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周期来临了吗
更多内容扫这里
进入2017年以来,人们对中国经济走势的判断出现了明显分歧。有学者认为,随着全球经济的回稳和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创新发展模式和理念逐渐得到认同,中国经济逐渐走入了新平台、新周期;另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尚处于“黎明前的黑暗”,新周期有隐约的光芒,但并未完全确立,还需要更多的耐心加以观察;但也有学者认为,没有重大的改革和出色的创新动能,中国经济就难以进入新周期,目前做出中国经济进入新周期的的判断显得苍白。那么,中国经济真地进入新周期了吗?新周期和旧周期相比又具有哪些特点,展现出哪些创新和体制活力?政策上又该如何加以支持?
钟 伟《中国外汇》副主编
邱晓华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何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海上丝路研究中心主任
钟伟:2016年下半年至2017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多项指标呈现回暖向好态势,出乎此前部分观点的意料,也令许多人对中国经济的当下和未来充满期待。那么,中国经济当前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态势?上半年多项宏观经济数据的好转原因何在?是宏观调控的阶段性成效,还是预示着中国经济正在逐步进入新阶段或新周期?
邱晓华:2010年以来的这一轮中国经济下行周期正在接近尾声,新的周期正在向我们走来。甚至可以大胆地预测,新的周期将在2018年下半年开启,而且这个周期更多是新历史阶段性的周期。可以说,中国经济正站在一个新阶段的历史起点上,理由有如下几点。
一是当前先行指标出现趋稳向好的转变。从采购经理人指数到工业品出厂价格,从发电量到货运量,以及信贷的投放量,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变化趋势。这意味着,市场的景气度在逐步提升。二是中国经济运行的轨迹趋向平稳。去年前三季度的增速都是6.7%,四季度为6.8%;今年一季度为6.9%,二季度为6.9%,三季度我想也不会低于6.8%。三是可以看到新经济能量在放大,且在对冲旧经济减缓所带来的经济波动影响。高端制造业,以及各种新业态、新模式,都在以两位数的高增长率成长。四是可以看到世界经济正在复苏,中国今年以来的对外经济也有所向好,出口上半年实现了15%的增长。五是政策周期也在逐步微调,显示政策当局对中国经济短期波动的担忧度有所下降。六是新的政治周期已经开启,预计未来这一轮新的政治周期将把治理不作为、懒政、惰政等现象作为重点工作。政治周期与经济周期的配合,预示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周期正在向我们走来。
何帆:上半年中国经济的数据比大家预期的要稍微高一些,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回调的时间点。此轮回调大概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并到今年上半年结束。导致回调的原因是存货投资的增加。其中,在去年国家大力推进“去产能”之后,煤炭、钢铁等原材料价格开始上涨,下游的企业为应对将来的成本压力要补充库存。这是存货投资增加的主要原因。
不过,此轮回调在上半年已经结束。这是因为:第一,主动的补库存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第二,消费在短时间内很难起得来。第三,进出口方面,美国政府还在搞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仍在发酵。第四,投资方面,政府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力度也不会像原来那么大,且唯一值得期待的企业投资,也不会起来得太快。首先,不是所有企业的利润都在增加。现在盈利增加的那部分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大中型的上游企业,而上游企业利润的增加,反而可能会侵蚀到下游企业的利润。现在PPI反弹的速度很快,但CPI并没有起来,也说明了这一点。目前企业利润的回升更多与供给侧改革相关。第五,即使是投资增加了,经济也不一定会实现高增长。人们往往会混淆固定资产投资和固定资产形成这两个概念,而GDP到底增长没增长,主要看固定资产形成。最近几年,固定资产投资和形成之间的差距在逐渐拉大。因此,整体来看,现在中国经济仍处在L型走势的底端,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还未出现,新周期并没有到来。
钟伟:新周期是相对旧周期而言的。那么,新、旧周期之间有什么显而易见的差异?中国经济当下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是否已体现出和以前的增长路径及模式的差异?
邱晓华:中国经济即将开启的新周期将不同于以往大干快干、粗放发展、破坏环境、损害民众福祉的旧模式,也有别于以往通过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债务来追求高增长的旧周期。新周期将更多以提质增效、美化环境、增进民众福祉为重点,并将成为一个以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为主旋律的崭新周期。随着中国自身消费的不断升级,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可以预期,新一轮的发展周期即将展现在我们面前。
何帆:从对传统的支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的情况进行分析,第一,投资方面,由于资金供给受到限制,过去那样通过基建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情况将不会出现,基建投资的机会已经没有原来那么多了。过去地方投资主要是通过银行借款以及地方融资平台来融资,但现在中央对地方债务越来越重视,控制也越来越严格。此外,民间固定投资也没有特别的投资需求。第二,出口方面,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出口难有大的提升。第三,消费方面,其一直比较稳定,且耐用品的消费相对饱和。虽然以后可能会逐渐升级换代,但也不会像以前从无到有那样增长得那么快。也就是说,当前缺少一个新量级的耐用品消费。未来关键要看服务业的供给侧改革能不能到位。目前,健康、医疗、养老这些需求都很大,但是供给跟不上,因此压制了对这部分服务品的消费。
钟伟:人们总是愿意将周期和改革、周期和调控结合起来讨论。许多观点倾向于认为,只有深度的体制改革或者技术创新,才能带来新周期;同时认为,财政和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通常不能导致经济的周期性变化。两位对此持何观点?当前的财政及货币政策动态是否与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有关?
