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开展视障读者服务的策略分析

2017-11-14 07:09
图书馆界 2017年6期
关键词:视障诗歌朗诵盲文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110)

1 公共图书馆开展视障读者服务的意义

视觉是我们感知世界最重要的途径,心理学家特瑞赤拉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人类获取的信息83.5%来自视觉。因此,视障人群是获取信息障碍最大的人群。作为社会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公共图书馆积极开展视障读者服务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明确规定:根据盲人的实际需要,在公共图书馆设立盲文读物、盲人有声读物图书室。中国图书馆学会在《图书馆服务宣言》中也指出:图书馆致力于消除弱势群体利用图书馆的困难,为全体读者提供人性化、便利化的服务。

中国残联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有视力残疾人 1 263 万人。满足这一人群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知识的需求,提高他们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是公共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2 视障读者的特征

视障读者是指到馆阅读或者使用图书馆资源的视障人士,包括全盲和弱视人士。他们在使用图书馆时往往存在以下一些基本特征,研究分析这些特征,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视障读者的基本情况,有效地开展视障读者服务工作。

2.1 中青年是主力,基本受过中等以上教育

根据深圳图书馆李婉彬等的调查,到馆的视障读者中有55.67%是18—50岁的中青年读者,这一年龄段的视障读者大多都受过专业的出行培训,且除了视觉障碍外,身体条件良好,可以通过步行或公共交通工具自行到馆。他们之中90%以上有初中以上的学历水平,职业基本集中在推拿按摩类行业,对于知识和信息资源的需求很大,对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有足够的能力和动力。

2.2 盲文熟悉度不高,习惯使用电子辅助设备

盲文是视障读者进行阅读、获取知识和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但是盲文需要长时间系统的学习和日常频繁地使用才能熟练应用,虽然视障读者基本受过中等以上教育,但是有近一半的视障读者不会盲文。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听书机、读屏软件、扫描棒、智能阅读器等电子辅助设备相继出现在视障读者的生活中,视障读者更倾向于使用这些门槛较低的电子辅助设备来进行阅读。其中,听书机和安装有读屏软件的计算机是视障读者日常阅读使用率最高的设备。

2.3 阅读时间较短,关注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信息

受视觉障碍的影响,视障读者阅读的时间都较短,大部分读者平均一天的阅读时间都在3小时以下,一年基本只能读完1—5本书。在阅读的内容上,视障读者普遍关注医疗保健、有关残疾人的政策法规以及时政要闻等信息。其中,医疗保健类的信息关注度最高,而有关残疾人的政策法规与他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连,也受到视障读者的高度关注。由此可见,视障读者较为倾向于关注与自身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

2.4 听觉、注意力和记忆力好,心理十分敏感

视障读者虽然在行动、社交、日常生活等方面存在诸多障碍,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发展绝不逊色于常人,甚至在记忆力、听声辨人、听音辨位、空间概念等方面都超过常人,他们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强大的记忆能力在阅读和获取信息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而由于生理上的缺陷,视障读者容易感到自卑,内心世界十分敏感,在生活中极易紧张、拘谨和焦虑,因此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和为他们提供服务时需要尽力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3 公共图书馆开展视障服务的策略

根据视障读者自身的特点,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其他图书馆视障服务的案例学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视障服务,满足视障读者的需求。

3.1 开辟视障阅览室,减少使用障碍

公共图书馆的馆舍在设计和建设时应充分考虑视障读者的特点,减少视障读者使用图书馆的障碍。视障读者阅读时经常需要使用听书机、阅读器、读屏软件等语音扩音设备,其发出的声音可能会影响到其他读者的阅读,因此图书馆可以专设视障阅览室,将本馆适合视障读者使用的资源集中在视障阅览室内,这样既可以方便视障读者使用,又不影响到其他读者,还能将视障阅览室作为开展视障服务活动的阵地,为视障读者开辟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

3.2 转变服务思维,拓展服务内容

视障人群中除了能经常到馆的视障读者外,还有许多视障人士因各种条件限制无法到馆,他们中有很多人也有强烈的信息需求。因此,公共图书馆应该立足视障人士的实际需求,及时转变服务思维,在做好馆内服务的基础上,主动拓展服务内容,让视障服务“走”出去。

