持续性质量改进前后各随机抽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抽取50名护士对比分析质量持续改进实施前后护理水平,统计质量改进实施前后当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纳入统计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持续性质量改进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3.35%下降到0.91%,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95.21%提升到98.6%,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在基础护理、危重患者护理、病房管理和护理文书方面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P<0.05)。结论持续性质量改进能够有效提升护士护理水平,降低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较高,应用价值显著。
护理管理;持续性质量改进;应用效果;护理水平;不良事件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最初应用于工业上,致力于提升产品质量,是一种追求更高效率、更好效果的目标活动,后来持续质量改进逐渐在医院管理中应用[1]。护理工作的质量持续改进,通过不断总结、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不断提升护理质量[2]。我院护理管理工作实施质量持续改进后,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护理不良事件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得到了提高。现应用前后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质量改进(持续性)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详细情况如下文所述。
1.1 临床资料:实施持续性质量改进前后各随机抽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抽取50名护理人员进行研究,护理人员年龄在23~40岁,平均年龄为(28.34±3.08)岁。其中有副主任护师5名,主管护师7名,护师11名,护士27名;文化程度:本科19名,大专23名,中专8名。
1.2 方法:根据医院管理要求,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组长由护理副院长担任,负责制定成员工作职责、目标,建立考核标准。建立“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质量控制体系,每月进行一次护理质量汇报,并提出改进措施。 护理部每个季度组织召开一次会议,对一线工作中存在的隐患进行反馈,并及时分析,提出干预措施。针对护理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应成立质量控制小组,由实践与管理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担任组长,制定活动方案,根据持续改进方案提升护理质量。
良好的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护理工作处理的依据。实施质量改进,应当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出对应的管理制度,包含护理缺陷管理制度、危重患者上报管理制度、三新护士值班制度以及节假日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小组成员各发放一本制度手册,方便进行查询与学习。每个季度护理部对小组成员通过提问、笔试等形式进行一次考核。此外还应落实质量管理制度,通过大课的形式组织小组成员进行护理质量标准、质量控制方法学习,并组织开展竞赛活动,提高小组成员参与积极性。每周五为护理质量评价日,对本周护理工作情况进行讲评,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方案。进行护理缺陷处理时,应分析从管理到执行中存在的影响因素,注重改善工作思路与工作流程。
1.3 观察指标:详细统计质量改进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情况以及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并将统计所得到的数据应用统计软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9.0统计所得质量改进实施前后数据进行分析,χ2比较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如果P<0.05说明差异较大,且存在统计学意义。
2.1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没有实施质量持续改进之前,当年共有患者12765例,有428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5%。实施质量持续改进后,当年共有患者16698例,有152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91%。质量改进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患者满意度情况:对质量改进实施前后随机抽取的100例患者分别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质量改进实施前,100例患者中有91例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质量改进实施前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1.00%;质量改进实施后100例患者中有99例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质量改进实施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9.00%。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质量改进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质量改进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显著提升(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1。
促进患者安全是现阶段国内外医疗护理关注的重点,医疗不良事件是医疗保健和患者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护理不良事件是护理管理水平评估的重要内容[3]。提升护理质量,加强护理管理,有利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安全保障。
表1 质量改进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情况(x-±s)
持续质量改进是一种新型的临床质量管理工具,与传统的全面性质量管理进行比较,该管理方式更具有经典性,更加注重对每个环节的管理、控制,临床大量实践表明,质量持续改进效果显著[4]。近几年社会对医疗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护理质量受到人们更多关注。提高护理质量不仅能提升患者满意度,同时还能促进临床疗效提升,有助于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对护理工作中存在问题不断发掘,并深入分析存在该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而透出有效的整改措施,不断实施不断改进,才能不断的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如果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予以重视,一旦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不仅会影响医患关系,产生矛盾,给医院的声誉造成影响,同时还可能严重影响临床疗效,甚至给患者造成生命威胁,因此正确认识护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并积极进行改进,对于提升医疗质量和促进医院发展非常重要[5]。
此次研究,质量改进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显著,这充分说明实施质量改进后,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护理标准、护理流程以及规范化的护理管理,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水平,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同感,患者积极配合护理人员,护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质量改进实施以后,护理工作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主要是由于密闭式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对控制流程、质量标准、改进措施等都进行了规范,确保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其次对护理工作中的不良事件进行科学、有效分析与管理,进行系统评价,注重源头整改,从根本上杜绝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且护理人员质量管理意识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每一位护理人员都积极的参与到质量管理中来,护理人员的主人问意识得到了提升,护理质量标准得到有效落实,进而实现护理质量的提升[6]。质量改进实施后护理质量的各项指标与质量改进实施前进行比较,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这是由于有效、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完善的质量反馈机制,更加有利于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护理管理中实施质量持续改进,能够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水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工作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提升显著。质量持续改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1] 王清梅,胡阳琼,毛长庚,等.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3):54-55.
[2] 史亚丽,李彦平,吴爱须,等.持续质量改进在胃癌根治术后病人肠内营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10):1199-1200.
[3] 熊晶晶,董亦亦,张泽洪,等.CQI在护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某三级甲等医院的调查与经验[J].护理与康复,2016,15(1):14-17.
[4] 成娟.持续质量改进(CQI)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8):222-223.
[5] 樊变兰,王迎红.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23):2938-2939.
[6] 董亚会.持续质量改进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实施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4):367.
R47
B文章编号:1671-8194(2017)28-02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