邱晓华:之所以说中国经济正站在新周期的历史起点上,是因为有以下几点改革和创新的支持。第一,我们看到了十八大以来在整个政治领域里所确立起来的政治新生态,即要有规矩、有秩序,不能无规矩、无秩序。第二,我们看到了对外开放的创新:以“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主要内容,以人民币国际化作为一条主线,以自贸区建设作为制度安排。第三,我们看到了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兴起新的浪潮,即以智能化、互联网+、+互联网、生物经济等为引领的技术革命,正在开启新的征程。
宏观调控政策方面,可以看到,政策取向也在逐步微调。今年政策取向经历了由适度中性转变为适度偏紧,再到适度中性的过程。其背后反映了决策者对短期经济波动的担忧度下降。我们不再担忧短期经济还会发生大的波动,而是关注中长期中国经济有哪些风险需要化解,比如债务风险、金融风险等。所以从政策取向微调的信号中,也看到了经济周期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何帆:如果不能真正释放出改革红利,经济新周期是无从谈起的。当前货币政策的表述变为“稳健”,主要强调的是我们要保持现在的趋势,不能突然收紧。现在很多企业本来就有“融资难”的问题,一旦收紧货币政策,经济可能会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但是,货币当局也没有意愿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中性”比“稳健”要稍温和一点,从“中性”转为“稳健”,意味着货币当局现在更强调稳。此外,“稳健”还有一个含义,就是不仅仅要关注宏观经济政策的稳,还要把防范金融风险落实到政策里。稳健的政策也是在提醒我们,要进一步警惕潜在的金融风险。
钟伟: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无论其是否进入新周期,未来都会面临许多内外部的风险与挑战。那么,中国经济接下来的走势将如何演绎?为了稳固上半年经济的向好趋势,或者为了使得新周期更为明朗化,两位认为,未来需要怎样的政策配套和市场激励?
邱晓华:中国要实现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跨越,既要注意应对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进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也要注意应对来自更具不确定性的国际局势带来的种种挑战。就保持国内经济平稳发展而言,需要更加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强化三个“尊重”,即尊重市场规律、尊重企业家、尊重人才。一是要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市场机制,消除市场分割,打破行业垄断,净化市场环境;二是要进一步落实中央保护产权的政策要求,尽快将其纳入法治化轨道,尊重企业家的首创精神;三是要加快教育制度改革,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同时尊重知识和创造,让人才可以分享知识和创造的成果。
第二,贯彻“三个坚持”,即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动摇,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首先,当今世界,发展还是主流。中国不能落后,要引导社会各界把主要精力放在一心一意谋划发展上。为此,要提振发展信心、强化发展决心。应该围绕产业结构、企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主要环节进行调整优化,深化各项改革,切实把全面改革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要增强改革的紧迫感,为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可靠的体制机制保障。
第三,挖掘“三大潜能”,即挖掘国内市场潜能、投资需求潜能及公共产品和服务潜能。就国内市场潜能来说,应大力发展以大健康和养老为主的“白色经济”,围绕满足女性、儿童消费需求的“红色经济”,以及围绕生态环保的“绿色经济”;同时,也要适当发展满足日益富裕起来的高收入群体金融服务需求的“金色经济”。在挖掘公共产品与服务潜能方面,应加大对国防、外交、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住房等特殊产品的投资力度,提升这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能力;同时,要大力推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透明化,消除歧视,杜绝暗箱操作。
何帆:中国经济当前还处在L型走势的底端。预计下半年的中国经济总体上将会比较平稳,因为目前还未看到一些迫在眉睫的风险。不过,今年经济运行可能“前高后低”,预计下半年经济下行的压力会有所加大。这主要是因为主动的补库存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如果企业投资无法提升的话,稳定经济增速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关键在于今后是否有新的改革举措推出。如果不能真正释放改革红利,可能会进一步拖累投资,影响经济增速。
钟伟:谢谢两位的精彩讨论。对于中国经济是否已经进入新周期、新平台,不少人仍然心存疑问。我们应当看到,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特点的新发展理念正在逐步确立,地产和金融不再是唱主角的产业,举债和发钞不再是宏观调控的主调。人们对中国经济的新周期、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有着日益强烈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