除了传统馆内借阅外,公共图书馆的视障服务还可以通过各种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外辐射。首先,公共图书馆可以与当地残联和盲协等社会组织合作,利用其既有的资源宣传本馆的视障服务,同时获取当地视障人士的信息,建立健全本馆的视障读者数据库;其次,对于不方便到馆的视障读者,工作人员可以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人工远程办证、电话预约借阅、工作人员代借代还、志愿者送书上门、邮政部门免费邮寄等措施,实现视障服务的人性化和立体化;再次,视障服务的工作人员还可以建立视障读者QQ群、微信群等在线交流平台,既方便视障读者在群上发布需求、请求帮助、与其他视障读者交流,又可以让工作人员及时了解视障读者的需求与生活动态,更好地为视障服务,真正使其愉悦、方便地融入社会生活。

3.3 加强数字资源建设,推广数字阅读

在当前公共图书馆的视障服务中,提供给视障读者的文献资料基本以纸质的盲文书刊和光盘、磁带等有声读物为主,这两种介质的资料对于视障读者和图书馆来说都不方便。盲文书刊的制作需要经过专业的软件处理和特殊的人力加工,其成品体积是普通书刊的数倍,在日常管理上给公共图书馆带来较大负担。盲文书刊的更新非常缓慢,目前每年出版的盲文书刊仅150余种,且大部分局限在医药、文学和教育等领域,而大多数视障读者不会使用盲文,因此造成图书馆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空间收藏的盲文书刊长期处于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光盘、磁带等有声读物则需要有专门的读取设备,对于视障读者来说操作和携带都比较困难。

而数字文献可以很好地解决盲文书刊、光盘、磁带等介质带来的问题。数字文献具有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合成的信息与知识,通过互联网存储和传播,以计算机、智能手机、便携式阅读器等数字化阅读平台为载体,它的信息来源、形式和内容多种多样,能从不同感官渠道带给读者生动的感受,有效弥补了视障读者无法通过视觉获取信息知识的遗憾。利用信息时代的环境优势和互联网广袤无边的信息资源,通过电子辅助设备,视障读者在网络环境下查找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几乎与正常人处于平等地位。因此,公共图书馆需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完善馆藏数字文献体系,丰富本馆的数字资源库。

3.4 组织开展多样化读者活动,打造视障服务品牌项目

公共图书馆在开展专业的基础视障服务的同时,还可以组织策划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创意独特的视障读者活动,打造具有多样性、创新性、持续性、规模性的视障服务品牌项目,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视障读者参与图书馆开展的文化活动。笔者认为,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打造视障服务项目。

3.4.1 开展无障碍电影讲解活动。“看电影”是很多视障读者很想实现却遥不可及的梦想,对于视障读者来说,只听到电影里的音乐和台词是无法理解电影的人物形象和剧情脉络的。无障碍电影就是在不破坏电影原貌的基础上,在电影画面的空白的地方,用比较准确、恰当、精炼的文字、语言把画面解说清楚,包括描述人物形象、关系、位置、意境、色彩、表情、动作等,让看不到画面的视障读者通过讲解来理解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在脑海里想象出电影情景,从而达到“看电影”的效果。公共图书馆可以与一些电影工作室、志愿服务队合作,或者培训有文案和讲解特长的馆员做讲解员,精心挑选出视障读者们喜爱的电影,定期开展无障碍电影讲解活动,满足视障读者对“看电影”的强烈渴望。

3.4.2 开设数字阅读系列培训。在视障读者中推广数字阅读,首要的工作便是对视障读者进行数字阅读的培训,包括各类电子辅助设备的使用、电子资源的检索和获取、网络道德和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等内容。其中,安装读屏软件的计算机的使用是培训的重点和难点。与其他电子辅助设备相比,计算机的操作更为复杂,系统设计对于视障读者来说也很不友好,而计算机强大的功能和丰富的资源又是其他设备所无法替代的,要想打开数字阅读的大门,就必须教会视障读者拿下计算机操作这把钥匙。

计算机的培训可以邀请盲人学校负责教计算机的老师或者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视障志愿者担任老师,他们对于视障读者学习计算机会遇到的问题和障碍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会,由他们来教授视障读者使用计算机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训的内容可以参考一般计算机的入门操作教学内容,结合视障读者自身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课程。培训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分阶段、渐进式地教会视障读者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术。在每一阶段的课程结束后可以组织视障读者们开一次学习交流会,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他们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学习心得,一起讨论实际使用中遇到的问题,以加深对计算机的认识。

3.4.3 举办诗歌朗诵比赛。朗诵是一种口语交际的重要形式和传情艺术,是朗诵者把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诗歌朗诵就是朗诵者用清晰的语言,响亮的声音,优美的体态,引入的动作把原诗歌、作品有感情地向听众表达出来。由于自身生理缺陷所限,视障读者能够参与的文体艺术类活动不多,诗歌朗诵是其中较为适合他们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诗歌朗诵者需要有雷达一样的耳朵,随时甄别出发音中的错误,而视障读者对声音极为敏感的特点恰恰是他们学习和表演诗歌朗诵所特有的优势。其中,视障人士董丽娜就是最好的例子,她通过自身刻苦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以惊人的语言表现力在上千名专业播音员、演员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第一届“夏青杯”朗诵大赛二等奖,也向世人展示了视障人士在诗歌朗诵上的优势。

公共图书馆可以在当地定期举办视障读者诗歌朗诵比赛,通过宣传造势、开展朗诵培训、邀请专家作朗诵技巧讲座等方式引导视障读者学习诗歌朗诵,参与到诗歌朗诵活动中,并鼓励他们朗诵自己的原创作品。举办这样的比赛,可以给视障读者搭建平台展示自我,增强其自信心,朗诵作品可以表现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心灵独白,抒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和对社会的感恩。

3.5 提高服务人员专业素养,建立高水平人才队伍

服务人员是图书馆服务中的核心因素,对于视障服务来说更是如此。服务人员包括图书馆员和志愿者,公共图书馆需根据其各自的岗位特点进行培训,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视障服务队伍。对于面向视障读者服务的专业馆员,公共图书馆应制定专业化的培训计划,通过专业课程、参观交流、实境应用等方式,使其在视障辅助设备使用、活动策划、视障读者沟通交流技巧等方面的能力显著提高。此外,馆员还需自觉树立主动服务意识,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倾听视障读者的需求,充分尊重他们的想法,以热情的服务赢得他们的信赖。

除了专业馆员外,志愿者也是视障服务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公共图书馆能投入到视障服务的人力资源有限,引入志愿者参与视障服务显得尤为必要。志愿者能为视障读者提供各种类型的服务,如送书上门、制作数字文献等,他们在大型活动中的视障读者接送和引导、维持现场秩序、协助组织活动等方面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共图书馆在志愿者开始提供服务前,应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如正确引导视障读者的方法、定向行走、与视障读者沟通的技巧等,提高服务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专业志愿者的加入能大大减轻馆员的工作量,也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服务视障读者的队伍中来。

4 结 语

视障读者虽然无法用眼睛阅读,但是他们有着与正常人一样的求知欲望。公共图书馆应发挥公共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推动视障读者服务体系的建设。公共图书馆开展视障服务的举措,不仅能丰富视障读者的精神生活,拓宽他们的交际面,还可以促进他们接触社会、融入社会,这些举措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体现,是对弱势群体人文关怀的体现,是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公益文化机构的社会责任担当。

[1]张冰梅,易 红,刘晓景,等.全媒体环境下视障读者的阅读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J].图书馆论坛,2013(6):127—132.

[2]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0年末全国残疾人总数及各类、不同残疾等级人数[EB/OL].[2012-06-26].http:∥www.cdpf.org.cn/sjzx/cjrgk/201206/t20120626_387581.shtml.

[3]李婉彬,李燕娜.公共图书馆视障读者信息需求调查及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3(4):77—81,53.

[4]刘 鎏.新媒体环境下的视障读者服务创新与实践——以上海浦东图书馆为例[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6(2):49—52.

[5]视障[EB/OL].[2015-01-20].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7%86%E9%9A%9C/188786?fr=aladdin.

[6]叶 颖.数字化阅读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视障人士阅读服务创新[J].图书馆界,2016(2):88—92.

[7]陈莉莉.公共图书馆视障读者服务工作探讨——以深圳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4):11—12.

[8]诗歌朗诵[EB/OL].[2015-11-04].http:∥baike.baidu.com/item/诗歌朗诵.

[9]李 娜.图书馆员工自我管理与优化[J].中国科技信息,2008(3):111.

猜你喜欢
视障诗歌朗诵盲文
Making Braille children
盲文图书应该摆放在哪儿
语文教学朗诵经验浅谈
诗歌朗诵在初中音乐课堂的融入分析
如何有效开展“翰墨诗轩”诗歌朗诵社团
基于情境教育理念下的视障化学课堂实践
韩国首推盲文护照
视障儿童功能性视力软件化训练研究
学盲文
巧用修辞 生动描画